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前言     
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快我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步伐,进一步推进我省体教结合工作,促进各高校体育文化的交流,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计划中的作用,由安徽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主办,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和省体育科学学会承办的安徽省首届高校体育校长论坛于2006年10月17~18日在合肥市召开,本届校长论坛的主题是“高校体育改革、发展、创新”。应邀参加本届校长论坛的与会人员均是我省各高校的校级领导。参与交流的论文内容广泛,涉及高校体育的各个方面,有宏观论述高校体育的地位与作用,也有论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作以及高校体育文化和体育组织的建设,还有新形势下高校加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思考等等。为了总结本届论坛的成果,更好地促进高校体育工作的交流与合作,论坛主办方决定编辑出版《安徽省首届高校体育校长论坛论文汇编》,收录本届论坛所有参会论文。文集集中展示了我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管理与文化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为我省高校体育的改革、发展与创新作了阶段性的总结,同时也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在论文汇编出版之际,我们要感谢各位论文撰写者以及大会的组织协调者。由于...  相似文献   

2.
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女士们,先生们:安徽省第十一届运动会昨天晚上胜利开幕了。这是我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崛起,推动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这一新的阶段举行的一次规模宏大的体育盛会。本届运动会设立了高校部的比赛,这是对我省高校体育工作的一次大检阅,是我省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的一次大展示。它对于推动我省高等学校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全社会更加关心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和高校校长的体育意识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今天,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共同举办的安徽省高校体育工作校长论坛隆重开幕了。省政府对这次论坛十分重视,田唯谦副省长对如何办好这次论坛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天还将作重要讲话。原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张发强同志将在会上作专题报告。在此,我谨代表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持的光荣任务。要顺利完成这一任务,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体育一直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教育方针内容的表述有所变化,但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核心始终没变,体育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张发强先生,张荣国副书记。尊敬的各位校长,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上午好!安徽省首届高校体育校长论坛就要圆满结束了。我代表本次论坛的主办单位(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作总结发言。首先,我们要特别感谢张发强先生在百忙中到会做了精彩的报告,衷心感谢各位校长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你们的到会提升了省十一运会的规格,把省十一运会推向了高潮,必将大大推进全省高校体育工作。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1对本次论坛的基本评价刚才,两位分论坛的召集人安徽师范大学王伦副校长和皖西学院包诗忠副院长分别代表两个分论坛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对本次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举办本次论坛,一是时机好。全省许多高校重视体育工作,在不少方面取得了成就。此次组团参加了省十一运会高校部的比赛,充分展现了学校的形象。大家对搞好高校体育工作寄予厚望,举办本次论坛是应势而生。从我们教育、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来说,近几年加强了联系,密切合作,可以说举办本次论坛是多年“联姻”的结果。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田唯谦副省长的重视和支持,使本次论坛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如期举行。二是会风好。参加本次论坛的代表都是高校领导,素质很高。会议期间,各位校长认真听会,积极研讨,...  相似文献   

4.
期盼已久的第11届安徽省运动会隆重举行了。如果说此次运动盛会是对我省各路运动健儿运动水平和体育精神的一次检阅,是我省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里程碑的话,那么,安徽省高校体育工作校长论坛的召开,必将引领我省高校体育可持续发展,推动我省体教结合工作,促进高校体育在我省体育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步入快速发展期,我院公共体育课紧跟时代的步伐,在省体育局、省教育厅的关心和领导下,博采众家之长,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1年,公共体育课被评为院级重点课程,2004年11月,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这标志着我院公共体育课程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当前,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正以教育部评估为契机,加快建设步伐,朝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目标迈进。现就我院公共体育课的课程指导思想、课程内容体系、课程模式3个方面做简要介绍。1课程指导思想高校体育课是高校的一门必修课程,是融生理、心理、社会和行为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是学生在校接受系统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也是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具有与社会衔接的特点,对大学生将来是否能成为被社会承认、是否能成为竞争日益激烈...  相似文献   

5.
体育师资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质量和数量,事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和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省广大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的体育师资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体育专门人才日趋缺乏,因此,在现有办学规模和条件下,一方面着力加大对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对民族地区大学生进行现代体育观念教育,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我省高校体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东省高校教练员、训练水平、场地器材和体育经费短缺等现状分析,提出了我省高校应加强现有高水平运动队的整顿与优化,同时真正解决“一条龙”体制,以体育院、系成为竞技体育发展的龙头等设想。  相似文献   

