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的原油定价机制尚缺乏研究。回归检验了Minas原油至我国大庆原油的价格传导关系,讨论了大庆原油价格的形成特点,并归纳出国内外油价波动传导路径。尽管原油价格之间具有长期一致性,但背离指标揭示了Minas原油价格具有异常波动频繁而剧烈的短期特征,这种蕴含风险的价格变化同样反映在大庆原油的价格上。进而分析了油价波动对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提出了改进我国原油定价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原油价格的上涨和下跌对成品油价格的传导作用存在差异.2009年5月起我国实行的新成品油定价机制(22+4%),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这种涨多跌少的局面.本文利用不对称误差修正模型,针对定价机制实施前后的原油和成品油价格进行分析.由于新成品油定价机制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鉴于此,采用2006年1月-2011年7月的月度数据,选取滞后期为一期(30天)的原油价格上涨和下跌波动系数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虽在一定程度缓解了我国原油和成品油价格的不对称性,但原油成本上涨对成品油价格的影响仍然强烈.实证结果对改革和完善当前成品油定价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物价影响的传导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吴翔  刘金全  隋建利 《资源科学》2009,31(12):2110-2119
本文以研究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物价的影响及其传导途径为目的。为了定量的分析其影响和传导途径,主要选取了1999年1月~2009年6月期间各主要变量的月度数据,采用G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以及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对国内物价传导的一般途径和传导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油气产品传导途径上,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CPI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在有机化工产品传导路径上,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CPI具有间接的影响。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PPI以及CPI3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原油价格波动是PPI变动的单向Granger因,同时PPI又是CPI变动的单向Granger因,并据此得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初期,原油价格经历了暴涨暴跌的巨幅波动,中国原油消费量同时逐年上涨,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成为了关注热点。基础工业是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物质基础,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六大基础工业的发展与原油价格息息相关,研究原油价格对中国基础工业的影响十分必要。本文采用CARR模型和CCF检验法,研究了2005年1月4日至2014年7月31日期间油价冲击与中国六大基础工业的信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中国电力及公用事业、钢铁、机械、基础化工、煤炭、石油石化六大基础工业均显著地受到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2)中国电力及公用事业、钢铁、机械、基础化工与原油价格存在双向均值溢出效应和方差溢出效应;(3)对于煤炭行业,存在由原油市场到煤炭行业的单向均值溢出效应和单向方差溢出效应;(4)对于石油石化行业,存在由原油市场到石油石化行业的单向均值溢出效应和双向方差溢出效应;(5)从10个滞后阶数的显著性水平分析,中国基础工业与原油市场之间的信息溢出效应并不是十分稳定。  相似文献   

5.
由于经常受到意外因素影响,原油价格预测始终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采用分形理论预测油价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预测方法,具有先天的优势。本文从分形的基本理论出发,提出原油价格预测的基本思路,并在此基础上以2009年2月至2009年11月的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月油价为例进行统计分析,预测出2009年12月、2010年1月和2月的原油价格,并与实际的原油价格进行了对比分析,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预测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原油市场波动溢出效应的多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秀良  张屹山 《中国软科学》2006,(12):120-125,152
本文通过构建的VAR(1)-MGARCH模型对我国原油市场与伦敦原油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市场与伦敦市场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但相比较而言,我国市场对伦敦市场波动溢出较伦敦市场对我国市场的波动溢出更为显著;考虑到我国原油的定价机制,我们认为这两个方向的波动溢出各自所代表的含义有所不同:我国市场对伦敦市场的溢出效应是两种效应的综合结果,而伦敦对我国的波动溢出代表则是一种间接影响;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我国原油进口安排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国际油价从2014年7月起迅速下跌,其主要原因是需求疲软和供给过量,同时市场价格战、地缘政治等也是重要推手。原油价格的下跌,对于我国而言利弊共存,总体是利大于弊。1"低油价"产生的原因世界经济对原油的依赖性,地缘政治,以及供需关系等都是影响油价的基本因素。(1)需求疲软。据国际能源署(IEA)估计,2014年原油需求的增幅创五年最低;而据OPEC预计,2014年原油需求将减少6%。作为主要石油进口国、全球需求增长主动力的中国出现了经济发  相似文献   

