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优化益肾颗粒最佳的成型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辅料的种类、加入量、乙醇的浓度、干燥温度为影响因素,以颗粒的成型性、流动性、吸湿性为评价指标,优化颗粒成型工艺。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为浸膏:糊精:乳糖为1:1:1、乙醇的体积分数为65%,干燥温度60℃。颗粒剂制备工艺简单、稳定,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健肾片的处方和制粒工艺.方法:以颗粒的外观、制粒工艺的难易程度、颗粒的成型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考察流化床制粒工艺;以原料粒度、黏合剂浓度、黏合剂用量为指标,以粒度、休止角、颗粒强度、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健肾片的工艺.结果:流化床制粒的最佳工艺为物料温度50~60℃、喷雾压力0.10~0.12MPa、蠕动泵转速度40~45r·min-1;健肾片最佳处方为干膏粉粒度80目、黏合剂浓度2%、黏合剂用量为干膏粉重量的160%~190%.结论:采用流化床制粒法并对工艺进行定量化控制,可以得到质量合格的制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芍药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对其成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和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对芍药首先采用水提工艺进行提取,并考察浸膏的浓缩干燥工艺,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颗粒剂的辅料配比进行优化;最后按照颗粒剂的质量标准方法进行质量检查.结果:芍药水提取实验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h;选择辅料为糖粉和糊精,稠浸膏:糖粉:糊精比例为3:3:1,并以90%乙醇为润湿剂,采用湿法制粒的方法,干燥温度为60℃,所制得颗粒荆经检查符合相关要求.结论:所制得的芍药颗粒荆比较适合当前生产要求,质量检查方法方便且易于操作、产品合格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处方优化及质量考察,制备温经散寒抗菌止痒泡腾片.方法:以酸碱分别湿法制粒法制备该泡腾片,利用单因素实验,以硬度、pH值、脆碎度、崩解时限、重量差异及发泡量为指标优化该泡腾片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结果:优化得出该泡腾片的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按照处方及其最佳制备工艺制成的泡腾片质量稳定,硬度及发泡量适宜,崩解时限符合要求.结论:该泡腾片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合理,各项考察指标均满足泡腾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建立和优化中药正柴胡饮颗粒一步制粒的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以颗粒成品率为评价指标,对药液相对密度、进风温度、雾化压力、喷雾速率等工艺参数进行考察。研究表明,药液相对密度为1.15,进风温度为90℃,雾化压力0.4 MPa,喷雾速率为2.0 L/min条件下,制得颗粒成品率较高,形态较好;用一步制粒法制备正柴胡饮颗粒,工艺参数稳定,值得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交试验法优选叶下珠有效成分水提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选叶下珠有效成分水提工艺为目的,以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用分光光度法对黄酮进行定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液料比、温度、提取时间三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叶下珠水提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为20:1,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120min,用该条件进行试验,黄酮提取率达1.467%。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鱼鳔抗氧化肽的提取工艺.方法:以ABTS清除率作为评价指标,以加酶量、pH、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为考察因素,选取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优化鱼鳔抗氧化肽的提取工艺.结果:碱性蛋白酶为最佳蛋白酶,最佳酶解条件pH9、加酶量10 000 U/g、酶解时间5 h、提取温度60℃.结论:优化了鱼鳔抗氧化肽的提取工艺,为后续的鱼鳔相关产品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黄花菜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实验以单因素、单水平的正交试验为基础,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选用乙醇回流提取的方法,对提取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三个因素进行正交设计,从而得出最佳的提取方法,优化工艺.结果表明从黄花菜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用60%乙醇,于90℃,提取3h、用乙醇回流法提取效率高,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菊花挥发油提取和β-环糊精(β-CD)包合工艺.方法:分别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法,研究菊花中挥发油的提取和β-环糊精(β-CD)包合工艺,其中提取工艺以浸泡时间、蒸馏时间、粉碎度,加水量四个因素为影响因素,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包和物制备以β-CD和菊花挥发油投料比、包合时间、包合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包合物提取量和挥发油包合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优选包合工艺.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粉碎度80目,浸泡10 h,加水量14倍,蒸馏时间12h.最佳包合条件为:β-CD和菊花挥发油投料比为8∶1,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为2h.结论:按照本试验方法得到较高的提取率及稳定的包合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津血源颗粒的2种制剂工艺,优选最佳工艺.方法:以外观,粒径分布,流动性,松密度,吸湿性等粉体学特征为指标评价湿法制粒,流化床一步制粒2种制粒工艺制得的颗粒的优劣.结果:流化床一步制粒法制出的颗粒粒度均匀,流动性好,但吸湿性稍差.结论:综合考虑各个指标,用一步制粒法制备的津血源颗粒最佳.  相似文献   

