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涛 《教师》2011,(29):24-25
一、案例背景2010年秋杭州市江干区举行了首届阅读课比赛,旨在探讨和交流阅读课的教学模式。课堂的文本材料题目为“Different Ideasabout Time”。作为英语的一种常用的文体有其自身的结构和特性,它是非散文类文体阅读中较难理解和掌控的一种类型。语言教学的本质是交际,阅读教学中,采取以话题为中心,  相似文献   

2.
高年级的阅读课要关注文体的特点,只有从文体着眼,才能准确、深刻地解读文本,领悟丰富内涵。否则,就很难把握文本的思路、情感和主旨,也很难品味出语言之精妙。教师要学会利用文体这把"钥匙",去打开解读文本之门,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理文,怎样教本文,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3.
阅读课是英语学习的一门基础课,它是学生扩大英语知识、掌握文化背景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阅读课并没有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而文体学会为阅读课教学提供有意义的帮助,可以更有效地发挥、提高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基础教育走进新课程的今天,英语阅读课教学如何构建出一种能够实践新课程理念、体现新课标要求、适应新教材教学需要的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对当前英语阅读课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有关理论的研究,构建出一种着眼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阅读课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种基本课型,教师对阅读课的教学设计要能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发挥学生的学习主题地位,通过教学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阅读不能以冷漠的知性分析取代动情的文体感受 ,不能以教师既定的阅读教案框限学生多样的阅读心得。阅读课必须引导学生挖掘课文的思想意蕴和文化内涵 ,实现认知教学、智能训练、人格教育的三统一。  相似文献   

7.
阅读课教学是完成高中英语教学中“侧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主渠道。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转变对阅读课教学的认识,实施“语篇整体阅读教学”,并且指导学生对不同文体的阅读技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报刊阅读课是留学生汉语中、高级班的一门主干课。它的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报刊的一般文体,学会基本的阅读方法,培养读报的能力,了解中国国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报刊阅读课中采取“三个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对留学生进行思想文化,特别是制度、观念文化和  相似文献   

9.
正尽管近年来有识之士强烈呼唤"文体教学",但由于长期以来文体意识的淡化,以及文体教学的日渐式微,当下的阅读课依然难以脱离"无体"教学的困境,使得学生本该了解的文本特点及其相关知识淹没在无尽的人文概念和繁琐的内容分析里。如何突破这一困境呢?本文结合"智慧·互动·成长"第六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的教学案例,谈谈我们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0.
新教材中的阅读课都分为读前(Pre-reading)、阅读(Reading)和读后(Post-reading)三个阶段,也就是导入、理解输入和输出应用三个过程。在这三个过程中,教师如果能以学生为主体,分别设置不同的课堂活动,就可以大大提升阅读课的效果。一、导入阶段导入是阅读课教学的准备。新教材中的Pre-reading多以问题形式导入,但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文体特点,设置以下几种活动:1.提出一到两个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2.分组讨论与课文相关的话题;3.利用标题或插图让学生展开想象,对文章内容作出判断;4.由教师介绍背景知识,让学生预测课…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条主要途径。学校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时间为70%左右,它是形成语文能力和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如何通过优化阅读课来达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加强阅读课的操作训练程度教育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种包含动作技能因素的心智技能,它借助于内部言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渠道。反思当前的阅读课,我们发现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几乎是一种课型,那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精读式感悟。久而久之,这种单一的阅读课  相似文献   

13.
第一,课本剧的改编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文体转换的能力。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文体的划分是非常森严的,一般都是以单元为单位,将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文体在语文课本中依次进行编排。这样一来,学生便产生了这样一种认识:各种文体之间界限森严、不可融通,各种文体都有自己质的规定性,题材、主题、体验决定了体裁、文体。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文学作为一门语言的艺术,是一种审美体验的表达,文体仅仅只是它的一种外在存在形式而已。比如忧愁、正义、爱恋、仇恨、眷顾、怀念等各种审美体验类型,我们既可以写成诗歌,也可以写成散文,还可以写成小说,更可以改编成剧本。之所以存在文体的分野,那是我们运用的写作思维和语言元素不一样造成的。这一点,在课本剧的改编过程中学生们有着深刻的认识。课本剧作为一种戏剧样式,有着戏剧的文体特征。课本剧首先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舞台动作来进行隋节的展开和故事的讲述的,  相似文献   

14.
高三期初,笔者教授了一堂阅读课,教学内容是《牛津高中英语》(译林版)Module9 Unit 3 Reading national flags,colours and cultures。笔者当时认为学生已处于高三阶段,时间比较紧迫,所以设计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课文理解和语言点两大部分。但是,从课后学生反馈的情况发现,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一知半解,没有达到一堂阅读课的教学目标。笔者对此作了深刻的反思:一节阅读课要教给学生什么?一节阅读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阅读课的教学功能是什么?一堂阅读课应该由两大部分组成: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又分为读前、读中和读后三部分。  相似文献   

15.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上好阅读课呢?  相似文献   

16.
许朝艳 《辽宁教育》2003,(12):40-40
一、创设自由阅读课,达到阅读目标图书作为学生阅读的主要资源,怎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它的效用?在阅读实践课上创设自由阅读课这一课型,能够使校内图书和校外图书这一课程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自由阅读课即学生利用阅读课学到的读书方法,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充分利用图书室的藏书和学生的自购图书,自选阅读内容,摘记读书笔记,写出读书心得。自由阅读课的创设充分地开发和利用了校内外图书这一课程资源,使学生在自由阅读课上能够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在教师的引导或看护下自主阅读,实现阅读积累,充实文化底蕴,扩大智力背景,努力达到或超越课程…  相似文献   

17.
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的普遍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报刊阅读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英美新闻报刊的能力,熟悉新闻报刊文章的篇章结构、语言技巧及文体修辞的特点,分析新闻报刊文章的思想观点,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想表达能力,但目前的教学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师资素质和学生认识方面存在不足。结合教学实践,认真总结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法,是提高英语报刊阅读课教学效果的有力措施,也是实现英语报刊阅读课培养目标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文体分析在大学英语泛读课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阅读课是大学英语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文体学在我国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日渐且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文体分析与英语泛读课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有助于学生的有效阅读,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和学生的阅读进行客观的指导。文体分析包括了对语言的各个层面结合文章的主题、功能进行分析。本文着重从语境和语篇两个方面举例分析。从一个侧面讨论了文体分析在英语泛读课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文体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很强的实用性,但在目前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在阅读课教学中加强应用文体阅读,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拓展学生未来的发展空间,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阅读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是目前阅读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多元解读文本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结合笔者为天津内地西藏班上的一节市级公开课,从话题导入,激活背景图式;分析结构,把握文章脉络;细读文本,引发思考;联系生活,触发深思;综合输出,知识内化五个步骤举例说明如何利用文本的背景、文体、结构、语义对文本进行分析,提升高中阅读课的深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