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科学是一门新兴的正在发展中的综合性科学,它是随着社会的需要、现代体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近年来,我国体育理论界对体育科学的属性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看法,也有的同志主张把体育科学和所谓竞技科学分开,本文拟就以下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1.体育科学的形成和发展;2.体育科学的概念和属性;3.体育科学的整体观。  相似文献   

2.
科学体系是指科学内部的结构和关系问题,体育科学体系即体育科学内部的结构和关系问题。要研究体育科学体系,首先我们要从概念上弄清什么是体育科学。 我们通常为了想说明体育的科学性,我们往往说“体育是一门科学”,这样说法是不确切的,因为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正如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一样,它本身不是科学,只有研  相似文献   

3.
体育科学是一门新兴的正在发展中的综合性科学。它是随着社会的需要、现代体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现代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既包含教育学因素,也包含生物学因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体育科学也经历了从多学科向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发展的过程。一、体育科学发展简史在古代体育中早已存在一些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可以认为它们属于体育科学的萌芽。例如古希腊人在体育方面早已注意到身体全面发展,要求青少年锻炼成为身体匀称的一种人体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他的教育思想中,认为体育、德育、智育互相联系。智力的健全依赖于身体的健全,因此体育应先于智育。古代罗马医师盖伦,从医学和生物学角度,研究了人体不同部位的运动。  相似文献   

4.
体育是人类社会中比较复杂的一种社会现象,体育科学是以这种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本文论述了体育科学与现代科学之间的关系,特别强调指出了人体科学与体育科学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体育学是人体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在研究人体科学中研究体育科学,从而丰富和促进体育科学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体育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归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岩 《体育科学》1993,13(3):26-30
体育科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归属问题一度成为研究的热点,曾出现过多种不同看法,主要有:1,自然科学;2,教育科学;3,人体科学;4,技术科学,5,综合科学。这些见解虽各有不同程度的合理性,但由于科学性或操作性的原因,难以为科技管理部门所采纳。本文依据科学分类原则,在分析体育科学研究对象——体育这一社会文化现象运动形式的基础上,认为体育科学作为一个整体,应纳入人文与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6.
浅谈体育概念与体育科学的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确定体育的概念及体育科学的属性,必须了解体育产生发展的历史与体育科学形成发展的历史,必须分析体育二重性这一本质特点,并把体育与体育科学两个不同概念区分开来.本文就此略述己见,以资商榷。一、从体育的历史发展看其概念定义体育,是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体育虽不是生产力,更不是上层建筑;但其发展是由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并日益广泛地运用着人类社会的科学成果。因此,社  相似文献   

7.
社会体育学与体育社会学是近年新兴的一对姐妹学科,但对这两门学科予以比较性研究的论文很少。本文对这两门学科的异同作了论述,并指出,必须注意社会体育学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差别。社会体育学属于体育学、属于体育科学;体育社会学属于社会学,属于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8.
从科技含量的角度对体育科学几个主要基础学科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体育科学实现数学化所面临的两个困难与存在的三个问题 ;对体育科学数学化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初论体育学的科学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体委在一九八二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进一步重视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充分发挥学会作用,逐步建立完整的体育学的科学体系。”什么是体育学的科学体系,为什么要建立体育学的科学体系,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一、什么是体育学的科学体系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或称为社会文化现象,它是适应人类社会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同时它又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起着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体育在它发展的过程中,已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0.
武汉体院谢琼桓率先提出体育是一门自然科学,属于生产力范畴。沈体院曾明,徐晓毅同志也发表文章认为体育是一门自然科学。而北京体院谷世权,过家兴则提出体育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是一门综合科学。沈体院王迪光、张豁然同志也撰写文章主张体育是一门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科学。成都体院胡小明则  相似文献   

