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教学实录   师:(出示一红一绿两根电线)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生:一长一短的两根电线.   师:告诉你们,红色电线长24厘米,绿色电线长20厘米.有问题吗?……  相似文献   

2.
教学过程:一、测试拧在一起的两根电线师:老师这里有两根电线,它们的两头都露出了一段,老师把这两根电线拧起来。(出示两根电线,并捏住两头将两根电线拧成麻花状。)师:现在你们能一眼就准确地看出左边的哪个线头与右边哪个线头是同一个电线吗?生:不行(多数学生)。生:行(个别学生)。师:你有什么办法?生:把两根线再拉开。生:我从一根电线的一头顺着往上看,就可以找到了。生:我想捏住一个线头拉一拉,这根电线的另一头也会动的。师:这个办法很简单。生:还可以使用电路检测器,把电路检测器两端分别接到两个线头上,如果灯亮了,就是同一根电线。生:…  相似文献   

3.
一、激活经验,初步感知"平均数"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又长高了不少.谁愿意告诉大家自己的身高? (五位学生汇报身高:149厘米、146厘米、136厘米、132厘米、142厘米.) 师:根据这些数据,你能估计一下五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吗? 生1:我估计可能是142厘米.因为平均身高应该接近中间身高.  相似文献   

4.
教学片断   (师出示一张方格纸)   师:每个小方格边长1厘米(方格纸上显示出一个长方形),你知道它的面积吗?   生:6平方厘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这个长方形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2×3=6(平方厘米).……  相似文献   

5.
一在比较中有机引入面积的概念 师: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这两支铅笔有什么不一样? 生:一支长,一支短. 师:是的,铅笔有长有短.现在来看大屏幕(出示两根小棒),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这两根小棒也是长短不一样,上面一根长,下面一根短.  相似文献   

6.
一根75厘米长的电线可以变成一副眼镜。两张报纸、一卷锡箔纸可以变成一根闪闪发光的魔棒。你信不信,让我们试试自己的魔力吧!  相似文献   

7.
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不仅要适合学生学习,而且要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潘小明教学“认识三角形”一课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下面就以其中的精彩片断谈谈自己的感悟。【精彩片断】师:给每人发了两根小棒,知道干什么吗?生1:摆角。师:不,是用来摆三角形的。你们会摆吗?生:不行,不行!要3根小棒才能摆三角形。师:那好,老师给你们提供的是5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你会再配一根小棒,使这三根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动手摆小棒,也有学生在纸上画)生汇报结论:6厘米、4厘米、2厘米、7厘米、8厘米、3厘米、1厘米、0.5厘米。师:上面的…  相似文献   

8.
[教学实录]1.猜测感悟平均数。教师出示两个纸袋,并向学生提出:第一个纸袋内有3根小棒,平均每根长度是15厘米;第二个纸袋中也有3根小棒,平均每根长度是10厘米。如果从两个纸袋中各拿出一根,比较这两根长度应该哪一个纸袋中的棒长?  相似文献   

9.
片断一:师:你们会画长方形吗?生:会。(回答时有种不屑的神情,意思是我们早就会了)师:既然你们都会,那就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演示一下,其他同学观看画的过程是否正确。出示题目: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学生争先恐后地要到黑板上来演示,我请数学课代表上台来画。只见他非常自信也很熟练地拿起三角板就画,他首先画了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师:你们觉得可以吗?为什么?生:可以。因为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先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作为长。师:请继续画。紧接着他把三角板作如下摆放,再画一条3厘米的线段。师:你们觉得可以吗?为什么?生:可以。因为…  相似文献   

10.
出示幻灯片(一),如图: 师:这是一个长方形,图中每1小格都代表1平方厘米,它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生:长6厘米,宽3厘米。 师: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它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 师:你是一格一格数出来的吗?  相似文献   

11.
[片断一]师:你们手中的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生:1平方厘米。师:下面请同学们按要求摆图形,每排摆4个正方形,摆2排。(学生动手操作)师:摆好的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生:摆好的是一个长方形,面积是8平方厘米,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师板书)  相似文献   

12.
一在比较中有机引入面积的概念师: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这两支铅笔有什么不一样?生:一支长,一支短。师:是的,铅笔有长有短。现在来看大屏幕(出示两根小棒),你又发现了什么?生:这两根小棒也是长短不一样,上面一根长,下面一根短。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上半年,笔者参加了一次同课异构活动,有两位教师同时执教了"比例尺"一课,他们的课题一样,教学方法有着细微的差别,然而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教学片段一(教师A)师:同学们喜欢画画吗?画一条长为5厘米的线段,画一条长为10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长为100米的线段。师:怎么不画了?生:纸太小,画不下。师:想个办法怎样把长为100米的线段画在纸  相似文献   

14.
案例 师:一天,小明家里来了两位客人,小明到商店里买两瓶啤酒,营业员阿姨问小明,如果把这两个底面半径是4厘米的啤酒瓶捆在一起(不计结头)捆一圈至少要用多少厘米的绳子,你能帮小明算一算吗? 生1:是两个底面周长. 生2:应该是两个圆周长加两条直径.  相似文献   

15.
[题目]有两根绳子,每根长2米。将第一根绳子截下1米25厘米,第二根绳子截下1米40厘米。哪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比另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多少厘米?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6~28页。【教学过程】一、实际测量,激发需求1.唤醒已有。师:我们学过哪几个长度单位?(板书:米厘米)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出1米和1厘米分别大约有多长?(每个小组比划自制1米长的尺,没有分米刻度线)2.激发需求。师:课桌的长是多少厘米?我们还是请米尺来帮忙,大家一起数一数……  相似文献   

17.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例2:王大叔想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他该怎么围呢?师:这句话为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生: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18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师:猜想一下,他会怎么围?生:用6根栅栏作长,3根栅栏作宽。生:还可以用8根栅栏作长,1根栅栏作宽。师:你们是怎么想的?生:要围成一个长方形,就要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根据条件,知道长方形的周长是18米,长和宽的和是9米。师:有没有不同的想法?生:我是画出来的。用8根栅栏作长,1根栅栏作宽。师:同学们的想法都有道理。但现在王大叔思考的…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教学》北师大版第四册.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这节课能和大家一起学习,老师非常高兴,你们想认识老师吗?我姓李,身高1米64厘米,你们也想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吗?……刚才我们的谈话中用到了几个长度单位?(米、厘米)1米有多长?请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呢?  相似文献   

19.
一、巧设矛盾。导入新课 师:如果我们要量教室的长,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请用手比划1个单位的长度。 生:用米比较合适(比划)。 师:如果要量课本的宽呢? 生:用厘米(比划)。 师:要量橡皮的厚度呢? 生:用厘米。 师:请同学们拿起自己的橡皮捏一捏。 生:(动手捏) 师:(微机出示放大的橡皮图)请看,这是放大的橡皮,从上边到下边的距离是橡皮的厚度。请同学们量一量橡皮的厚度,够1厘米吗?  相似文献   

20.
一、固体热胀冷缩的实验 教学器材: 1.一块长方形的小木板(长25厘米、宽5厘米、厚2厘米),在木板的两头4厘米处各固定一根20厘米长的竹钉,再把一根细铜丝(约20厘米长)的两端分别绕在两根竹钉上。中间悬挂的铜丝一定要拉直。 2.一根蜡烛、一盒火柴。 实验方法: 1.点燃蜡烛,给铜丝加热。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