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奥运时期,湖北竞技体操面临着实力下滑"青黄不接"的局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传统的业余体操训练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省现实业余体操发展的需要,依据湖北现有业余体操训练模式,选择适合湖北省情的业余体操训练模式,优化、整合再建湖北业余体操训练体系,是我省竞技体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体操是我国竞技体操传统优势项目,也是湖北省的重点项目。对湖北省基层业余少儿体操启蒙训练的现状及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旨在为科学开展基层业余体操训练提供依据,为竞技体操、跳水等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闫鹏 《精武》2013,(36):31-32
竞技体操是体操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体育运动项目和高等学府的体育学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发展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竞技体操在体操中也是主要项目之一,是我国运动员在国际重大比赛中获得金牌的优势项目,并且处于领先水平。因此,在竞技体操的训练与科研中,应不断的运用现代先进的体操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训练,以赶上国际竞技体操发展的步伐,进一步促进我国竞技体操理论水平与运动技术的提高和发展。竞技体操运动员训练的框架模式是我们了解这项运动所必不可少的理论框架,现根据文献资料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对我国竞技体操训练的框架模式进行分析与总结,旨在进一步对竞技体操做深入理解和分析,对今后科研有所帮助和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竞技体操难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人们去研究、开拓儿童体操训练的新途径。本文论述了对男儿童体操运动员采用芭蕾、绷床与竞技体操相结合的训练结构;采用绷床与技巧运动相结合的训练入门途径。  相似文献   

5.
对武汉体育学院体操基地训练与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武汉体育学院竞技体操队多年来训练实践与经验的总结,对该校体操基地的训练与管理实践提出几点认识,为进一步推进竞技体操基础阶段的科学化训练,完善竞技体操训练与管理理论体系,保持我国竞技体操项目的优势地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竞技体操运动发展迅速,技术发展复杂多变,动作创新日新月异。规则的修订、竞赛制度的改革,推动着竞技体操的不断发展,使竞技体操运动训练呈现出新的特征。世界大赛中奖牌争夺异常激烈,这对体操项目的训练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向参加2007年全国体操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的裁判员、教练员及技术官员(其中男性25人,女性22人,年龄在23—55岁,从事体操教学训练年限在3—37年)发放调查问卷,  相似文献   

7.
在高水平竞技体操集训队成立科研监测评价小组,对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机能、技术和比赛活动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评价,并以全方位的训练模式为依据改进运动员的训练,为高水平的竞技体操集训队提供科研保障。  相似文献   

8.
龙建新  谭洁 《体育科技》2007,28(4):30-32
创新是竞技体操发展的灵魂,只有不断地注入新理念,激活系统中各要素,才能保住我国竞技体操的优势地位。通过借鉴其它项目的成功之道,从理论上探讨当代竞技体操实践中"三从一大"原则的贯彻、训练与比赛的关系、项目制胜因素的变化等问题,旨在推动体操训练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通过系统研究体操规则变化与当前体操发展趋势,依据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规律,确定了5个训练阶段的名称、起止时间与训练年限,力图为我国培养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竞技性体操运动训练时间效益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时间作为竞技性体操运动训练活动中的一种必然的成本投入,其产出的效益就是贡献层次及其保持的年限。竞技性体操运动训练时间效益的评定可以从层次效益和持续效益2个方面进行,并以世界体坛最优秀的35名男子竞技体操世界冠军和33名女子竞技体操世界冠军以及我国88名技巧世界冠军的时间效益为例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体操教学、训练及比赛经验的积累,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分析法,对基本功大赛中竞技体操比赛成套动作的结构、类型、动作数量及其动作编排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体操教学及训练时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为今后的体操教学、训练和比赛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女子竞技体操早期专项化训练导入,运用调查、分析等方法阐明了体操早期专项化训练的意义;对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年龄、手段及与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对早期专项化训练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竞技性体操运动训练时间理论的构建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王文生 《体育科学》2000,20(3):25-30,50
本文以时间理论的建立及其在众多学科中取得的积极成果为基础,以当前世界体操运动正在实施的大统一为契机,以运动训练时间为研究对象,选定竞技性体操(竞技体操、技巧运动和艺术体操)项目为突破口,分析和论证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性体操运动训练时间理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初步构建起了该理论的主体框架。  相似文献   

14.
当今竞技体操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国内外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不仅要加强技术、心理、体力的训练,而且更要注重智力的开发和训练。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多年实践训练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智力开发和训练方法,为体操教练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竞技体操训练中出现的疲劳1.1竞技体操运动性疲劳的概念1982年在美国举行的第5届国际运动医学生物化学会议上对疲劳的定义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而导致机体运动能力下降的现象”。据此体操运动员的疲劳定义理解为:在体操训练或比赛达到一定程度后,运动员本身各组织器官及全身机能暂时下降的一种身体状态,也是机体自身正常的一种保护性抑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青少年参加的主要是学校体操和竞技体操。学校体操的任务主要是通过体操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健康水平。学校体操教学内容要适应广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要充分体现和发挥体操的健身、娱乐、教育的价值。竞技体操的任务是培养参加专业体操比赛的体操运动员。竞技体操的教学内容包括选材、训练等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我国青少年参加的主要是学校体操和竞技体操。学校体操的任务主要是通过体操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健康水平。学校体操教学内容要适应广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要充分体现和发挥体操的健身、娱乐、教育的价值。竞技体操的任务是培养参加专业体操比赛的体操运动员。竞技体操的教学内容包括选材、训练等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年龄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个人年龄特征为出发点,系统地分析了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初训年龄、出成绩年龄、退役年龄、训练周期以及运动寿命五个部分的基本特征,并对这些基本特征进行了横向和纵向两方面的比较。找出共性和差异。最后,作者提出,早期专门化训练、多年、多周期严格系统的控制训练、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年龄年轻化等是优秀体操运动员的本质特征,也是今后我国竞技体操训练工作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不论是竞技体操亦或是大众体操,其训练手段和训练方法在促进小朋友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有着实践意义.对此主要有两种研究方法:一种是文献资料法.文献资料法是通过对大量文献著作以及相关资料的查阅,来作为本文对幼儿基本体操训练的研究的理论依据;另一种研究方法是访问法.  相似文献   

20.
影响我国《男子体操教学训练大纲》时效性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法,分析影响我国<男子体操教学训练大纲>时效性的因素.从教练员对<大纲>的执行情况调查、原因分析,对现阶段竞技体操竞赛制度的特点,以及对竞技体操基础训练的影响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针对目前的青少年男子体操教学训练的现状,在征求体操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分析了对策,为竞技体操管理部门和训练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