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不容忽视的“挫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中,由于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致使目标、目的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  挫折普遍存在,任何人都无法避免。挫折也具有偶然性,即挫折随时可能产生,难以预料。  纵观古今中外名人的人生道路,不难发现,他们无一不是从挫折与坎坷中成长起来的。因此,认识挫折、战胜挫折,是任何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心理素质。一、“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挫折孕育着成功”。挫折能够增长人的聪明才智,激发人的进取精神,磨砺人的意志。人在…  相似文献   

2.
孙宁 《山东教育》2004,(16):61-62
文学作品中,细节往往是打动人心的魅力所在,愈是生动新颖的细节,愈让读者过目不忘。教育过程中也有许多有待开掘的细节,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次低头,甚至是一件饰品,都有可能成为让我们为之一振的精彩的细节。只要我们敏锐地抓住它,深入地发掘它,就可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甚至可能形成一股强劲的教育旋风,在学生的心海卷起波澜。  相似文献   

3.
孔子被尊为圣人,其教育思想理论直到现代仍然具有重要影响。他主张平等教育,将明传播于全社会;主张适宜教育,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主张诱导教育,运用触类旁通教育手段;主张渐进教育,以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主张辩证教育,将教与学有机统一;主张陶冶教育,使学生在愉快中感受求知的乐趣。孔子不愧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在我国幼儿教育界一直存在着两种以非儿童方式教育儿童的现象。一种是 以非人的方式教育儿童,人们不是把儿童当作植物,进行园丁式的修剪,就是把儿童当作动 物,进行猴子样的训练,或者干脆当作物品,进行工厂化的加工,而忽视了儿童是一个生命 ,是一个人的生命;另一种是以成人的方式教育儿童,儿童的教育或者按成人的理性设计安 排,或者以成人的认识方式进行,而忽视了儿童还是一个儿童,是一个正处在成长中的生命 。这种非儿童化的教育方式,不仅泯灭了儿童的个性,扼杀了儿童的创新精神,而且还不同 程度地造成了儿童智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来源,毕业研究生将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承担主要决策者与管理者的重大责任。因此,能否通过研究生德育工作,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将对我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在新的形势下,研究生德育教育也不断面临着新情况与新问题,一方面,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途径的多样化带来人们价值取向的多样化,作为受过高等教育、思维活跃却又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研究生的思想方式、价值判断也无疑会随之复杂化,另一方面,研究生年龄相对偏大,思想已趋于成熟,对从小学起一直延续至今的德育教育形式比较淡漠,接受度低。现就深化研究生德育教育改革,特别是进一步拓展与完善研究生德育教育的内容等问题谈些看法,供领导和专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面临着新的变革与进步,教育体系与教育结构同样也面临着新的调整与挑战,在这一变革之中,继续教育何去何从,如何明确自身的角色,确立恰当的定位,也成为我们不可回避、迫在眉睫的问题。 纵观文明时代以来的教育史,不难发现,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是与它所处的时代息息相通,总是依托于特定的经济基础与生产力水平而存在,农业经济时代,与之相伴的是经验式的教育模式,知识与技术主要是依靠师徒相传,父子相传,缺少正规的学校教育。在这一模式下,经验的积累远重于知识的创造,父辈与师长…  相似文献   

7.
《湖南教育》2003,(3):1-1
元月4日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2002年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绩,部署了2003年教育工作,描绘了新时期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蓝图。这次会议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大背景下召开的。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省各类教育取得了新进展,重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教育投入持续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行政职能和作风有了明显转变。新的一年里,全省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扎扎实实抓好“普九”巩固提高工作,积极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全面推进素质…  相似文献   

8.
成长的代价     
一个小学生夏令营,活动内容有长距离徒步行军、野外实地考察、自己架锅煮饭烧菜、搭帐篷露营等等。结果,很多家长不放心,有的甚至还特地请假尾随其后。夏令营一结束,长辈们摸着孩子晒黑了的脸、变瘦了的身子,心疼不已。的确,现在的独生子都是家长们的掌上明珠,平时关怀备至,哪吃得了这样的苦哟。有的家长就埋怨主办者是在摧残祖国的花朵。我却要为主办者的深谋远虑大声喝彩。因为经历磨难和挫折,走一段逆境,是人成长的重要方面,其价值不可小觑。著名发明家爱迪生经受了上千次的失败,终于发明电灯;大科学家诺贝尔为研究炸药,差…  相似文献   

