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杨德华 《考试周刊》2011,(74):220-221
“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那么,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如何去爱学生,而且是去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呢?在职校中,“问题学生”往往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爱“好学生”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爱。爱“问题学生”才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及时地解决学生思想上遇到的困难,从而实现思想到行为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3.
一句话这样说:“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就好比种子,需要教师、家庭、社会提供给他们充足的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更应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他们,为他们的进步提供良好的环境.我们不能因为学困生学习差,纪律差就讨厌他们,而要更加“偏爱”他们,关注他们,真正地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这是使学困生进步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的一群孩子——"问题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会错过学生的一辈子。对"问题学生"只有诚挚的师爱,才能填补他们心理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所以,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契机     
郭莉 《辅导员》2014,(10):69-69
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问题学生"同样拥有一颗真诚纯洁的心灵,也有被尊重被赏识的愿望。对"问题学生",只有诚挚的师爱,才能填补他们心理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所以,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6.
正一句话这样说:"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就好比种子,需要教师、家庭、社会提供给他们充足的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更应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他们,为他们的进步提供良好的环境.我们不能因为学困生学习差,纪律差就讨厌他们,而要更加"偏爱"他们,关注他们,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契机     
郭莉 《辅导员》2014,(15):69
正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问题学生"同样拥有一颗真诚纯洁的心灵,也有被尊重被赏识的愿望。对"问题学生",只有诚挚的师爱,才能填补他们心理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所以,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8.
“爱”是打开心灵的钥匙●刘凤肖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是人生发展中最关键的时期,作为教师如何引导他们迈好青春第一步,教会他们求知、办事、健体,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做人,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爱”是打开心灵的钥匙,要时刻用“爱”去关心、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9.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爱孩子,就要去理解他们,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需,倾听他们的心声.随班就读的学生比一般的孩子更需要爱.宽容是教师工作中一道最温暖的光.  相似文献   

10.
等待也是爱     
李红霞 《下一代》2012,(4):31-32
我曾听说过一句这样的话:“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而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有些孩子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确实和别人不一样。就是我们常说的讨厌的、烦人的孩子。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这些孩子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做了一年时间的班主任工作后,在我心灵中产生过这种概念:错过对孩子的一个正确教育,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工作平凡而琐碎,我们把无私的爱给予了学生,然而他们都能理解么?特别是那些不爱学习、社会习气很浓的学生,如果我们得不到他们的认可与回应,何谈班级工作的有效性,何谈“提升道德素养,完善学生人格”的素质教育?可以说,他们是我们最为头疼的学生,对他们的教育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讲究艺术性.这艺术就是走近他们的生活空间,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从他的周围找到一个“促发点”,“感化点”.拨响他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促使他思想飞跃,形成美的心灵.  相似文献   

12.
我既是班主任,又是少先队中队辅导员,是学生最亲密的朋友.我持之以恒,从点滴人手,潜移默化地以人影响人,以心感染心,与孩子们一起成长,共同建设了一个和谐、快乐的班集体.一、做一个爱学习的“大朋友”孩子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恰恰为他们提供了广泛而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满足了他们日益扩大的教育需求,使他们增加了知识储备,提高了思考能力.在这种情势下,我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必须不断给自己充电,多看书,完善自我,以用扎实的知识来引导学生,用科学、艺术的方法教育学生;要向孩子学习,培养各种爱好,保持一颗童心,不仅给学生出主意,还和他们一起学习、玩耍,做他们的忠实伙伴、朋友.这样,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当孩子们问“为什么”的时候,我都能赢得他们对我这个爱学习的“大朋友”的赞许和敬佩.  相似文献   

13.
教师要做太阳,把温暖洒向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不要做探照灯,只把关爱施予优秀生身上。当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班主任应当给他们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一、不要歧视学习不努力的学生任何一个班的学生,学习上肯定存在着上、中、下之分。其实学习不好的学生更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关心与爱护,因为他们比学习好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关爱他们,用真心的关爱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勇气,并耐心细致地培养他们,以便他们在学习上早日赶上其他同学。爱…  相似文献   

14.
郭妹启 《山东教育》2010,(11):21-21
对待问题学生,我们最常用的教育方式就是批评指责.好像这才是他们应该享受的待遇。这也成了对待问题学生的“专利武器”。这种“武器”在刚开始运用的时候,也许会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时间一长.学生就会产生“抗药性”。一直下去会使他们病入膏肓、无法医治,成为转化的严重障碍。  相似文献   

15.
德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他们不值得爱的时候。”诚然,爱优等生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可是爱那些“不值得爱”的“学困生”却不一定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对那些“学困生”,不妨多给他们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正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教育成绩源于爱。"成功的教育都出自内心对孩子们的爱。只要有爱,倾注爱心呵护每一位学生,我们就会创造出优异的成绩。前教育部长陈至立曾说过:"学生在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爱的时候。"我深深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多年来,我一直把爱倾注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把爱播洒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一、用爱让"优秀生"不断进取优秀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秀生  相似文献   

1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长期熏陶、感染和唤醒的过程,但是让爱均匀地洒向每一个学生就不是那么容易了。爱成绩好的学生容易,爱成绩差的难;爱文明守纪的容易,爱调皮顽劣的难;爱尊敬师长的容易,爱目无师长的难;爱循规蹈矩的学生容易,爱招惹是非的难。然而,学生最不可爱的时候,就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培养一个学生,而讨厌,意味着毁灭。笔者认为作为班主任,应以快乐和开放的心态、追求氛围和细节、注重爱的表达和沟通的艺术,让师爱如同阳光,让班级温暖明亮,让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不看书最糟     
沈言 《中学科技》2009,(4):17-17
“现在最糟糕的情况莫过于学生不爱看书!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著名华人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获得者丘成桐在谈及中国学生的状况时,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学生虽然勤奋,但他们读的书未必有美国学生读的多,美国好的学生看书的时间比中国学生还要多。”  相似文献   

19.
郝文红 《教育艺术》2008,(12):56-56
如果说优秀生犹如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后进生就宛如未扎根大地,在风中摇摇欲坠的幼苗。他们需要更多阳光的照耀,更多雨露的滋润。而使他们茁壮成长的雨露,便是教师给予学生的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是无比强大的教育者。”这表明教师只有当他真心真意地爱着学生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采取问题教学法,让学生们“以能够提问题为荣,以善于提问题为荣,以敢于提问题为荣”。这样,学生们在课堂上逐渐形成了爱提问题、会提问题、敢提问题的良好习惯,我们班的学生也成了名副其实的“问题学生”。他们争相提出各种疑惑或疑难的问题,然后由我来解答。当然,在很多的时候,学生们所提出问题都能把我这个老师给难倒,但我不气不恼不烦不躁,耐心地和学生们共同研究解答问题,尽自己最大所能来满足爱提问题学生的要求。我想,正是在学生们的这种“满堂问”中,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知识的贫乏、能力的不足和学生们的“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