8.
世界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农产品价格影响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002年1月~2011年12月的世界原油期货价格和我国农产品玉米、小麦、大豆以及猪肉价格的月度数据时间序列为例,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等时间序列技术,对世界原油价格波动与我国农产品价格变化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农产品价格影响因素最大的是其自身的供需关系,而世界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农产品价格影响的大小不均衡,对玉米、小麦影响较大,而对猪肉价格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世界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2008年金融危机后油价的飞速上涨以及石油价格波动背景进行了研究,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原油价格上涨的原因,重点从宏观层面和微观行业两个方面剖析了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最后根据我国国情与能源行业特点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际油价与原油进口的相关关系问题历来备受关注。基于线性模型的传统研究显示,中国原油进口的价格弹性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估计范围,而已有的研究很难完全解释这一问题。考虑到经典线性模型很可能掩盖了两者真正的关联机制,本文将从非对称效应的角度解释这一"低弹性之谜"。首先利用非线性检验确认了传统向量自回归模型中的非线性成分,然后建立平滑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LSTVAR)刻画国际油价与原油进口的动态关联机制。广义脉冲响应函数(GIRF)显示,油价冲击对原油进口的影响存在两个维度的非对称效应。首先是正负油价冲击效应的非对称性,特别是在"经济低速发展阶段"表现得尤为显著,油价下跌对原油进口的影响要比油价上涨时的影响更强;其次是不同发展阶段的效应非对称性,无论对于何种冲击,在"经济低速发展阶段",原油进口对油价变化的反应程度都要比"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的反应程度更加剧烈。本文在两个层次上揭示了油价冲击的非对称效应,进而较为成功地解开了原油进口的"低弹性之谜",这对于政府在不同经济环境下差异化定向制定相应的原油进口策略和宏观调控政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尤喆  成金华  吴桐  王然 《资源科学》2020,42(8):1604-1613
中国是世界铁矿石第一进口国和消费国,然而长期以来面临着定价权缺失问题。通过定价机制改革,掌握铁矿石定价权是保障中国资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科学问题。文章以2009年铁矿石由长期协议定价机制向短期协议定价机制改革为参考点,采用以断点回归模型为核心的研究方法,选取2005年7月至2019年3月的相关月度数据,对铁矿石定价机制改革与中国铁矿石进口价格波动的因果关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短期协议定价机制的引入与国内进口铁矿石价格波动密切相关,在短期内能有效抑制价格的大幅上涨,经测算,定价机制转型能够降低国内进口铁矿石价格6.06%~18%;②短期协议定价机制改革在短期不能抑制国际铁矿石价格;③在定价机制冲击铁矿石进口价格过程中,内生性因素影响较小。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建议应继续加大对短期定价机制的创新力度;发挥中国铁矿石短期定价机制改革的羊群效应,以协同增加同铁矿石供应商协商的议价权;针对国际市场变化情况灵活调整定价机制,强化在国际铁矿石市场的议价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刘宗明  吴正倩 《资源科学》2018,40(2):227-236
国际油价与原油进口的相关关系问题历来备受关注。基于线性模型的传统研究显示,中国原油进口的价格弹性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估计范围,而已有的研究很难完全解释这一问题。考虑到经典线性模型很可能掩盖了两者真正的关联机制,本文将从非对称效应的角度解释这一“低弹性之谜”。首先利用非线性检验确认了传统向量自回归模型中的非线性成分,然后建立平滑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LSTVAR)刻画国际油价与原油进口的动态关联机制。广义脉冲响应函数(GIRF)显示,油价冲击对原油进口的影响存在两个维度的非对称效应。首先是正负油价冲击效应的非对称性,特别是在“经济低速发展阶段”表现得尤为显著,油价下跌对原油进口的影响要比油价上涨时的影响更强;其次是不同发展阶段的效应非对称性,无论对于何种冲击,在“经济低速发展阶段”,原油进口对油价变化的反应程度都要比“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的反应程度更加剧烈。本文在两个层次上揭示了油价冲击的非对称效应,进而较为成功地解开了原油进口的“低弹性之谜”,这对于政府在不同经济环境下差异化定向制定相应的原油进口策略和宏观调控政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价格涉及天然气价格链中各环节,天然气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供需双方的经济利益,也是我国发展天然气市场最敏感的问题。然而,不同的定价机制其价格也不一样。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存在两套定价机制:新项目定价机制和老项目定价机制,以及这两套机制共同使用而存在一些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付莲莲  邓群钊  翁异静 《资源科学》2014,36(7):1418-1424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不仅有直接影响,而且有间接传导效应。借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家统计局等提供的数据,在控制农业生产成本、货币供应量和城镇居民收入3个变量的条件下,本文构建了通径分析模型,测算出2000年1月-2013年6月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大小。结果表明,国际油价和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相关系数为0.896,呈显著正相关,但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直接作用很小,仅为0.046,这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间接传导效应。其间接传导主要是通过农业生产成本和货币供应量两种途径来实现,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475、0.372,国际原油价格通过城镇居民收入传导给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不明显。农业生产成本对农产品价格的直接影响在四个变量中最大,农业生产成本不仅是影响农产品价格的重要直接因素,也是国际原油价格通过其影响农产品价格的主要间接因素。这意味着,要严格控制农业生产成本的上涨,防止国际油价带来的成本增加而过度推高国内农产品价格。  相似文献   