9.
对高校教育行政化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行政化已严重制经我着高校快速,平衡,健康的发展,为此,严格按照《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办学,树立明确的教育理念,恢复教师,科研人员的主体地位,设定高校行政权力的行使范围及其运行程序,并在政府宏观调控下明确高校的自主权,是遏制教育行政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大学教育质量评价的问题上,我们往往局限于“有形”的量化指标体系,而忽略“无形”的价值理性层面,存在着重技术教育,轻价值教育;重知识性教育,轻创造性教育;重改革形式,轻改革内容等误区。鉴此,只有清楚地认识到大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复杂性,才能走出误区,对大学的教育质量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先来看几个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案例。案例一:拔牙一天上午,明明的爸爸带他去医院拔掉了一颗蛀牙。当明明和爸爸到幼儿园的时候,带班老师已经开始了上午的教育活动,因此只是与明明打了一个招呼便让他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这时候,明明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拔牙这件事情上,便用手捂着嘴对老师大声说:“老师,我拔牙去来。”一下子,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力也转移到了明明用手捂着的嘴上,很想看看明明拔牙以后的样子。老师看到自己组织的教育活动完全乱套了,有些不高兴了,在对孩子们进行了一些暗示后,继续着原来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闲暇教育中的“悖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在闲暇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表现出目标定位的简单化倾向。闲暇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在对“闲暇”及“闲暇教育”的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它不仅涉及到闲暇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涉及到闲暇的情感与态度,涉及到闲暇的价值判断,甚至涉及到闲暇中的终极关怀。可是,当前人们在追求闲暇教育实践化的过程中,却表现  相似文献   

13.
关注学生的教育消费性收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在我国,“教育是一项对未来的投资”之类的观点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教育并投资教育的理由。这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件幸事。然而,学生受教育,既可以在将来得到回报,又能从当下的教育中获得某种满足。仅仅将教育视为只能在将来获得收益的投资,忽视学生在教育期间的精神满足,即学生的教育消费性收益,不仅低估了教育的真正价值,而且引发了现实中的一系列问题。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必须给学生的教育消费性收益予以足够的关注。   一、教育的消费性收益内涵   何谓教育的消费性收益 ?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一、创新教育的涵义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教育。简言之,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育。   创新性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 3个方面的素质,因而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创新教育也应包括相应的 3个方面的内容。   创新精神,主要包括有好奇心、探究兴趣、创新意识、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著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一个人创新的灵魂与动力。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  相似文献   

15.
浅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阻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常常存在一定的差距,即阻隔。这些阻隔分为客观必然阻隔和主观偶然阻隔。造成客观必然阻隔的原因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受不同的客观因素制约。造成主观偶然阻隔的主要原因有:重思辨轻实践,重归纳轻演绎,缺乏本土意识;孤芳自赏,排斥教育理论;因循守旧缺乏创新,观念虽新实践不足;教育概念不规范,教育命题“应然”当“实然”;教育评价只有终结性,忽视形成性评价。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贯通,要提高认识,提高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加强应用研究,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高师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在教育环节上具有关键性,在知识传授上具有系统性,在观念树立上具有牢固性,在教育对象上具有普遍性,在教育实施上具有紧迫性,在教育效果上具有长远性。本文提出高等师范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7.
教育观是教育思维的第一要素,是教育方法思考的理性前提。遗憾的是,教育哲学对教育观的“研究”,一般表现为直接表达个性化的教育观或对已经存在的教育观进行述评,以至人们从教育哲学中除了获得种种关于教育的观点之外,并不能获得关于教育观自身的深刻知识。文章探寻教育观的内在意义,认为教育观是人对教育的理解,是一个关于教育的观念系统。具体地说,教育观包含以下基本要素:教育目的观、关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认识、教育内容观和教育方式观。  相似文献   

18.
清朝末年,中国传统的封建教育制度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场教育变革中,袁世凯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倡办新式学堂,主张废除旧的科举制度,建立新的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派遣留学生,聘用日本教习或顾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论健全人格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教育要以培养健全人格为核心,努力实现教育内容的人格化,推行教育方式的人格化,并以教育的人格化为前提,大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实现教育对象的人格化。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社区教育应致力于弘扬人文精神,加强人文教育,注重提高人的人文素养,也就是说社区教育应与人文教育融合,这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社区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是全方位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等方面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