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基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审视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其异化的外在表征为:"导学关系"异化为"劳资关系"、"交往关系"异化为"控制关系"、"合作关系"异化为"生产关系"、"相长关系"异化为"冲突关系"。依据异化劳动理论的4个规定性,发现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异化遵循着研究生与教育本质相异化、研究生与教育过程相异化、研究生与教育成果相异化的生成逻辑。因而,为了实现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本真回归,需要发挥师生的学术共同体机能,重塑理性求真的学术精神;搭筑平等对话机制,优化研究生培养过程;加强师生科研成果管理,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论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异化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师生关系。知识形态的迁移带来了师生关系的异化。而以"人本主义"教育哲学观为基础,以"交互性主客体观"(主体间性)为内涵,以教学相长、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与互动为基本特征,以导学关系为载体建立起来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将成为缓解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也将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知识形态的迁移、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师生关系的异化。而以"人本主义"教育哲学观为基础,以民主、平等、友爱、合作的师生关系为纽带,教学相长、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与互动为基本特征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将成为缓解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也将成为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本文旨从分析师生关系的异化的表现及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模式阐述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谭静 《教学与管理》2013,(11):29-31
对话教学以其尊重、彰显人的主体性而成为主体性教育的重要形式。在主体性教育活动中,对话是一种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为基础,以寻求真知、创造意义和建构完满的精神世界为目标的教育主体之间的平等交流、相互沟通的过程,它不仅是指教育主体之间狭隘的言语交谈,更是指教育主体之间各自向对方的精神世界的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的精神沟通与内在交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学生、文本(包括文本的作者、编者)都是阅读对话教  相似文献   

5.
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生成机制探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新世纪师生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了师生双方的内在要求。民主平等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借助一定条件,以其独特的身份与主体地位,通过理解、对话等多种民主方式,平等对待,自主建构生成的一种主体间关系。它具有动态生成性、时代性等特点,其形成受到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制约。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加强师生间的理解、对话与交流、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是新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主要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6.
对话式教学是在民主平等的教学关系下,由师生共同参与,以认知性对话为基础,社会性对话为保证,自我内对话为根本的获取知识、产生思想、发展思维、形成个性的学习活动;具有师生关系上的民主平等,教学过程上的参与创造,教学内容上的认知生成和教学方法上的启发诱导等特点;在实践中探索对话式教学模式是贯彻对话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师生关系:发展性主体际交往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教育之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关系。以往以狭义认识为方法论基础的教学理论难以对师生关系做出合理的阐释。取而代之的以现代广义认识论为方法论基础的教学理论艰师生关系予以科学地阐释,认为师生关系首先是一种社会关系,是教育社会中教师和学生两主体间的交往关系。其次,师生主体际交往以课程为中介,围绕课程进行对话、交流。再次,师生主体际交往关系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为目标,具有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对话教学以其尊重、彰显人的主体性而成为主体性教育的重要形式.在主体性教育活动中,对话是一种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为基础,以寻求真知、创造意义和建构完满的精神世界为目标的教育主体之间的平等交流、相互沟通的过程,它不仅是指教育主体之间狭隘的言语交谈,更是指教育主体之间各自向对方的精神世界的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的精神沟通与内在交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学生、文本(包括文本的作者、编者)都是阅读对话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主体.然而,在现实的阅读教学对话中,这三个主体却总是缺失主体性,使阅读教学中的对话走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9.
新型师生关系的涵义旧的师生关系,在“教师中心论”的思想指导下,教师与学生表现为权威———顺从的关系,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人格尊严,甚至无意识地践踏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降低了学生理智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新型师生关系强调的是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的,因此:新型师生关系是人格平等的关系教育活动本身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平等的“对话”过程,是一种人格对等的交往,教师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中实现教育的目的。既然教师与学生之间靠“对话”来实现教育目的。而“对话”是以人与人之…  相似文献   

