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文根据清代台湾中部地区客家移民家族族谱中所记载的开台祖先传说,考察在当时当地的地域社会复杂条件下,移民建立自己家族意象的过程。家族系统在错综复杂的环境包围之下,不仅能够生存、发展,而且能够不断地自我分化。藉由对开台祖先的尊敬,在族谱内记载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传说,使得家族成员自我反思,产生一种族群自我参照的系统。祠堂与祭祀公业的确立,让家族成员间有互相沟通的网络。并藉由编修族谱的过程,汇集家族成员共识的基本准则。族谱编修完成,即表示已达成族群共识,宗族组织运作亦随之系统化。家族意象在抽象的宗族精神与具体的经济生活都确立之后,家族移民由原乡到移居地的移民过程才算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清代台湾中部地区客家移民家族族谱中所记载的开台祖先传说,考察在当时当地的地域社会复杂条件下,移民建立自己家族意象的过程。家族系统在错综复杂的环境包围之下,不仅能够生存、发展,而且能够不断地自我分化。藉由对开台祖先的尊敬,在族谱内记载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传说,使得家族成员自我反思,产生一种族群自我参照的系统。祠堂与祭祀公业的确立,让家族成员间有互相沟通的网络。并藉由编修族谱的过程,汇集家族成员共识的基本准则。族谱编修完成,即表示已达成族群共识,宗族组织运作亦随之系统化。家族意象在抽象的宗族精神与具体的经济生活都确立之后,家族移民由原乡到移居地的移民过程才算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一般认为家族整合的途径主要有族类记忆、祠墓祭拜、家族通财.这里以清代巴蜀移民家族为研究对象对家族整合的途径进行分析,认为族群记忆、祠墓祭拜、福利渗透只能是为维护家族团结所作的努力,其在多大程度上能整合移民家族是颇有疑问的.这与历史上江南地区家族整合的途径颇为异趣.这里所使用的资料主要是巴蜀族谱.  相似文献   

4.
广西南宁市友爱村存有一部《遂昌户黄氏族谱》,这是一部生动的、原汁原味的宗族迁徙史,承载着这一移民家族的世系繁衍,其中包含族人的宗族世系、姓氏源流、婚姻亲属关系、宗祠情况等内容,它不仅是黄氏家族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也为南宁市乃至广西的宋代移民家族个案研究和南宁城市发展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佐证,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研究价值与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5.
族谱就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谱。就遂昌县长濂村所发现的《郑氏族谱》,通过对其族谱的屡屡修撰、谱序的作用、长濂郑姓的渊源与世系、郑氏宗规的形成及承恩、像赞等的分析论述,认为族谱不仅对家族具有敬宗耀祖的政治教化作用,而且具有很强的社会文化价值。《郑氏族谱》对当今长濂村的历史文化研究、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6.
中国家族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族谱的修撰与传承,在家族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度时期,我们对家族文化不予重视,只注意避免或防止以族谱为象征的家族文化的负面影响,而没有因势利导,致力于发扬家族文化的积极价值。在新的历史时期,认真研究并发挥家族文化的积极价值,对构建和谐社会将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秦始置县,古称新安,自隋唐以来,一直为州郡、府治所在地,史称"徽州府",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家乡,1891年10月18日陶行知就诞生在徽州歙县西乡的黄潭源村。1.陶氏家族迁新安的时间新安陶氏族谱现存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族谱的封面上明确记载了新安陶氏祖先于明朝正德五年(1510年)由绍兴府会稽县来徽州,举家定居歙县城西古溪村。《新安陶氏族谱》封面的原文如下:大明(《新安陶氏族谱》封面)  相似文献   

8.
宋代及其以后的时代是中国平民化修族谱的时代。从现存的族谱序可知,南宋后期以来,江西地域的宗族撰写了大量的族谱。这种平民化族谱修篡的兴起,与唐代中期以来大量中原移民进入江西生存繁衍有着极大的关系,移民的后裔们特别渴望记述祖辈的源流、事迹与优良品德,对于平民化族谱修撰的兴起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珠玑巷移民史研究中,罗贵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罗贵是珠玑移民的领头人,"罗贵祖"所在之良溪成为珠玑移民的文化心理中心。有关罗贵的"传奇"存在于罗氏族谱、非罗氏族谱和珠三角民间,也引起专家学者的广泛注意。探讨罗贵祖"传奇"之文化意义,对研究珠玑移民文化乃至岭南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以往学者对客家族群及其文化形成的解释,主要是从移民史的角度,认为正是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才给赣闽粤客家地区带来了丰富的中原文化。于是这些学者十分强调移民人口的身份结构和文化素质,他们以族谱记载为主要资料,提出客家先民大多是来自北方中原的望族,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的论点。学者的这种做法,应该是受到了长期以来学界关于客家族源争论的影响。在客家族源的问题上,"客家汉族论"(即认为客家人是来自北方中原的  相似文献   