7.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8,(5):154-154
3月30日,距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131天,来自北京16所高校的41名校级领导云集北京大学第一体育馆.参加“国强杯”2008年北京市高校校长乒乓球比赛。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北大医学部主任韩启德,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杜松彭.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席杨宾,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秘书长刘启孝,山东国强集团董事长宋国强,北京大学体育协会乒乓球协会主席史桂兰出席了开幕式。北京大学副校长、工会主席岳素兰在开幕式上说:“希望能通过校长杯乒乓球比赛,让校长们在运动中体验‘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奥运情怀。”  相似文献   

8.
“天人合一”哲学观是中华民族传统化思想和体育思想的精华,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将这种哲学思想渗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利于创造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和生态环境,实现教学中师生双方互动,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体育课程思政是国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和设计的高度凝练。高校体育文化赋能人才培养是指高校体育相关物质、精神及行为文化等赋予人才自由全面发展能量或可能性空间。“师生主客体”“媒介载体”“环境场域”等构成高校体育文化赋能人才培养的育人图景。在课程思政语境下,以高校体育文化为抓手,赋能新时代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阐释高校体育文化赋能人才培养的内容指涉、内涵意蕴,剖析针对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体育学科、陷于尴尬处境的体育文化、囿于虚浮不实的体育精神等高校体育文化赋能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高校体育文化赋能人才培养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10.
高校“快乐体育”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快乐体育”思想的理论源头及其本质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快乐体育”在新时期高校体育改革的重要地位,并针对高校“快乐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误区,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实现“快乐体育”既促进学生掌握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又增强学生体质,同时又发展学生个性的多重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第3届体育大会体育论坛于2012年11月16~18日在铜陵隆重召开。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副司长、巡视员刘国永,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卢元镇,省体育局局长冯潮、巡视员高维岭、纪检组长徐晓明、副局长甄国栋,铜陵市副市长谢萍、铜陵市委宣传部部长李敬明出席会议。省体育局机关处室和直属单位相关负责人,省高校体育本科专业的体育院(系)负责人,邯分高校体育部负责人、特邀专家等100余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学校休育文献及访问调查。对我省高校体育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比,阐述了如何将竞技运动为中心的传统体育课改为“健康第一”.以健身为中心的体育课,为我省高校的体育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走坊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社团特征进行研究,论述了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心理健康、提升创新意识以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出“领导者有力支持”和“大学生积极参与”双面发展对策,以期体育社团在高校中得以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等方法对湖南高校近年来的体育发展状况进行初步了解,在"四化两型"建设视阈下,我省高校体育发展应从高校体育俱乐部、高校体育文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和谐发展等方面入手,协调配置、利用高校体育资源把我省高校体育的发展推向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无论在体育教学观点、课程设置或是教材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均没有突破六十年代的模式,其特点是中、小学体育课的简单延伸。尤其严重的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重技术,轻理论,“填鸭式”、“注入式”、“教师包打天下”等现象比较普遍。这种教育模式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致使体育系统的反馈通路封闭,甚至被堵塞。对有关文献和高校体育教育实际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弊病。  相似文献   

16.
体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受师资、场地、器材的限制,使课堂体育教学无法深入开展。本文通过对体育“第二课堂”的可行性论述,旨在进一步提高和促进高校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7.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新尝试。就此在对高校篮球俱乐部进行较为合理的界定之后,探讨了在我省高校成立篮球俱乐部的相关条件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甘肃省14所全日制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现状“素材性”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分析,旨在理清甘肃省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推进我省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梅竹 《精武》2012,(28):62-63
竞技体育现已成为一个国家体育是否发达、国力是否强盛的标志之一,然而高校竞技体育是我国竞技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核心是高校体育竞赛。高校体育竞赛是检验和提高高校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省高校竞技体育竞赛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的主客观条件影响及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与实施,举国上下兴起了全所未有的群众性健身热潮,从事健身娱乐和体育观赏等已成为人民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体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本文根据娱乐体育的特征,以及高校开展娱乐体育的现实意义,着重就高校如何开展娱乐体育作一番简要阐述,为改革高校体育,提高体育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