11.
对树舌发酵液中胞外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考察发酵液浓缩比例、乙醇终浓度、pH对胞外多糖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优化试验,确定了树舌胞外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发酵液浓缩比例为1/2、乙醇浓度为80%、pH 7.0,此条件下树舌胞外多糖提取量为0.982g/L.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妇炎康软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提取时间、加水量与出油量的关系考察三棱、莪术、当归和香附的挥发油提取工艺;采用回流法提取,以测定芍药苷含量作为考查指标考察提取方法选择及提取条件的优化;通过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静置时间以测定芍药苷含量作为考查指标考察醇沉工艺。结果:三棱、莪术、当归和香附的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8倍量水,提取4小时为最佳;最佳提取工艺为先加10倍量水提取1次,提取1小时,再加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小时;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12小时为最佳醇沉工艺。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妇炎康软胶囊制剂工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保儿宁颗粒的2种制剂工艺,优选最佳工艺.方法:以外观,粒径分布,流动性,松密度,吸湿性等粉体学特征为指标评价湿法制粒,流化床一步制粒2种制粒工艺制得的颗粒的优劣.结果:流化床一步制粒法制出的颗粒粒度均匀,流动性好,成分含量较高,但吸湿性稍差.结论:综合考虑各个指标,用一步制粒法制备的保儿宁颗粒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橘皮精油的提取效率,对超声辅助溶剂法提取橘皮精油的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橘皮精油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适合的水平,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40min、超声功率110W,超声时间60min,料液比(g/mL)1:8,在此条件下橘皮精油平均得率可达到2.23%。  相似文献   

15.
以竹荪为原料,进行热水浸提,用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作为考竹荪多糖提取率的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竹荪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取竹荪多糖的最佳优化条件为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2.5 h,料液比1∶50,此时竹荪多糖的提取率达到16.8%.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苜蓿为原料,水为提取溶剂,采用盐析和热絮凝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苜蓿叶蛋白。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考察料液比、加盐量、提取液pH值和絮凝温度对可溶性蛋白提取率的影响。以单因素试验结果为依据,采用L9(3^3)正交试验对料液比、加盐量、pH值进行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可溶性蛋白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料液比〉加盐量〉pH,絮凝温度70℃、时间10min时最佳工艺条件组合为料液比1:20,加盐量4%、pH值为5,在此条件下可溶性蛋白的提取率达29.58%,叶蛋白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可达52.71%。  相似文献   

17.
以预处理的少棘蜈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功率以及料液比等工艺参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少棘蜈蚣活性物质最佳提取方案为:提取溶剂为丙酮,提取时间为30 min,提取功率为600 W,料液比为1∶20,蜈蚣活性物质的提取得率最高,为13.87%。  相似文献   

18.
冬青叶叶绿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冬青叶片叶绿素提取量为衡量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提取剂、提取剂用量、提取温度以及提取时间,再利用正交实验,优化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丙酮、乙醇(体积比2:1)混合液为提取剂,提取时间24h,提取剂用量20 mL,提取温度60℃是提取冬青叶片叶绿素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复合酶协同超声波法提取茯苓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复合酶最佳质量配比为:木瓜蛋白酶1.0%,果胶酶1.5%,纤维素酶1.5%;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表明,影响多糖提取率顺序是:超声波功率>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360W,料液比1:50,温度50℃,提取时间50min,此时茯苓多糖的得率为3.72%。结果表明,复合酶协同超声波法提取茯苓多糖,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20.
两种不同方法提取枸杞多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枸杞多糖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不同提取方法对枸杞多糖的提取效果.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枸杞多糖提取工艺(热水法和微波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比较了料液比、浸提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热水法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5 h,料液比1∶10(mL/g),提取次数3次;微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480 W,微波时间20 min,料液比1∶30(mL/g),提取次数2次.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微波法提取多糖提取率提高近40%,微波法提取枸杞多糖优于热水浸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