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60名优秀中跑运动员的专项素质进行综合分析,揭示了我国优秀中跑运动员成绩提高的专项素质结构特征。为科学地控制专项素质训练,有效地促进中跑运动员专项素质提高和选择专项素质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全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中28名的专项素质数据,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进行筛选,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有效的回归模型,结合专家调查结果,选定了五项专项素质,然后采用“秩和法”对所选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为了解运动员专项素质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超级联赛2011-2012赛季30名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构成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优秀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构成主要由篮球专项综合素质因子、速度素质因子、力量素质因子、耐力素质因子和灵敏素质因子共5个主因子,16个测试指标项目构成.并建立了优秀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构成,明确了我国优秀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力量素质发展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弹跳、速度、爆发力及其对抗能力。篮球专项力量训练必须符合专项素质特点。通过专家咨询法和试验法,对篮球专项力量常用练习法进行了改进,经过科学的论证和统计学处理,综合力量训练法是一种值得推荐的专项力量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业余体校短跑运动员专项开体素质与专项成绩的相关分析,得出与短跑呈高度相关的专项素质。通过分组实验,证明重点发展运动员高相关专项素质对提高其短跑专项成绩效果明显,建议在短跑与其论田径训练中采用该研究方法,以提高基层训练的针对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与调研、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构建我国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素质指标体系和专项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研究结果:1)我国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素质指标体系由专项速度、专项力量和专项跳跃3个层面,助跑三级跳远、立定跳远等5个要素(评价元)构成;2)建立了我国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成绩的预测模型;3)制定了我国高水平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素质的综合评价标准。为教练员确定训练重点、科学诊断运动员专项素质发展水平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特尔斐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备战2010年广州亚运会集训的国家男子水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优秀男子水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中专项运动素质指标的构建和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研究表明:1)优秀男子水球运动员专项素质指标模型包括专项耐力指标(25 m x 16间歇往返快速游、负重踩水)、专项力量指标(高支撑快速传球、水中跃起摸高、水球掷远)及专项速度指标(25 m冲刺游)等3个主因子,6项指标;2)专项素质指标模型和权重模型可知,速度耐力、力量耐力、对抗力量、射门力量、水中跃起力量及专项速度对比赛胜负的影响较大;3)在专项素质指标模型、权重模型及均值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专项素质指标模型的评价体系(包括单项评分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采用测量法与数理统计法对20名我国优秀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与普通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专项素质8项指标进行测试,得出优秀技巧啦啦操男、女运动员与对照组运动员各项指标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专项素质8项指标中提取了三个主因素,即速度力量素质、柔韧素质、速度耐力素质,累计贡献率为91.083%。研究提示:主因素分析可全面反映技巧啦啦操优秀运动员专项素质特征。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实验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选取12名女子短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从形态学、训练学和动力学角度综合分析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特征,并探讨和论述力量素质与专项技术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以期为完善女子短跑运动员的专项技术、提高短跑运动成绩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分析研究了我国优秀女子后备自行车500米计时赛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与专项成绩之间的关系,并进而归纳和概括了其专项素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运动员专项素质的单项评分表和专项素质的综合评分方程.  相似文献   

11.
全民健身的人文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民健身的人文价值是指体育的人文精神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影响,即用人文精神的理念分析全民健健身运动这一系统工程的人文价值。运用文献检索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总结了学界对全民健身以及体育人文理念的相关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理论研究不足、缺乏对全民健身运动存在问题的剖析等问题,最后提出应运用人文理念来建构未来的全民健身运动。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女性私人健身教练从业限制因素进行研究。利用访谈和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构建了女性私教从业限制因素的结构模型,并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限制女性私教从业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限制因素、人际限制因素和企业限制因素,构建的三因素结构模型各项指标拟合度良好,结构稳定,可以为促进女性私人健身教练从业提供参考。进而从三个因素的角度,提出促进女性私教从业的建议,包括女性私教合理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坚定从业信念;家人、同伴转变观念,提升女性私教的社会支持;健身企业切实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增强女性私教的工作满意度和企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3.
应用文献资料、体质测试、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山西省19~22岁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发育和素质发展等多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揭示了大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体质中存在的差异,为有关部门的决策和今后的体质研究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可比性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部分优秀链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13名优秀链球运动员的12项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了影响链球运动成绩的6项主要身体素质及其对成绩影响的主次关系。在此基础上,与国外优秀链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了对比,从中发现我国链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不足,并对今后的训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健身排舞的多元特征及其推广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健身排舞的多元特征和推广价值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结果认为,全球流行性、健身娱乐性、时尚休闲性是健身排舞的主要特征,而推广健身排舞的价值在于促进全民健身的广泛开展、弘扬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发展大众体育的时代取向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锻炼行为及有氧体适能的内在关系,对323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有氧体适能的测试.运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行为习惯、行为认知和行为控制感能正向预测体育锻炼行为;主观标准负向预测有氧体适能;行为习惯正向预测有氧体适能;体育锻炼行为能正向预测有氧体适能.2)路径分析支持体育锻炼行为的中介作用,行为习惯、行为认知和行为控制感均通过体育锻炼行为间接影响有氧体适能.其中,体育锻炼行为在行为习惯和有氧体适能之间扮演着部分中介的作用,而在行为习惯、行为认知与有氧体适能之间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3)采用促进和抑制策略养成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行为控制感,让青少年充分感受到自主性;加强青少年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内化,形成正确的行为认知.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成都市普通高校男女生学生参加体育健身的态度、时间、场所、消费、方式、动机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健身态度、健身时间、健身场所、健身方式和健身动机的选择上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前人的全民健身服务体育的研究成果,采用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中部地区省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进行调查分析,系统构建我国中部地区省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内容与框架,并对我国中部地区省份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全民健身工程建设部分缓解了群众对健身场地设施的需求,促进了全民健身发展;全民健身信息供给系统正在由单一的宣传、传播手段转向多元化发展,基本能满足群众对健身信息的需求;全民健身活动指导数量整体不足,城乡差距悬殊,需大幅度提高日常健身指导的群体数量;群众对健身服务的消费受经济的发展整体水平影响较低,消费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健身俱乐部会员猝死事件是体育伤害事故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其归责较为复杂。其中对健身俱乐部是否履行 安全保障义务的考察 是责任确定的重要方面。文章主要通过案例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中国裁判文书网36份裁判文书进行样本分析,研究了健身俱乐部会员猝死事件的判决结果,并从司法实践角度分析了健身俱乐部承担赔偿责任的判决理由。通过健身俱乐部安全保障义务的理论分析,提出判断 健身俱乐部是否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硬件标准和软件标准,同时就 加重消费者责任的格式条款 是否有效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就健身俱乐部如何完善安全保障义务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黑龙江省具有代表性三座城市的健身俱乐部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黑龙江省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了解影响健身俱乐部发展的综合因素,为黑龙江省健身俱乐部的发展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