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中小学机器人课程作为一门典型的工程教育类课程备受关注,如何在机器人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值得研究者思考。通过纠错任务解决机器人产品中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理解机器人内部组成结构及功能,培养问题解决能力,获取更深层的学习体验。结合已有研究,文章尝试将纠错复原型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小学机器人教育,通过感知与操作、拆分与分析、识别与诊断、测试与总结等步骤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旨在为机器人教育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轮式机器人巡线比赛是每年一度的江苏省机器人普及大赛的主要内容,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机器人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常见算法,并能根据路况进行灵活调整。学习并掌握机器人巡线技巧是进一步学习和开展其他机器人活动的基础,对培养学生严密的逻  相似文献   

3.
7月12日至13日,广东省第八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虚拟机器人竞赛在广州市第七十六中学和广州市江南新村第一小学同时举行。本次赛事是广东省第八届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活动的虚拟竞赛部分,全省共有12个地市和顺德区报名参赛.参赛队伍106支,学生148人。  相似文献   

4.
设计型学习强调通过分析、设计、开发和实施的反复循环来改进教育实践,其理念与机器人竞赛的备赛过程一致,因此,可采用DBL的理念开展机器人竞赛的教学过程。本文主要针对机器人竞赛的课堂教学设计,在深入了解众多中小学机器人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笔者连续两年深入中小学指导学生参加FLL工程挑战赛的实践经验,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机器人竞赛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我省虚拟机器人教学与竞赛水平,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广东省电化教育馆)于6月20日在广州举办了广东省第九届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活动虚拟机器人竞赛指导教师研讨会。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伍金球出席了研讨会并要求与会代表能把握好机会,明确学习目的,主动参与,确实有效地提高业务水平,指导学生参赛。来自14个地级市的66名中小学机器人活动组织者及指导教师参加了研讨学习。  相似文献   

6.
为配合“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及“广东省第九届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活动”的开展,适应新的竞赛规则,提高我省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教育与竞赛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机器人教育主要包括机器人教学、机器人项目实践和机器人竞赛等内容。它极大地丰富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并且机器人项目的挑战性、操作性、创新性以及团队合作等特点,完全符合青少年的自我价值需求,学生的多学科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  相似文献   

8.
各种各样有关机器人的科技创新与竞赛活动层出不穷,竞赛评比成为衡量学生学习机器人成绩的主要依据。在机器人教学尚未大规模普及和缺乏课程的引导下,如何科学评价机器人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与效果,是目前中小学开展机器人教育面临的困惑,亟待探索。本文以中小学开展机器人教学的实体和虚拟两种主要环境为例,在学校开展机器人学习评价的实践研究,探究在机器人硬件环境并不优越的情况下,如何开展小学机器人教学和学习评价,建立相关学习评价标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一、机器人教育的现状所谓机器人教育是指学习、利用机器人,优化教育效果及师生劳动方式的理论与实践。由于机器人技术是一种高度的智能化的活动过程,因此,在中小学开展机器人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笔者所在的无锡,部分学校开展的FVC机器人、灭火机器人、火炬接力等机器人教育,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0.
机器人教育的创新性、实践性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及综合实践能力。目前中小学并没有将机器人作为一门专门课程开设,如此难以充分发挥机器人教育的价值。在三级课程体系下,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有效地实现机器人教育的价值。本文就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机器人教育的创新性、实践性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及综合实践能力。目前中小学并没有将机器人作为一门专门课程开设,如此难以充分发挥机器人教育的价值。在三级课程体系下,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有效地实现机器人教育的价值。本文就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教育信息技术》2011,(2):62-62
为配合全国第十二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的开展,适应新的竞赛规则,提高我省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教育与竞赛水平,省电化教育馆于2011年1月12日至14日往广州举办广东省第八届中小学电腑机器人活动指导教师培训班。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08,(28)
机器人教育自2000年被北京景山学校纳入课程以来,已经在全国各地中小学陆续展开。由于其在开发学生智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具有显而易见的优越性,正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育部门的重视,因而也越来越普及地开展起来。这是一个好的趋势。但是,在这好的趋势中也出现了令人忧患的倾向,这就是:机器人教育正越来越成为为进行机器人竞赛而存在而发展。进行机器人竞赛对开展机器人教育当然会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一、引言自2003年教育部将中小学机器人比赛纳入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以来,全国各种机器人竞赛举办得如火如荼,在此背景下,相应的机器人教学产品和教材不断涌现,面向青少年的智能机器人教育教学活动也以各种形式开展起来,其中以课程形式开展青少年机器人教学是一种发展趋势。笔者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发现,目前面向青少年  相似文献   

15.
以2020年第19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自动巡线车比赛任务为例,设计一种以STM32为控制核心,结合陀螺仪、光电编码器与光电开关等传感器技术的巡线机器车,深入分析其运动原理及定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既能有效地克服温湿度、光线、磁场等环境因素对当今大部分机器车巡线效果的不利影响,又具备良好的路径规划及机动性,具备一定的智能处理能力,特别是在巡线定位方面,其识别精度和稳定性均表现良好,符合大赛的设计要求,可以出色地完成比赛中的各种任务.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分析了目前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及竞赛所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包括:规划科学的、阶梯发展的和具有前瞻性的教学内容技术层次结构;通过实验项目和研究项目的考核,完善机器人教育的评价体系;标准化机器人零部件和虚拟机器人平台,降低投入成本,提高普及度,实现机器人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提出了利用3D打印和云计算平台等新技术推动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发展的思路,以期对中小学机器人教育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许多中小学都开始利用机器人教育来促进信息技术教育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机器人教育将给信息技术教育带来新的活力,机器人也将会成为青少年能力、素质培养的智能平台。本文通过中知网,查阅并分析“机器人教育”相关文章,回顾了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发展历程,分析了发展趋势,以助我们发现问题,把握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机器人技术是一门综合学科,它包含数学、物理、电子、编程、机械等各种技术。在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理念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思维,提升其科学精神。文章详细讲述了学校机器人教育开展的课程框架模式、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构建了中小学机器人教育体系,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维度阐明了两者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为学校进行机器人科技教育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对学校机器人教育普及和创新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教育部将人工智能技术及简易机器人制作列入普通高中新课程选修内容,同时把中小学机器人比赛纳入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中心开始组织、扶持部分学校开展机器人竞赛及教学,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又一新载体——智能机器人已进人中小学井走进课堂,机器人教育已成为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又一重要平台。探索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特点,探索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教学活动的模式、规律和方法,已成为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一项新课题。山东省潍坊市在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注重了机器人教育的环境建设,依托机器人实验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