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体向受众传播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语言。它具有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等特点。电视民生新闻作为一种以广大老百姓为传播对象,以与老百姓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一种新闻体裁,不能仅仅以故事情节吸引受众.更应该以其独特的节目语言作为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正在中国蓬勃兴起,从其本身特点出发,民生新闻具有构建和谐社会传播平台的先天优势.文章从题材选择、报道主体、表达民意、舆论监督等几个方面深刻剖析了民生新闻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传播平台中的作用和不足之处,民生新闻应建立"大民生"视野,报道应注重高度和深度,主动监测发展阻力,及时发出社会预警,努力构筑和谐社会的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3.
高婷婷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7):127-128,130
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新闻语言的特点是准确,简练,生动,质朴。简练在当今这个生活节奏迅速的社会显得尤为重要,新闻既要信息量大,又要惜字如金,而且要有良好的信息结构。作为语言学,特别是语用学里的一个重要话题,预设现象由于其自身特点可以应用在新闻语言中,为新闻语言服务,而且新闻语言与预设的特点也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4.
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为弱势群体打开了权益表达的窗口,维护了底层阶级的媒介话语权.“帮忙类”电视栏目作为民生新闻的一种形式,以其主动介入、服务性强、维权见效快等特点,成为沟通和连结弱势群体和政府部门的桥梁.面对构建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空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应当承担责任,积极改进,与各界一同促进社会走向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5.
民生新闻的内在品质如何体现如何把握,目前有很多种说法和看法,本次文章里面加入了科学社会的理论重新了解民生新闻,在科学社会的角度看待民生新闻,同样也要把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展现在社会生活当中。民生新闻作为一种传播方式必须全面的体现出它的内涵及产生的过程,与此同时,民生新闻的价值和意义也就以新姿态全面的体现出来,这些对民生新闻的研究者对它有了新的科学认知。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正在中国蓬勃兴起,从其本身特点出发,民生新闻具有构建和谐社会传播平台的先天优势。文章从题材选择、报道主体、表达民意、舆论监督等几个方面深刻剖析了民生新闻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传播平台中的作用和不足之处。民生新闻应建立"大民生"视野,报道应注重高度和深度,主动监测发展阻力,及时发出社会预警,努力构筑和谐社会的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7.
民生新闻的出现,契合了新闻的社会需要,民众生活的需要,弥补了时政新闻的不足.然而,随着民生新闻的兴起,其存在的危机也与之俱来——庸俗化、同质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这些也制约着民生新闻的发展.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忽略人文关怀——这一民生新闻的核心价值是根本原因.其结果就是离民生主旨越来越远.新闻工作者应该摆脱追求新闻事件的表面冲突性、新奇性、爆炸性,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电视民生新闻也在不断的飞速发展,同时节目的形态也得到了不断地丰富,目前被很多地方电视台以新闻播报的形式广泛应用,而且这些形式具有明显的特色.虽然电视民生新闻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随着各种民生新闻的出现,也发现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节目过于庸俗、过于泛滥等等.因此,我们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需要反思一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其品质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新闻又兼具时政和社会新闻双重特性的新电视新闻,其发展的社会背景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对其具体概括现在也很难以言说。民生电视新闻旨在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报道发生在人们身边的事情,一开始它就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如今,民生电视新闻已成为一种与人民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新闻形式。本文通过梳理其主要内容、产生的原因、表现的形式等方面,力图揭示民生电视新闻的本质。文章认为,平凡的人将是民生电视新闻的主角,成为未来新闻的主流也是其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作为新闻学的一个新名词始于2002年,而事实上的民生新闻早在130年前就已经出现,即《申报》的市井新闻。《申报》作为中国最早也是影响最广的市民报纸,一直以关注百姓生活为己任,其市井新闻也是今日民生新闻之鼻祖。对《申报》市井新闻的梳理以及对《申报》市井新闻与当时上海社会的关系的分析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当下民生新闻的思考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的独特魅力在于其"以人为本"的报道视角和报道理念以及"人文关怀"最为显在的社会品格。民生新闻的出现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媒语境嬗变的结果,是电视新闻报道顺应社会政治语境发生重大变革的显现。保持和发扬民生新闻高蹈的社会品格是其健康发展、在新闻样式族群中谋得重要地位的根基。这就势必要求民生新闻报道遵循提升其社会品格的特殊路径。采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高扬"社会主旋律"和用亲民的叙事方式及报道手法是提升民生新闻的两条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民生新闻快速崛起,但在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尝试通过对“民生新闻”这一名词的内涵、特点及产生原因进行阐述,以帮助大家了解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对民生新闻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引起人们对民生新闻的思考,探寻民生新闻今后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13.
社会新闻在现在的广播电视节目中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民生话题,本文从对社会新闻的界定及社会新闻本身的流变规律,并结合国内外及社会新闻自身的革新来阐述社会新闻在当下的变化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转型期的新闻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进入了新的社会转型期,新闻传播随社会的转型而转型。转型期的新闻传播,历经几轮改革,其新闻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生活化、平民化、深度化等特点。"民生新闻"的兴起、经济新闻的升温、时政新闻的新变、娱乐新闻的兴盛,构成转型期新闻报道新的框架。新时期的新闻传播也发生了种种迷失。  相似文献   

15.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存在节目内容缺乏价值导向,电视民生新闻工作者缺乏民生理念、业务素质能力较弱及栏目扎堆、竞争激烈等问题。未来,电视民生新闻应大胆转型,加强其工作者思想高度和业务素质,在栏目规划上讲究方法、强调编排、控制节奏,并与多种媒介形式相融合,扩大自身影响力,实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新闻的旗帜和灵魂。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应当根据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特点,坚持已经形成的基本特色,把握重大主题,关注民生话题,发出舆论监督的声音,报道突发事件,主动参与、增强节目现场感、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强化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地位、拓展评论话题等方面进行开拓。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党自建国以来,就一直注重民生问题。党的四代领导人在民生实践中,依据所处的时代环境,形成了特点不同的民生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内涵,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民生思想,创新了马克思民生思想的新形态,为推进马克思民生思想中国化做出了极具价值和意义的贡献,从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理念下,民生新闻应运而生,但是,"民生新闻"的提法和内涵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媒体在民生新闻的传播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从民生新闻的本质等方面,描述了民生新闻的特征并将民生新闻与其他新闻区别开来,同时提出了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电视民生新闻迅猛发展,其新颖的取材内容和播出形式,具有亲民性、互动性的优势和强烈的本土化特征,深受观众欢迎。面对新的形势,在民生新闻的评论工作中确立恰如其分的评论方式,探索更为宽广的民生新闻评论道路,对于深化舆论引导功能,解决受群众实际问题与困惑,更好地推动我国民生新闻评论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是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推进的结果,也是受众需求转变以及媒体市场激烈竞争的产物。然而,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的兴盛与发展,其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利益和媒体竞争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倾向以及新闻道德原则和立场被消解的倾向。对于电视民生新闻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决:一是树立人文理念,倾注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中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尊严、理性和价值;二是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新闻把关,同时利用舆论引导技巧引导受众辩证地看待问题;三是实行差异化的市场竞争,突出节目本身的个性特色,强化栏目设置的差异化以及强调解读视角的差异化以避免同质化的竞争,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