11.
体育既需要科学精神,更需要人文精神,二者是趋向融合的。过去过多地强调体育的科学精神,片面的科学主义害人不浅。应该从竞技比赛“去政治化”、竞技训练“去军事化”、社会体育“去形象化”着手,构建属于我们的体育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正>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人类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有着广阔的领域,它至少包括体育实践、体育科学及体育事业狭义三个方面。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的发展突飞猛进。各个国家在体坛上的争夺更加激烈,而任何一个国家想在体坛上保持不败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样,各个国家都为保持自己在体坛上的荣誉地位,在多方面下大功夫。尤其把各门新的科学和技术应用于体育领域之中。我国体育战线在近几年来也出现了“群星争辉”的大好形势,我国已经开展的体育  相似文献   

13.
体育科学是人类认识体育现象的产物。随着体育本身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体育科学从其孕育到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探索这个历史过程的时候,我们注意到: 第一,体育科学的发生发展不等于体育的发生发展,前者是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后者是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二者分届不同的范畴。第二,人类对体育的认识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构成了人类科学地认识体育的完整过程。第三,人类对体育的认识程度,受制  相似文献   

14.
运用引文分析理论,利用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从知识受馈、回馈和自馈视角对体育科学自1930年以来的学科互动现象进行分析,并使 用帕累托分析法界定体育科学的亲缘学科、近缘学科与远缘学科。结果表明:整体上看,体育科学还属于“知识输入型”学科,知识输入与知识输出 之比为1.7:1;体育科学的发展,受馈于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社会科学、应用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与人文科学等5大科学部类的所有150个学科的 知识供给与支持,其中,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是最主要的知识来源,占总引用量的84.21%;生理学、骨科学、神经系统科学和神经病学、心理学、外科学等5个学科的引用次数之和达到总引用量的50.63%,是体育科学最主要的支撑学科;体育科学以其他学科的知识来生产、创造和发展自身知识体 系,并以创造性转化后的知识对以上5大科学部类和所有150个学科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影响力很不均衡,且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体育科学引用 自身知识和体育科学知识被自身引用的比例为21%~24%,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呈明显上升趋势,知识自我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不同科学部类的亲 缘学科、近缘学科与远缘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科学历史责任的转变和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不同时期呈现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体育问题应分为体育科学问题、体育一般问题与体育类似性科学问题三类。体育科学问题是体育科学研究的源头与核心,是不断推进体育科学发展的生命力。体育科学问题得到解决,转化为体育一般问题,但还应认识到第三种现象存在——体育类似性科学问题,它是体育科学问题的萌芽状态,易转化为体育科学问题。这三者既有着本质的区别又有着互为转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体育科学的内涵、体育科学的划分和体育科学体系的现状; 指出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要抓住两个基本点: ①要从多视角、多层次细化角度进行研究; ②要从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和渗透角度进行研究。按照这两个基本点, 文中设计了一个包括一般基础学科、对象分类学科、运动技术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和生物自然学科等5 个学科群组组成的21 世纪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的景象。  相似文献   

17.
针对体育及相关概念存在的交叉与混淆现象,应用概念定义的基础理论,论述了体育概念和定义中存在分歧的原因,并对科学与学科,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软科学与元科学,体育、体育学与体育科学,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等相关易混概念进行了厘清.  相似文献   

18.
科研群体的社会力量形成了社会的科学能力。体育科学能力是规模宏大且质量较高的体育科研人员队伍,先进的技术和仪器设备,高效率的信息情报网络系统,现代化的管理和合理的体育科研结构.以及普及科学教育和必要的经费支持等要素的有机组合。体育科学能力是体育科研群体力量的具体表现形式。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体育科学的发展。由于体育运动对科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科学劳动程度就越来越复杂,某些科研和实验已难以凭借科研人员个人的力量去完成。所以,科学劳动的社会协作问题被科学发展的进程提了出来,科研人员的个体劳动已同社会发生了直接联系,出现科研人员群体这样一种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文化的创构者,毛泽东的体育思想仍然是现阶段我国体育路线和政策的主要依据,研究毛泽东体育思想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毛泽东正确解决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相结合的问题,指明了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二、毛泽东对体育的本质、功能、对象和动力作了明确指认,并提出了科学的运动观;三、毛泽东正确地解决了体育价值观从属于正确生命观的问题,指明了体育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关于体育科学的整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从科学学的角度出发,就体育科学整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