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次林 《中国德育》2006,1(4):25-29
当前学校德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辨析。其一,正视学校德育对学生道德成长的作用;其二,学校德育中对话不能“包治百病”;其三,要处理好学校德育与社会的关系;其四,要基于学生的实际状况开展德育研究;其五,学校德育测评要注重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试析我国学校德育实效低下的内在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到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新科技、"教育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德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校德育更是步履维艰.本文认为,除了上述大环境的影响外,导致我国学校德育实效低下有五大基本原因,即教育理念的偏差,致使学校德育丧失地位;理论研究的误区,致使学校德育无所适从;教育教学的分离,致使学校德育残缺不全;方法途径的单调,致使学校德育功效甚微;管理体制的分治,致使学校德育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3.
学校德育边界论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德育领域中,教育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现象非常严重,理论界和实践界各自担负着不同的使命,遵循着不同的话语操作方式。为了使两者有机联结,学校德育边界论可以完成这一任务。德育边界论有三个界面:作为工作界面的学校德育;作为教育界面上的学校德育;作为超教育界面上的学校德育。德育边界论对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给学校德育既带来了机遇 ,也带来了挑战。适应网络时代的特征 ,调整学校德育战略 ,是摆在学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课题。文章围绕上述主题 ,从目标、内容、途径三方面分析了学校德育的可行性措施。即 :调整学校德育目标 ,以培养道德主体为核心 ;更新学校德育内容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拓展学校德育途径 ,利用网络资源和技术 ,借助网络的便捷条件 ,促进学校德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面向未来的学校德育讨论的是学校德育的未来属性,而学校德育的未来属性是以学校德育的本质属性为根基的。愈往未来发展的学校德育,“事、德、道、心”四大要素的涵盖范围就愈全面;愈往未来发展的学校德育,“德福一致”结构就愈发显明;愈往未来发展的学校德育,德育的精神享用属性就愈发显明;愈往未来发展的学校德育,德育的情感属性就愈发显明。  相似文献   

6.
现代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其根本出发点和最终旨归在于个体及社会道德需要的满足,即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现代学校德育价值是作为德育价值客体的学校德育实践活动及其所内蕴的德育功能满足德育价值主体内在道德需要的一种属性。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具有主体性与为我性、客观性与多维性、直接性与间接性、自在性与自为性等基本特征。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实现的有效策略在于:现代学校德育目标设计要具有合理性;现代学校德育内容选编要具有现实性;现代学校德育过程运行要具有科学性;现代学校德育途径组织要具有整合性;现代学校德育方法选用要具有适切性;现代学校德育主体自身要具有能动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儒家学者,孟子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对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学校德育应实现从“外铄”到“生成”的转变;学校德育应走出“知性德育”的藩篱,重视情感教育;学校德育应继承“耻感”教育传统,加强荣辱观教育;学校德育应该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8.
杨静 《教育探索》2021,(1):52-56
认知理论经历了由传统身心二分的离身认知到身心统一的具身认知的发展历程。具身认知的含义可以概括为具身性、生成性和情境性等三点。在具身认知理论的影响下,我国学校德育也经历着由离身德育向具身德育的转变。在离身德育中,学校德育缺乏对"人"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在德育过程中被忽视,出现学生身体参与度低、德育方法缺乏互动生成、德育情境创设不合理等现实困境。具身德育作为学校德育的新转向,对还原道德教育的本真、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具身认知开展学校德育,应牢固树立具身的德育理念;让学生的身体和生活经验回归道德教育;采用动态生成的德育方法;创设贴合学生经验与实际生活的德育情境。  相似文献   

9.
学校德育社会化是社会处于转型期在教育领域的影射,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德育目标泛政治化;德育过程缺失主体性;德育方法的非人本性;德育活动缺乏实效性。学校德育社会化是学校德育在主体的共同参与下,以学校为主导,借助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自身和适应、改造与发展社会的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社会化是信息时代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德育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借鉴国外德育经验应该得出的正确结论;学校德育社会化可以从学校德育的生活化和实践化两个方面入手,尝试寻找支持学校德育的阿基米德点。  相似文献   

10.
制度: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有力杠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与学校德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学校德育制度规范着师生的价值取向,蕴含着一定的伦理精神。结构合理、道德的德育制度是培养学生德性的必要条件。当前学校德育制度建设和实施中存在着一些误区。要改变这种现状以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加强学校德育制度建设是一项有力的举措。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学校德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是专门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场所,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学校德育改革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学校德育改革必须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中心,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增强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加强德育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让学生学会选择;要改革德育内容、方法和途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学校德育内容衔接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实现大中小学德育内容的科学衔接,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关键部分,也是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当前,学校德育内容在衔接整合的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如简单重复、倒置和脱节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应科学确定各学段德育内容的有序层次,统一规划学校德育课程教材体系,着力增强德育工作者的衔接意识,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内容衔接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学校德育实效性无论其衡量还是归因都是异常复杂的问题,它与学校德育的观念和方法、家庭和社会的环境以及政府和社会对德育的投入等方面息息相关。本文仅拟从学校德育个性与共性结合的角度,探讨如何学校德育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对人才提出新的需求,教育要顺应这种要求,全面探讨并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下面仅就21世纪学校德育改革与发展谈几点看法。一、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若干问题(一)学校德育实际地位不高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德育工作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地位。德育随时可以为智育让路;德育活动形式单一;德育经费没有保障;学生对政治课、思品课不感兴趣。社会上  相似文献   

15.
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教育。学校德育包括:学校德育指导思想、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及国内外学校德育状况等。随  相似文献   

16.
学校德育的单一性影响德育的实效性。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对象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学校德育内容的变化为学校德育多样性存在提供了现实基础。当前,学校德育在研究、方法途径等方面都应该进行多样化选择,方可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发展现代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学校德育环境发生了重大变迁,学校德育出现了三大典型的矛盾:学校德育守成与社会文化变迁的矛盾;学校德育价值整合趋势与多元文化的开放格局定位的矛盾;学校德育的他律特质与个性发展的自律倾向的矛盾。最后,在社会变迁这个大背景下,对我国学校德育如何走出困境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学校德育政策回顾(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为了回顾30年来我国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成就.整理基本经验和教训,为新时期学校德育预示发展路径.我刊开设“学校德育30年”专栏,涉及“学校德育政策回顾”“学校德育理论研究的发展”“学校德育实践的历程”“校外德育”“青少年价值观研究”等内容,本期主题为“学校德育政策回顾”。  相似文献   

19.
刍议构建情感教育体系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学校德育工作的情感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是道德需要学说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构建学校德育工作情感教育体系中必须以自我教育为核心原则,以个体人格情感教育、群体人格情感教育和社会人格情感教育为内容。学校德育工作情感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个过程,需要做大量的实践探讨和理论研究。我们想念,它必将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期,我国德育改革要实现从"物性化德育"到"人性化德育"的转变,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受关系向共生关系的转变;要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回归生活世界;要使学校德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校德育、社会德育与家庭德育相结合,使生活德育与情景德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