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457篇
科学研究   27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52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目的]阅读隐私政策是个体使用互联网应用前需要面对的事项,也是触发隐私保护意愿的重要原因。[研究方法]以保护动机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探讨隐私政策文本特征(篇幅/提示)对个体隐私保护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设计2(高/低隐私保护自我效能)×2(长/短隐私政策文本篇幅)×2(有/无隐私政策提示线索)组间实验,展开研究。[研究结果]分析发现:隐私政策本文特征对个体隐私保护意愿的作用存在双刃剑效应。一方面,文本特征能激发个体隐私关注,促进其产生隐私保护意愿;另一方面,文本特征也能诱发个体情绪耗竭,降低对隐私保护的意愿。同样的文本篇幅,有提示线索要比无提示线索更能促进被试的隐私关注、隐私保护意愿并抑制情绪耗竭发生。在控制了提示线索后,短篇幅要比长篇幅更能促进被试的隐私关注、隐私保护意愿并抑制情绪耗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系统梳理区块链赋能重要研究成果,为区块链应用脱虚向实,智慧化赋能场景生态构建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基于场景生态视角细致梳理国内外重要研究成果,以关键词聚类结果为导向,围绕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维度阐述区块链赋能研究现状。[研究结论]未来可从调和共享内生冲突,重构隐私安全范式;筑牢系统性能基石,盘活数据资源配置;立足顶层设计视角,统筹场景生态赋能三个角度展开区块链深度赋能研究。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随着数智时代的不断发展,智能推荐在社交媒体平台应用相当普遍,识别用户隐私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可有效保障用户隐私数据安全,促进社交媒体高质量发展。[研究方法]基于隐私风险感知过程,融合技术威胁规避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从用户视角建立影响因素研究假设并设计量表,采用调查问卷收集一手数据,并对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信效度分析,进一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及影响因素中介效应进行实证性检验。[研究结论]根据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优化智能推荐在社交媒体中的作用,并提升用户隐私风险感知意识。  相似文献   
4.
5.
[研究目的]数据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和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针对推荐系统数据生态治理困境展开区块链赋能探究,旨在推动我国网络安全发展、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研究方法]在多视角探讨推荐系统数据生态治理困境的基础上,通过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阐述区块链赋能推荐系统数据生态治理的理论证成,最后依托区块链去中心化、非对称加密、智能合约等技术优势创新区块链赋能推荐系统数据生态治理机制。[研究结论]作为协同共治思维的新兴技术代表,区块链在价值理念与逻辑表达上与推荐系统数据生态治理的要求契合,可促进推荐系统数据生态治理现代化,构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数据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成为一种奢望。究其原因,主要是个人表演留下数字印痕、无感伤害下的便利交换、整合预测到的"私人机密"、万物互联加大隐私保护的难度、大数据技术应用中的伦理漏洞等方面共谋的结果。大数据时代的隐私安全,始于数据,兴于技术,善于价值观。大数据时代,加强隐私保护,需要公民主体、企业主体、技术主体、政府主体明确隐私保护的目的和需要,树立正确的信息价值观,以逐步形成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的发展让聊天记录的截屏传播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聊天记录截屏传播有其独特功能,技术建构的“对话叙事”可以最大程度还原聊天场景,达到减少沟通成本、展示真实生活等效果。但是,该行为背后潜藏的风险也同样不可忽视。例如,它营造了一种“想象监视”的氛围、模糊了“公域”“私域”边界、导致隐私保护失灵等。当前聊天记录截屏传播在我国的法治应对尚有不足。因此,需要通过行为规制、完善立法、加强数据技术开发、培养公民法治素养等方式来进一步规范聊天记录的传播环境,促进法治社会和良性数字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9.
21世纪初叶,随着"传播隐私管理理论"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理论框架,各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带着不同的研究视域纷纷"落户"该理论,研究方向从最开始的家庭、健康隐私研究,进入社交媒体的研究领域,而各类研究内容的交叉融合使得"传播隐私管理理论"的研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面貌。本文利用"Google学术"、"知网"平台,对近年来传播隐私管理理论的相关研究遴选出27篇相关文献进行论述,旨在梳理"传播隐私管理理论"框架脉络、历史演变以及该理论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简单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黄婕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2):116-116
2021年1月16日上午,由安小米教授主持的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政府数据治理与利用能力研究”(项目号:20&ZD161)开题报告会以线上会议形式顺利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领导、项目指导专家组成员、项目特邀嘉宾项目组成员等50余人参加了开题会。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刘越男教授主持。项目指导专家组成员有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信息技术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洪学海,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刘越男,中电长城网际系统应用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ISO、IEC和ITU-T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标准专家闵京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沈体雁,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网络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王芳,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数字中国研究院院长于施洋,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赵国俊,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等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