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从句法上来看,"那样"的句法功能非常全面."那样"在表义上具有临时性,既能实指又能虚指,"那样"上指时指代旧信息而下指则指代新信息.从语用上来看,"那样"能使用语含蓄、得体,使用语经济,制造悬念,引人思考等.  相似文献   

2.
陈顺成 《现代语文》2006,(5):106-108
"制定"和"制订"使用情况较为混乱,与现行辞书对二者的界说不无关系."定"、"订"在本义和引申义上都不相同,与"制"结合后,"制定"和"制订"二词的语法功能无异,意义却是泾渭分明.近代,"制订"误用为"制定",二者渐混.应该从意义角度对二者的使用条件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3.
"语文"指的是"语言"与"文字".其中."语言"侧重指口头语言,"文字"侧重指书面语言.就语文教学而言,"口头语言"应加强听与说的训练,"书面语言"应加强读与写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老"缀新议--兼论"老鹰"的"老"不同于"老虎"的"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慧媛 《现代语文》2006,(2):121-122
"老"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词缀.目前大家较为一致的认识是,词缀"老"来源于形容词"老".<说文解字>这样为"老"释义:"老,考也,七十曰老."可见,"老"的本义与"胡"、"考"类似,是指"年纪大,高寿".当然,随着后来词义的扩大,"老"已不限于指"七十"而泛指"年长".  相似文献   

5.
一、进制转换题例1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数是十进制数,而计算机使用的数是二进制数,即数的进位方法是"逢二进一".二进制数只使用数字0,1,如二进制数1101记为1101(2).1101(2)通过式子1×23+1×22+0×21+1×20可以转换为十进制数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它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但在应用中应注意"火候",把握"分寸".应用的"火候"主要是指出示时机的把握,"分寸"主要是指量的多少.  相似文献   

7.
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司马迁《报任安书》进行深入分析,"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并非指死的意义,而是指对死的态度."重于泰山"的精确原义应是把死看得很难,不轻易赴死;"轻于鸿毛"的精确原义则是把死看得很容易,欣然赴死."重于泰山"并非说的是死,而是说的"不去赴死";"轻于鸿毛"所指才是"赴死",并且是"视死如归".作为对古...  相似文献   

8.
一、"编"的内涵 "编",最早出现在甲骨文、金文中.《广雅·释器》称:"编,绦也",绦,就是丝绳.到后来,就用丝绳把竹简顺次排列起来成书简,称作编或编次.《孔子家语》:"删诗述书,定礼礼乐,制作春秋,赞明易道."《辞源》:"收集材料,整理成书."《中文大字典》:"收集材料,以编成书."可见,"编"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编辑是一种文化活动,处于读者和作者之间.编辑的内容具体是指:制定计划、组织稿件、选择稿件、修改稿件、配置稿件、组织和撰写言论、制作标题、安排版面等几个方面,这是广义的"编".  相似文献   

9.
中学文言文教学,"文"与"言"的关系历来为广大教师所关注,不少文章对此进行了讨论.所谓"文"是指字词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等人文因素;所谓"言"是指字词句本身的意义或作用.教学中教师对二者关系的处理往往把握不当.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在最近由该校举办的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高级研讨班上明确指出:"文言文教学要回归到思想上,但一定要从语言出发."依笔者理解,简言之就是"文"为归宿,从"言"出发.  相似文献   

10.
"普世价值"是个伪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民主社会主义能否救中国之后,"普世价值"问题近来又成为一些人热议的话题."普世价值"借用了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所使用的"普世"概念,被一些人引申出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人的,"普世"涵义,把"普世"与"价值"连到一起,意指世界上存在一种适用于一切时代与一切人的所谓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试析副词"稍微"和"有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稍微"和"有点"都属于低量级的程度副词,但由于"稍微"是相对程度副词,"有点"是绝对程度副词,所以二者在用法上有所不同.与"稍微"和"有点"搭配的形容词和动词及动词性词组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稍微"可用于祈使句和比较句,但不能单独成句,"有点"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处理的信息,都用“0”与“1”两个数字表示,或者说是用这种数字进行了编码的信息。这种数制叫做二进制。计算机应用中常常使用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与十六进制来表示数,要了解计算机,首先要了解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本节将对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关于数制知识”内容作一些十分基础的、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1."精确数"和"准确数".   同学们知道"准确"和"精确"这两个词语是近义词.显然,在数学中,"精确数"与"准确数"应该是一致的、等价的,"精确数"就是"准确数","准确数"就是"精确数".有的同学稍不留意,就会把"精确数"误解为"近似数",这是受"近似数与数的精确程度"有关的影响,错误地理解为"精确数"就是"取近似值以后所得的数".……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电的" "与"-"是20世纪的通行证,那么信息处理的"1"和"0"则是21世纪文明世界的"绿卡".美国学者尼葛洛庞蒂说:"数字化时代到来了,数字化是迈向成长的通行证."数字化时代以数字为基础和核心,它将各类信息数字化,用于计算机运行,从而达到信息的可视化、智能化与网络化.  相似文献   

15.
表示自然数,目前使用的计数系统是"十进位值制计数系统".所谓"十进"是指10个低级计数单位等于1个相邻的高级计数单位,因此有"满十进一,退一当十"之说.所谓"位值"指同一个数字由其所处的位置决定其所表示的意义,即计数单位的"个数".在位值思想下,"0"的意义非常大.若没有"0"这个符号,则不能用1、2、3、4、5、6、7、8、9这几个数字表示出全部的自然数,因此马克思在<数学手稿>中称十进位值制计数法是最美妙的发明之一.小学阶段学习"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是很好的整体上理解、体验"位值制"思想、体会这种"美妙"的绝好素材.  相似文献   

16.
也说"杖"     
对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或植杖而耘耔"中的"杖",有人认为"杖"应该为"犁杖".从中国农学史角度看,"犁"的概念从没有用"杖"来表达过,<说文解字>及东晋和西晋以前的各类作品中,"杖"也从来没有"犁"这个义项."或植杖而耘耔"中的"杖"不是"犁杖",而是"手杖".在这首辞中,"杖"也是官位的代表."或植杖而耘耔"应该释为:"有时讲述杖放在一边,(用犁)在田里除草培苗."是陶渊明时自己放弃官位而回乡归隐的高洁情怀的自释.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们的教育词汇中又多了一个新词--"磨课".顾名思义,"磨"是反复琢磨、思考、推敲的意思."磨课"就是个人或团队对一堂课进行反复琢磨与推敲,直至锻造成一堂"精品课"的过程.执教者在对一堂课进行反复试讲,研讨、修正教学方案的同时,深刻领悟了教材,丰富了教学手段,增长了实践智慧,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8.
孙恕 《科技文萃》2000,(12):158
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中国模拟人"日前在四川大学研制成功."中国模拟人"全身装有10 00多个传感器,能将实验室所需的各种数据传给计算机,可广泛动用于核辐射研究、汽车高速碰撞试验、航天及军事工程研究、医学等各个领域,代替人体完成实验,并获得与人体实验近似的数据,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图为"中国模拟人"的研制者四川大学人机工程研究所教授林大全在悉心调试自己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励"与"厉"读音相同,字形相似."励"的常用义是"劝勉,鼓励",但它在作"磨练,振奋"讲时,又可与"厉"相通,"励精图治"就可写作"厉精图治".那么,"再接再厉"能否写成"再接再励"呢?……  相似文献   

20.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指出:"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这里的"学"指知识,"才"指方法,"识"指观念、见识.其中知识是基础,方法是工具,而观念、见识则对知识和方法应用的方向、方式作引领.<吨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