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图变——冯斌与他的研究生的中国画当代性研究》展的主题“图”,有3层含义:第一层是“图像”。在当代艺术中,图像主要指20世纪以来,以机械复制的纪实写真的影像如摄影、电视、电影及用电脑设计制作的卡通或动漫,在架上艺术中的利用和借鉴。对图像的利用,使艺术方法和审美趣味不同于传统绘画的新方向上向当代艺术转换;第二层含义是“图画”,是艺术本体意义上的“图”。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绘画命名作品的方式是其名称后都有个“图”字,如《庐山高图》、《清明上河图》。  相似文献   

2.
如果给一个美国人讲《西游记》。一开篇就是“三打白骨精”,那么他最初的感觉一定是不知所云——几年间相继接触到《幽灵的威胁》和《克隆人进攻》的中国人,其感觉基本上与此类似。虽然打着“前传”的幌子,但从时间上讲,却已经是“星战”系列的第四、第五部影片。影片中的  相似文献   

3.
近读张玉春先生《史记版本研究》,发现其引用《玉海》一则材料时,没有正确理解所引内容.误以为材料中的“七史”包括《史记》在内,实则是指“嘉祐七史”。众所周知,“嘉祐七史”指《宋书》一百卷、《南齐书》五十九卷、《梁书》五十六卷、《陈书》三十六卷、《魏书》一百一十四卷、《后周书》五十卷、《北齐书》五十卷.与《史记》毫无瓜葛。由此可见.引用古籍不可不慎。  相似文献   

4.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长篇小说《失乐园》自从1995年9月1日在《日本经济新闻》上发表长篇连载开始,便引起了巨大反响,在1997年出版单行本,继而被拍成电视连续剧和电影,在日本掀起了“失乐园热”。在接下来的两年间,《失乐园》被介绍到了中国,也波及和影响了西方文坛。“失乐园热”的原因究竟何在?对于这一问题,已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本文拟在此基础上,从日本文化中对“家”的认同感这一角度出发来探讨《失乐园》的内涵所在及其畅销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明王圻《稗史汇编》称罗贯中为“有志图王”,是关于《三国演义》作之性情行状的宝贵资料,对认识《三国演义》的创作动机及思想、艺术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对其“图王”事实语焉不详,迄今为止又乏旁证,故人们认识多存疑惑。本认为其或系指效法孔子作《春秋》,所图之王当为观念之王,而并非指实际地争做帝王。  相似文献   

6.
一、就“易”一名三义论“乾坤”中的辩证法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易便是变易的易”,是《易经》中三个基本观念(易、象、辞)之一。这显然把:“易”简单化了,一个“易”字本身就是辩证法。郑玄作《易赞》及《易论》提出“易”一名而含“易简”、“变易”、“不易”三义的说法(孔颖达《周易正义》卷首),  相似文献   

7.
胡发贵 《寻根》2006,(5):32-36
著名学者赵俪生先生在《说〈吕氏春秋〉中的一股思潮》(《文史知识》2004年第7期)一文中,深刻地揭示了《吕氏春秋》中出现的一种“很新鲜、很奇特”的政治观念,这就是“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论。不过赵先生认为这一思想只是昙花一现,秦以后,因君主专制的关系,它就成为“绝学”了。其实,秦汉以降日益加强的封建专制,并未能窒息公天下思想的滋生与蔓延,相反,历史上不断有仁人志士鼓吹“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在明清之际甚至还出现了颇为壮观的天下为公的思潮。  相似文献   

8.
《论语.述而》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自《史记·孔子世家》叙事发微至今,校斟注解乃至引伸议论之文字几乎汗牛充栋。之所以拈出单句引以为本文的绿起发端,是因为这些语符的后面隐藏着孔子音乐本体论的诸种疑端,是因为“孔子适齐”这一事态及其意义引伸中历来枝蔓旁生,也就给我们留下了某些学理爬梳的缝隙。  相似文献   

9.
1989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张元没有去任何一个电影制片厂,而是自筹资金23万元,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独立制作的电影《妈妈》。从1989年至今,张元一共拍摄电影,纪录片共16部。这些作品的题材多具“另类”色彩,如展示特定时代的摇滚乐手,怀孕女青年和落魄画家的挣扎存活(《北京杂种》),渲染男同性恋的幽闭内心和扭典情愫(《东宫西宫》),表现重刑犯人回归社会的心路历程(《过年回家》),其作品中的主人公多是社会边缘人,如患幽闭症的儿童,前卫艺术家,无业游民,精神分裂患,同性恋,重刑犯人,变性人……也许是题材内容,艺术风格过于“独树一帜”,在近10年间,张元的电影惨遭“冰冻”,无法在国内公映,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张元却被美国的《时代周刊》推选为“21世纪世界百名青年领袖”之一,甚至还获得联合国颁发的化和平奖。[编按]  相似文献   

