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创造力内隐理论(implicit theories of creativity)是指一般公众(专家和外行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所形成的,且以某种形式存在于个体头脑中的关于创造力概念、结构及其发展的看法(也称为"内隐观"或"公众观")。研究教师的创造力内隐理论有助于研究者了解教师对于创造力的观念以及他们对待创造性儿童的态度,从而把握教师实施创造性教学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改进教师的教学,从而有利于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通过教师对创造力的理解,对创造性学生的态度及人格特征的认识,对创造力的培养等论述,以期有助于我国教师创造力内隐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创造力是正常人普遍具有的潜在的心理能力,创造力内隐理论对创造力的非正式评价及培养都起着重要的潜在作用。创造意识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在创造力内隐理论基础之上,可以说内隐理论是创造意识产生的最初形态。正因为创造力内隐理论的存在,随着逐步的显现、认识,不断的深化、发现,会逐渐明朗,最后成为创造意识。教师是否具有创造意识将直接影响中小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和创造力水平的提高。所以培养每位未来教师形成正确的创造意识,是当前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教师对创造力的认识会影响他们的课堂教学行为。研究教师对创造力的认识有助于我们了解教师关于创造力的观念以及他们对待创造力培养的态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教师加以引导,以利于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教育观念,尤其是教师的创造性内隐观在教师实施创造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本文从内隐理论的角度出发综述了教师关于创造性、创造型学生特征和对学生创造性培养的观念,并在此基础上浅谈教师的创造性内隐观对教师培训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创造力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将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提出的创造力理论概括为五个方面,即创造过程的认知理论:创造活动的影响理论;创造力的内隐理论;创造力的元理论:创造力的培养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作自己对未来研究方向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内隐学习的研究实践证明,人类存在内隐学习这种无意识的认知模式。在语教学中渗透内隐学习的理论,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语感,有利于把握语教学的重点,有利于获得人精神,有利于掌握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询中国教师关于教育专长内隐理论之内容和结构。以五维度的教育专长初步概念框架为刺激材料,采取两种进路(因素分析和集贮建构测验)以诱发教师关于教育专长的内隐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教师将教育专长理解为多维现象。在集体观念的水平上,教育专长由六维度构成,其中项目平均分最高的三维度依次为“对学生的态度和教学互动能力”、“出色的教育教学表现及其知性、情感和意志基础”、“追求高标准和无私奉献”。在个人观念水平上,个人建构理论多数具有中等复杂度,并包含超出集体观念的新成分,如思维方式、创造教育空间。  相似文献   

8.
创造力的影响理论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创造力发展的各方面影响因素,阐述了创造力发展的心理学意义。通过论述创造力的影响理论,探讨影响教师创造力发展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以及教师对创造力的认识影响到学生创造力发展,教师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9.
论教师的内隐理论及其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年代以来,不少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者对影响教师的日常教学而又习焉不察的个人化教学理论发生兴趣,并称之为教师的“内隐理论” (implicit theory)①。内隐理论是教师习惯性思维以观念的方式沉淀在教师的头脑中,它类似某种教育理论,又不具备科学理论的基本规范。而恰恰是这些不如科学理论规范的内隐理论在支配着教师的日常生活和日常教学,科学理论却较少产生影响,这个事实多少令教育理论研究者想起来不是滋味。   一、内隐理论的特性   内隐理论以不同于科学理论的方式存在,并以自己的特点影响教师的教学和正式的教育改革。内…  相似文献   

10.
论教师隐性教育观念的更新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在教育改革实践中 ,教师教育观念转变存在一些困难 ,其原因之一是具有基础地位与强势作用的教师隐性教育观念造成的认知与行为监控的盲点。更新教师隐性教育观念 ,需要教师把自己的言行作为研究对象 ,提高自我觉察的敏感性 ,并用语言表达使内隐的教育观念清晰化 ,进而对其进行梳理和更新。  相似文献   

11.
有关创造力研究对创新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造力(creativity)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包含人格、动机、认知、知识经验等多种成分。广泛的兴趣、好奇、独立、自信、对学习或研究有热忱、持之以恒等是高创造者最主要的人格与动机特征;学校创新教育需要从小培养这些重要的心理品质。创造性过程包括观念的产生与观念的选择两个复杂的过程,在观念产生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发散性思维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与选择过程有关的批判思维、评价思维却没有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每个人对创造力都有自己的理解即创造力的内隐理论,我国教师认同的创造性学生的特征大多与传统智力因素相联系,如反应敏捷、智商高、善于观察、喜欢思考;这是对创造力的一种非常偏面和狭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内隐学习理论对大学外语主体教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在:内隐学习理论对培养当代大学生探究精神、自主学习精神、人文精神、跨文化主体意识和自审意识有指导作用;内隐学习理论还可以加深教师对英语教学本质的认识,同时为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及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选取自尊与情感两个个体内部心理特征,探讨二者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自尊由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两类独立的自尊结构组成,外显自尊用问卷来测量,内隐自尊用内隐联想测验来考察;情感包括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用问卷法来考察;创造力也用问卷测量。结果发现外显自尊是情感的有效预测变量,它也是创造力水平的有效预测变量,而积极情感是创造力水平的有效预测变量。研究探讨了自尊与情感对创造力的影响机制,为创造力的培养与科学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教师思考与决定的研究,泛指对于教师的知觉、反省、问题解决及观念运作、计划、做决定、内隐理论、先前概念、信念等有关心理特质及历程方面的研究。教师思考与决定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寻教师教学的思考与决定历程.加深对教学内容及过程的理解,从而进行有效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教师内隐理论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李丽华 《教育探索》2006,(4):114-115
教师内隐理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教师内隐理论具有自动性、抽象性、不彻底的理解性和可动摇性。教师内隐理论转化的途径有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教学反思、培训等。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前提,但教师报告的观念往往与其内隐观念存在着不一致,而真正指导其教学行为的恰恰是这些内隐的观念。影响教师数学教学观念转变的因素包括其所持的教育观念、旧有数学教学观念等内部因素和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方式等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7.
内隐知识理论及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内隐知识理论是实现教师培养方式转变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这种转变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在自己的专业实践中,通过内隐知识的反思,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因此,了解内隐知识理论产生的过程、特点、转化机制及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意义,是实现这种转变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在教师教育领域,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在教学反思调研中发现,目前一线教师所接受到的反思知识主要涉及观念价值层面,而反思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核心其内隐思维过程很少受到关注。反思的内隐思维过程表征了人们反思时“观念在头脑中流动的过程”,其过程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教学反思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9.
孟洁 《考试周刊》2010,(16):103-105
本文基于内隐学习理论对英语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就内隐学习的渊源进行了简要阐述,列举出内隐学习的五大主要特征。接着提出英语教学中内隐学习的内外影响因素。最后,基于前面的理论基础,提出英语教师应当如何定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创造力倾向的关系。方法:采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内隐联想测验对湖州师范学院161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高内隐自尊—高外显自尊组被试的创造力倾向水平显著高于高内隐自尊—低外显自尊组和低内隐自尊—低外显自尊组;外显自尊与创造力倾向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与其纬度冒险性、好奇性、挑战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内隐自尊与好奇性存在一定的相关;外显自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创造力倾向起到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