10.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从社会学"地位—权力情感理论"的视角来看,师生关系是基于教育内容的情感互动关系,是基于平等地位的对话关系,是基于情感认同的相互促进关系。当下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有:师生专注于知识,缺少情感互动;师生地位不平等,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师生间存在代沟,缺乏情感认同等。可以从互动、平等、共游三个维度重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对话理论是巴赫金学术思想中的核心,巴赫金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具有对话性。“他者”是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一个关键词汇,“他者”与“自我”相对,“他者”与“自我”的对话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存在,他们两者在对话关系中是平等的。因此,翻译批评标准应兼顾自我和他者两个不同的角度,发扬巴赫金对话理论中平等与和谐的人文精神,在翻译批评标准中树立牢固的“他者”意识。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是中国全面引进、吸收和消化西方教育理论的世纪。在吸收西方教育理论的过程中,中国教育理论自身的主体性却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教育理论的交往和对话应该以承认并促进各自主体性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中国教育理论获得新生的关键是重塑其自身的主体性,这离不开吸收现代西方教育理论的长处并激活中国传统教育理论中的精华部分。  相似文献   

13.
“交往中的建构”是教学活动的生成机理。它彰显了教学活动的实践本性与文化品性,诠释了教学活动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凸显了教学活动的交往形式,揭示了教学活动的生成本质。从这一生成机理诊断我国大学教学活动,现实样态是一种不自觉状态下的“交往中的建构”。大学教学改革的理性选择应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交往中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Drawing upon the componential theory of creativity, 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 and social exchange theory, the study reported in this paper tested a mediating model based on the hypothesis that abusive supervision negatively influences creativity sequentially through leader–member exchange (LMX)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The study employe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to analyse data from a survey on 857 postgraduates with academic supervisors at four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e findings were that (1) LMX fully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usive supervision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2) intrinsic motivation partially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MX and creativity; and (3) LMX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sequentially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usive supervision and individual creativity.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to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effect of abusive supervision on individual creativity and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academic supervisors’ leadership practices and universities creativity management strateg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在儒家关系主义背景下,正确的行为在本质上是指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关系"、"面子"与"人情"是海内外华人在应对社会关系中最常碰到的问题,也是华人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一面镜子。中小学教育领导在面对"关系"、"面子"与"人情"时遇到诸多伦理问题。适应法制社会的发展,我们的道德领导要尽可能具备以下伦理信念:一视同仁的"亲疏"关系理念、公私分明的人情观、为学校和儿童发展的面子观。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话理念运用于中学的实’践体验,可以用"基于平等、沟通交流、达于理解"这12个字概括对话教育的内涵。(1)对话得以展开并取得成效的前提是"平等";(2)对话的实质是双方在思想、精神和情感上发生真实的沟通与交流;(3)对话教育的价值取向或最终追求的,是在人与人之间建立理解、信任和爱。对话教学在各科课堂教学中的深化,既要体现对话教学的共性,又应呈现出各学科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更为艰巨的任务是对话理念在课堂外学校教育实践中的拓展,对此,在当今学校变革中,展开人与组织、人与制度、人与文化之间对话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夏雯 《成才之路》2021,(13):98-99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现代幼儿教育要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融入其中,真正做到“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文章从幼儿日常教学入手,从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手段生活化、教学活动生活化等方面探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破“唯论文”导向下,高校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更加关注其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学术素养的养成,而不再盲目地要求发表论文,尤其是低层次论文。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和青年导师而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可以更好地实践破“唯论文”政策。但矛盾的是,在研究生扩招背景下,很多研究生由于学校政策或以就业为导向,只追求低层次快速发表的论文,从而满足最低的毕业要求。这与破“唯论文”是相背而驰的,也潜在地导致了研究生和青年导师之间关于论文发表层次的矛盾。因此,通过分析他们之间的博弈关系,认为缓解矛盾长效机制为:增加科研成果的对等条件;从其他方面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素质;降低发表低水平论文的收益或增加撰写高水平论文的收益。  相似文献   

19.
专业基础阅读是指研究生为学好本专业而围绕核心学科及相关学科开展的结构性、储备性、奠基性阅读,它不同于学术研究阅读——如为专题论文写作和学位论文研究而开展的文献阅读或专题阅读,它对社科类学术型研究生的专业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本文结合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经验,例析社科类研究生专业基础阅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而建议社科类研究生在阅读目的上从“学以致用”转变为“学以致知”、在阅读内容上从“杂乱无章”发展为“自有体系”、在阅读素养上从“海绵型”读者成长为“钻石型”读者。  相似文献   

20.
教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交往 ,对话是教学交往的主要形式与途径 ,我们要摒弃知识授受的师生关系 ,确立平等的“你—我”师生关系 ,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