10.
《老子》人性论思想可以从三个向度予以关照:“性自然论”从《老子》的“道”论出发,由“道性自然”而论断“人性自然”,呈现了《老子》人性论的理论背景;“性至善论”从《老子》的“德”论入手,由人类社会中价值理想的实现始源于至厚充足之人性的保存,来论断人性至善,凸显了人性的内涵特质;“性真论”从《老子》的“真”概念着眼,由人为之失和人文之伪来反衬人性之真,指明了复性工夫的修养路径。《老子》的这三种人性论诠释并不是互相矛盾、彼此割裂的。性自然论、性至善论、性真论三种观点的价值,在于各自关注到《老子》在人性思考上的不同向度,仅仅停留在某个向度中去理解《老子》人性论是片面的,是故务必将三者合辙并观,方能领会《老子》人性论的整全内涵。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农村的阶层结构与全国农村的阶层结构一样发生了变化,阶层结构复杂化了。作以职业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化资源的占有量为标准来划分新的阶层结构,认为成都郊区的农民有6个阶层,各个阶层有着自身的特点。随着阶层结构的变化,化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正确认识这一变化,有利于整合各种力量以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郝福祥  布瀛洲 《寻根》2003,(1):16-24
近日笔者欣得一磬钱(图1),青铜质,绿锈中有少许铁锈。它长12.31厘米,宽2.4厘米,首部最宽处为3.24厘米,厚0.22厘米,重40.78克。细看:整体为弧形似拱桥,图案为突起之圆线。圆折处两横间有一圆孔。两端为相同对称之张口龙首。面、背图案相同。头部上端大耳向前,圆睁大眼,嘴及吻部前伸,极富猪像。据清倪模所撰《古今钱略》称:“磬钱,两头似兽形,中微曲而不折,一面似井田纹,一面平。”(图2)此书所载“磬钱”,正好与笔者之藏品相似,只是它的造型及图案略显简单。这两者的圆折处的图案不同但构图相同,在相同部位一个是“”…  相似文献   

13.
中原地区概念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瑞泽 《寻根》2005,(5):10-12
中原地区的概念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原”一词由过去没有特殊意义的原野之意,转向了专指黄河中下游的一段地区。究竟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一转变的呢?根据现存的史料分析,大概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两汉时期的发展,到六朝时期,“中原”一词已经成为一个专有的地区名词。因为从相关的史书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原”一词在这一时期开始,有时指原野,有时指中原地区,而到后期已经是专指中原地区了。  相似文献   

14.
卢盛江 《寻根》2007,(1):25-31
玄学影响中国文学,一个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影响中国文人的处世态度、生活情趣、价值观念,进而影响到文学。从魏晋士风可以看到,玄学思潮振荡之时,士人性格确实有很多新的特点,主要有任诞率真、以入俗为超俗、淡泊宦情、追求高雅超逸风度几种类型。在玄学对士人心态的影响中,竹林七贤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晋书》卷四十九阮籍等传末史臣叙论说:“嵇、阮竹林之会,刘、毕芳樽之友,驰骋庄门,排登李室……至于嵇康遗巨源之书,阮氏创先生之传,军谘散发,吏部盗樽,岂以世疾名流,兹焉自垢?”这是说,任情任诞之风的兴起,嵇、阮领其先。嵇康其实不同于后…  相似文献   

15.
柴姓来源考     
胡俊 《寻根》2006,(4):113-115
中国姓氏的起源十分复杂,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根据姓氏的来源细分为29类,如以国为姓、以官为姓、以名为姓、以谥为姓等等,并逐一介绍了各个姓氏的源流,追根溯源,可以说是详赡之至。但是,他将姓氏起源都归于先秦,恐怕不符合事实,正如清顾炎武所说:“氏族之书所指秦汉以上者,大抵不可尽信。”拿柴姓的起源来说,郑樵认为是“齐文公子高之后,裔孙,以王父名为氏。十代孙高柴,仲尼弟子,孙举,又以王父名为柴氏”。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北宋邵思《姓解》都认为柴姓是出自高柴,甚至宋代官修的《广韵》也说柴姓是“高柴之后”。但是现…  相似文献   

16.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批判"宇宙热寂论"时作出了重要的科学判断和科学预言.一百多年后,现代科学取得了空前的巨大发展.现代科学成果已进一步证明了恩格斯的科学判断和科学预言的正确性.现代科学揭示出:宇宙物质具有能态的普遍性、差别性和对应性;能态梯级定性定律是一个极为普遍的规律;宇宙间存在着正向态演与反向态演对立统一的基本矛盾运动;这个基本矛盾运动导致了宇宙间气势磅礴的、不可抗拒的、永恒循环的态演洪流大变化,这个态演洪流大变化就是宇宙物质最普遍的基本变化;这个最普遍的基本变化趋势,使物质的一切形态及其属性都处于产生、发展、消亡、再产生乃至无穷尽的相互交替的循环转化中.宇宙态演是必然的、永恒循环的、无始无终的.这就是宇宙态演观.这就是"宇宙态演论"."宇宙态演论"不仅进一步领悟了恩格斯这位伟大的唯物辩证法大师的高超的逻辑灵感,而且还进一步批驳了一百多年前的"宇宙热寂论"和现代的"世界末日论".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Philippine Cinema, one of the oldest and richest cinemas in Southeast Asia, is currently undergoing a facelift. ‘Indie’, the short form for independent, has become a popular buzz word in the local media as well as in film circles. This report focuses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independent feature‐filmmaking in the Philippines, compares it briefly to its past, highlights some of the key figures that have propelled it to its present, and proposes the main area wherein development is needed for it to progress further.  相似文献   

18.
论金沙江文化与文明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沙江化是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探索中国古代明的起源有着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所谓金沙江化,是指金沙江的流域化。作为一种流域化,金沙江化具有自身的各种特色。从史前化到青铜化阶段,金沙江化均具整合与不整合的流域形态,其基础在于不同的地域类型。金沙江明的起源时代,相当于它的青铜时代,青铜化十分发达,但仍在国家制度之外徘徊。汉代政治化的扩展,把金沙江各族纳入明社会,成为中国明一个重要的亚明区。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