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校本教研中.课例研究是解决教学问题、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形式。我们选取了苏教版第九册课文《爷爷的芦笛》作为课例,先由两位教师拿出教学设想.之后分两个备课组进行两轮教学设计——课堂观察——诊断反馈.各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温度计》(小学自然第七册第十课)时,两位教师各自设计不同的课堂练习,其效果也不相同。 甲教者设计的练习是: 1.读出下面的温度 -103℃ 0℃ 29℃ 67℃  相似文献   

3.
设计理念《爷爷的芦笛》是一篇语言文字清新隽永,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寓示哲理耐人寻味的叙事散文。课题“爷爷的芦笛”既是文眼,又是全文的主线索。为此,我紧扣课题,围绕“爷爷的芦笛声给强强带来了什么”展开教学,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情景交融。学生在读书、读书、再读  相似文献   

4.
在我校举行的“一课多上”教研活动中,两位青年教师分别执教了《认识小数》(国标苏教版第六册),其中甲老师是先教学例2再教学例1,乙老师先教学例1再教学例2,此外对于例2的处理,两人也不尽相同。在随后的评课活动中,教师们对这两个环节的处理引发了争论。现将两位教师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最近,在海安县实验小学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爷爷的芦笛》一课的教学。薛老师的课堂平实而不失精巧,本真而不含伪饰,让听者如饮一杯清醇的碧螺春,香在嘴里,留在心间。这里,我选两个当时出现在课堂  相似文献   

6.
<正>案例背景近期,笔者观摩了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教学展示,一位教师执教了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一课(以下以A表示)。巧合的是,在江苏省第23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上,江阴市要塞实验小学刘敏瑜老师同样执教了这一课(以下以B表示)。两位教师不同的教学设计,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效果,给笔者带来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最近听了两位老师执教<普罗米修斯盗火>(苏教版)一课,两位教师教学设计不同,教学效果各异,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请看两个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我教自然以来,听了一些自然老师的课,两位自然教师讲的《磁铁》这课给我印象极深,现记述如下,也许能给同行们带来点滴思考和启示。 教师甲 课前在每桌上分发了不同形状的磁铁及各种不同材料。上课时,教师首先一一介绍各种磁铁的名称、性质、作用,必要时还演示给学生看,当学生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动手去拿磁铁学老师的样子做时,“你们别动看我做”教师厉声制止。  相似文献   

9.
我听了两位教师教学<萄葡沟>(人教版小语第四册第18课)一课中"蒸发"一词,两相对比,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0.
《我爱故乡的杨梅》既是一篇阅读课文,又是习作例文,担负着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双重任务。根据本课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及课型特点,现将两种教法设计及意图叙述如下: 第一种教法基本教法:自学辅导法。一课时。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检查: 《繁星》一课,巴金爷爷怎样抓住在不同  相似文献   

11.
廖道文 《广西教育》2014,(48):42-45
2012年11月,"广西(首届)初中英语单元整体式课堂教学展示暨英语活动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桂林市举行,来自桂林、北海的两支教研团队分别执教了一组研究课。北海教研团队由5位教师进行教学示范,执教的是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Unit 10"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其中1位教师"说课"(说本单元5个课时的教学思路),3位教师"上课"(现场分别执教本单元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课时),最后1位教师作课后反思。尽管由不同的教师说课、执教、反思,但她们在集体教研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任务"主线,紧扣单元话题进行单元整体式教学设计,顺利实现了现场执教时课时与课时之间的顺畅衔接,充分体现了新课改背景下单元教学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2.
前段时间,我听了两位教师执教《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两位教师教学设计不同,教学效果各异,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请看两个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案例之一】1.寻找特点: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怎样的神。(学生读后很  相似文献   

13.
在海安县实验小学听了特级教师薛法根<爷爷的芦笛>一课的教学,薛老师的课堂平实而不失精巧,本真而不含伪饰,让听者如饮一杯清醇的碧螺春,香在嘴里,留在心间.这里,我选几个出现在课堂上的细节,谈谈这些细节带给我的一些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以下是两位教师教学“探索事物搭配规律”的片断: 片断1(教师A执教) 课始,多媒体显示:一袋牛奶、一袋面包。 师:同学们,这时让你选择早餐,有几种搭配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我校举行的“一课多上”教研活动中,两位青年教师分别执教了“认识小数”(国标苏教版第六册)。其中甲老师先教学例2(从商品的价格认识小数的意义)再教学例1(从物体的长度认识小数的意义),乙教师则先教学例1再教学例2。此外,对于例2的处理,两人也不尽相同。在随后的评课活动中,教师们对这一教学内容的两种处理方式发生了争执。现把两位教师的这两个教学片断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6.
"同课异构"就是同学科选用同一教学课题,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独立备课,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课异构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而设计,通过比较,汲取精华提高了教师自己的教学水平,教研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同课异构是近年在新课程教学中运用较多的一种课堂对比教学模式,旨在通过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开发,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判断教师教学的基本能力、课堂教学水准及专业化提高等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近来,笔者所在地区进行了一次高三复习课教学的同课异构,有两位不同教师进行了高三向量同一复习内容《向量恒等式——小题小解》的开发和尝试,有幸聆听之余做了一些对比和思考,也促进了笔者对此类复习课教学演绎的一些心得,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8.
在海安县实验小学听了特级教师薛法根《爷爷的芦笛》一课的教学,薛老师的课堂平实而不失精巧,本真而不含伪饰,让听者如饮一杯清醇的碧螺春,香在嘴里,留在心间。这里,我选几个出现在课堂上的细节,谈谈这些细节带给我的一些启示和思考。“他读对了一半”在《爷爷的芦笛》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薛老师在黑板上写了“闸、踩、眬”三个字,请一位同学读这三个字时,学生将“闸”读成了“jiá”,薛老师并没有简单的“告诉”学生正确的读音,而是这样做的:“这个字念‘jiá’,为什么这么念呢?”“因为它里面有一个‘字甲’。”“他读对了一半‘,闸’里面这…  相似文献   

19.
“在2006运河之声——全国多种风格与流派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会”上,薛法根老师的《爷爷的芦笛》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文中几次写到了爷爷的芦笛,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到的?”提出问题后,薛老师要求孩子们快速地读书“。那么怎么样才能快呢?应该轻声地读,像这样。”然后薛老师拿起课本,轻声地、快速地、专注地读了课文第1自然段……那一刻,偌大一个礼堂里,只有薛老师低沉的声音。而此时,我的第一感觉是——滑稽!是的,是滑稽!我从没有在任何一个课堂上看到这样一个场面,从没有想到过一个特级教师会在这样一个大礼堂里示范快速读!…  相似文献   

20.
将钱梦龙先生《愚公移山》与郭初阳老师《愚公移山》教学进行对比评析.两位教者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文本解读姿态,解读结论与解读方式截然不同.他们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充分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一个将学生当作演绎自己独到见解的看客.钱老的课是语文教师研习教学的经典课例;郭老师的教学也受到一些追求教学个性的语文教师的热捧,两课的影响力均很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