11.
传统徽州是一个宗族社会,因此对徽州宗族的研究一直深受学界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于徽州宗族的产生与发展态势、徽州族产与宗族业权、徽州族谱与家谱、徽州宗祠、徽州宗族的社会控制、徽州宗族教育、徽州宗族婚姻、徽州宗族文化等问题均予以较为详尽的考察、分析和探讨。回顾和总结当前的研究状况,有利于今后的研究在更高层面上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海城尚氏祭祖自清初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平南王尚可喜于晚年开始着手编著尚氏宗谱,定祖训,及至尚王逝世,宗祠、陵园逐渐修建,尚氏家族的祭祖仪式逐日发展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尚氏家祭仪式也有所损益,宗谱文化与社会更加契合融汇,具有了更为广泛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福建的谱牒自唐代开始编修,宋代以后成为全国发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后,福建宗亲活动日益频繁,台湾宗亲回乡寻根谒祖,地方史志的编纂普遍开展,推动当代谱牒文化重新盛行,族谱的编修已经形成风气。当代福建谱牒文化既是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也有利于促进同宗同族问互帮互助,增进台湾宗亲爱国爱乡的感情,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但它也有消极因素,如为亲者讳、假托始祖、美化先人、牵强附会等不实记载,容易助长对外族的排斥意识,不利于男女平等和计划生育等。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对编修族谱从思想上积极地引导,政策上加以规范I学术界应主动参与以提高谱牒水平;出版界应严格把关以保证谱牒质量。  相似文献   

14.
钟嵘的家世是研究《诗品》的热点。钟氏族谱的发现,不仅填补了钟嵘其祖、曾祖和高祖史无其名的空白,而且还弄清了颖川长社钟氏的渊源及其世系,纠正了一些史书的错漏,为海内外长社钟氏后裔寻根祭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深入研究钟嵘《诗品》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清代徽州祭祖在明代的基础上继续有所深化,在经历了两次战乱之后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在重点讨论清代徽州地区的宗族有关祖先祭祀过程中遍修祠堂、重修宗谱、合修坟茔等内容的基础上,以《茗州吴氏家典》作为徽州祭祖研究的个案,论述贯穿清代徽州宗族祭祖的宗法思想和宗族实践。  相似文献   

16.
方孝孺在出任帝王师之前,因姻亲、抱负、生计等多重关系,曾先后两度到宁海前童讲学。除教书著术外,还积极参与童氏家族各项重大事宜,践行睦族敦亲思想,通过立宗祠、修族谱、置义田、兴族学、行聚会等一系列行动,培养读书种子,奠定前童的儒乡基础,孕育童氏的宗族精神,对前童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后,社会转型的速度大大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宗族势力的态势如何?这是窥测中国社会变迁进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宗族组织有三个要素,即族谱、祠堂和族田。本文拟对其中的族谱、族田在20世纪上半叶的态势加以考察和评估,并进而指出中国宗族组织的消亡是革命的结果,不是自然变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续修族谱活动逐渐兴起,人们更多地给予族谱以正面的新认识。人们从族谱记载家族世系等情况中,可以了解姓氏源流、家族兴替、人口迁徙、族习门风乃至社会变故等历史,赋予族谱一定的历史价值与社会意义。《鲁谼方氏族谱》由桐城派古文家方东树撰修,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折射出社会变迁与文化传承。受学术风气与交叉学科的影响,人们解读族谱的方式有所变化,族谱学研究的视野不断扩展,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解读族谱亦是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9.
族谱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和儒家文化的精髓。作为族谱文化主要载体的族谱(或曰宗谱、家谱),它所独有的价值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湖南东安《雷氏通谱》前后四修,记事历时三百多年,内容涉及谱序、列传、文学传、礼仪、家训、族禁、族约、世系繁衍等诸多方面,具有较高的史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学等研究价值,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