15.
减排成本是影响温室气体减排活动的一个关键因素。考虑到能源价格是影响减排成本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本研究将中国的能源定价机制引入到所构建的中国能源与环境政策分析模型(CEEPA);运用改进的CEE-PA模型模拟中国不同能源定价机制情景下的边际减排成本;对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中国边际减排成本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边际减排成本对电力和成品油的定价方式是比较敏感的,放开这两种能源的定价特别是电价机制的市场化改革能推动我国边际减排成本的有效降低。不同能源的国际价格对我国边际减排成本的影响呈现很大的不同,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和下降对我国边际减排成本的影响具有对称性。  相似文献   

16.
国际油价变化及未来趋势判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雷  李江苏  黄园淅  杨波 《资源科学》2011,33(1):158-162
自进入石油时代以来,世界各国经济便开始受到油价波动的巨大挑战。本文的研究表明:1965年-2000年期间,国际油价的波动始终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而主导这一时期油价波动的是发达国家与石油输出组织国家。发生于1973年的中东十月战争、1979年的伊朗革命和1990年的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正是引发这一时期原油价格大幅上升的三次关键事件。进入21世纪后,国际油价变动开始从政治主导指向转变为经济主导指向,传统的出口与进口二元国际市场结构也被石油出口国、老牌与新兴石油进口国的"三足鼎立"格局所取代,从而引发了一场新的市场利益博弈。1965年-2000年期间,全球石油消费需求增长的近70%来自老牌石油进口国。然而自2001年以来,全球石油消费需求增长的95%则自新兴石油进口国。与此同时,老牌石油进口国需求下降国家数量也从2003年不足10个上升至2008年的17个。随着国际石油市场博弈程度和全球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投机行为最终占据了油价机制的主导地位。其结果造成现行油价高出正常油价1~2倍以上,标志着国际油价进入了高风险期。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石油输出国、老牌与新兴石油进口国的市场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投机成分主导下的风险机制将使世界油价继续处在一个高风险阶段。所不同者,经历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石油市场的消费格局将发生相应变化。此种情况下,国际油价很可能呈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据此得出的判断是:未来国际油价有可能保持在100美元/桶的范围(按2008年价格计算),其价格变幅大体保持在(80~120)美元/桶之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石油进口国,中国应认真对待这一种变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有限理性和传染机制的金融资产定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军  吴冲锋 《预测》2001,20(4):13-16
主要讨论基于有限理性和传染机制的资产定价模型,该模型包括:买价(卖价)的动态方程、目标价格的动态方程、买价(卖价)的连续微分方程的推导,市场价格的方程和一阶距和二阶矩方程,实现了从微观上市场参与者的特征到宏观上市场价格的有效转换,基于有限理论和传染机制的资产定价模型可以解释金融资产产的价格泡沫和波动率过大现象。  相似文献   

18.
劳青 《大众科技》2012,(1):272-274
研究RPI与CPI的价格传导机制,掌握二者之间的动态时效与量化驱动程度,对政府制定合理的前瞻性政策调控措施,有效防止价格波动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试图对广西58年来CPI与PPI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考察两者间的相关关系,在对其传导机制理论分析和数据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协整、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  相似文献   

19.
基于动静态视角的煤炭价格波动对我国GDP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丁志华  缪协兴  何凌云  周梅华 《资源科学》2013,35(12):2467-2473
由于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重要地位,煤炭价格波动对我国GDP的影响研究,对我国经济应对煤炭价格波动及进一步推进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具有积极意义。基于计量经济模型和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采用我国2002年1月-2012年12月的面板数据,分析了煤炭价格波动对我国GDP的影响效力、影响时滞及其时变效率,并进一步分析了煤炭价格波动状态及其对GDP的时变效率间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煤炭价格波动对我国GDP具有较为明显的短期负向效力和长期正向冲击效力,平均影响时滞6.5个月;煤炭价格波动与其对GDP影响的时变弹性之间具有非对称性。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从完善宏观调控、推进替代能源和建立预警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近年来房地产价格上涨速度过快,货币政策如何有效发挥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从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出发,研究了房地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的互动反应关系,对货币政策关于房地产价格的最优反应规则进行了模型分析,得出货币政策应对策略取决于对经济主体预期的合理和正确判断。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