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落实学科素养是新课标修订的核心任务,信息技术能力的与时俱进是推进新课改的必备能力之一。其中以小学数学为例,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这些均关乎着学生在未来数学领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新时代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逐渐成为教师当前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背景,围绕“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展开深入讨论与探究,以期能够为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2.
姜涛  黄淑华 《教育导刊》2013,(12):47-4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类是科学研究起点,因素分析是分类基础。测评目的旨在规范测评内容、引导学生能力发展。本文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问题学和测量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了PATATP测评模型(ProgrammeforAs.sessingTeenagers’Abilityofthreedimensions,青少年三维能力评估项目),设计了基于PATAT测评模型的测量方法。测评的三个维度中“学习能力”测评因素包括: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实践能力”测评因素包括:设计与规划、沟通与协调、实践与探索、归纳与总结;“创新能力”测评因素包括: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3.
核心素养评价研究是新课改稳步推进的关键议题,而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是核心素养评价的学科化实践。结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有关直观想象素养的表现维度界定和水平划分构建“表现-水平”二维测评框架,并建立对应的测评公式,编制相应的测评工具。基于以上测评体系抽样调查甘肃省五个市区高中生的直观想象素养水平,发现: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层次,不同性别、不同地区学生素养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在直观想象素养的四种表现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却存在共性的问题;学生直观想象素养水平与其平时表现呈现显著正相关。启示在数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中要基于素养水平推进教学改进。  相似文献   

4.
高中数学新课标明确将数学建模能力作为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如何掌握有效的建模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已成为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建模能力的主阵地,本文主要探讨教师借助具体教学实践,多维度逐步渗透建模思想,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建模素养,提升学生应用数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使学生学会把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本文从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建模意识;链接生活内容,培养建模能力;组织生活实践,升华建模素养三个方面,以论述和例证的方式详细讲解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深化学生的建模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模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教师要面向学生讲解模型的内涵和意义,还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建模能力培养所需注意的要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新课标背景下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培养要求,选取适当的课程教学主体内容来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具体到课程教学的组织流程中,教师可通过加强建模方法的引导教育、注重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评价工作的激励效果这些手段来达到培养学生建模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李尚志教授指出:能够用现成公式加以变通解决不现成的问题,就是数学核心素养中的“数学建模”.具体来讲,数学建模素养是指由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现实问题内涵的素养.数学模型作为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问题内涵的“平台”,它是将具体的数学关系抽象出来反应特定问题或事物系统的数学关系或结构-[1]实践表明,数学模型可以提升数学问题解决效率,减轻学生思维负荷,这与“多一点想,少一点算”的命题理念不谋而合.基于此,本文以2020年高考试题为例,谈谈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模型建构与应用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科学思维的重要方面,了解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的发展现状是相关能力培养的基础.本测评研究基于SOLO分类理论,对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进行了维度及水平划分,开发了测评工具并采用Rasch测量模型进行优化.测评发现,高中样本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在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校的分布均存在差异.最后,在总结学生具体表现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物理建模能力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3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新增了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三个课程内容,明确了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突出了“数学建模能力”的重要性,要求将数学建模渗透在整个高中课程中,高中阶段至少为学生安排一次建模活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素养,数学建模不仅是数学学科六大核心素养之一,还是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四条主线之一,并要求将数学建模理念贯穿在整个高中数学的始终.尽管新、旧课程标准都有数学建模的内容,但2017版课程标准对数学建模教学的要求更高,其核心素养的定位将对高中数学教育教学产生重大影响.高度决定视野,角度决定观念,观念决定未来.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能不能真正落地?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能不能得到明显提升?教师作为数学建模教学的主要实施者,首要问题是解决用什么样的观念去引领数学建模教学,其次才是思考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并非只关注文化知识素养的培养,还十分重视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近年来,“深度学习”理念逐渐成了业内人士研究的焦点,通过将概念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融合,推动学生进一步提高核心素养.运用深度学习模式,一方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学科思维,另一方面在夯实知识基础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深度学习”理论的基本内涵和应用原则,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深度学习理念的作用优势,科学制订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帮助学生形成深度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1.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经过数学学习活动后,应获得的综合性能力。数学教学不再是仅仅满足于学生单纯的知识增长,而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性能力。为提高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课堂的互动性,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文章以“商不变的规律”教学为例,研究核心素养中“数学建模”“逻辑推理”和“数学抽象”在教学环节中的设计问题,以渗透“模型思想”,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黄靓 《数学教学通讯》2023,(36):57-58+67
培养学生的建模素养是立德树人理念的需求,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学科育人的迫切需要.研究者认为,当前建模素养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没有把握好数学建模的本质,教学过程无法触及建模的内涵,学生的建模素养亟待提高.研究者以“检验台的位置的设定”为例,阐述建模素养的培养措施,并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学科融合指导”“完善研究评价体系”三方面谈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的提出要求教师除了要进行教材内容的教学,也要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可以通过教学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小学是学生形成学习基础和找到成长方向的起始时期,此时期要求教师要利用高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学指导。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教师要保证教学的全面性、普及性及发展性,并基于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意识与能力,以此来推动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要想让数学建模素养真正落地,教师必须研究数学知识是如何发生的,必须思考在学习某一具体数学知识的时候,有哪些关键环节和关键要素.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问题”就是一个关键要素,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就是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其不仅影响着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也影响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研究发现,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能在问题情境中萌芽,数学建模能力能在问题解决中培养,数学建模素养能在问题反思中形成.  相似文献   

15.
“数学阅读”越来越受关注。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追求学科整合和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既能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和问题的理解,又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阅读能力时常是解决数学问题中数学文本问题的重要前提。文章重点阐述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黄友丘 《天津教育》2023,(30):37-39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下文统称“新课标”)强调,建模意识主要指对数学模型普适性的初步感悟,具体表现为学生能够将其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是提高知识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此,教师要把握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基本学情将建模意识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实现建模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共同提升。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建模意识的培养策略提出几点建议。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建模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PISA数学素养测评一直注重测评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问题解决的数学过程中,PISA2021数学素养测评框架首次将数学推理视为核心,并提出与数学推理相关联的数学学科内容,指出有关数学推理能力的18条表现期望,据此区分不同水平的学生。该框架通过计算机交互式测试测量学生的推理能力,呈现对学生高阶思维的有效测评。PISA2021的数学推理测评内容与方式对我国基础教育促进学生数学推理能力培养、丰富教育评价中数学推理的测评内容与方式等均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STEM教育所提倡的跨学科综合素养与新课标提出的数学建模素养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何在数学建模课堂上融入STEM教育理念以提升数学课堂的活动性,实现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思维和STEM综合能力“双目标”是研究的核心。构建了融合STEM教育的数学建模教学模式,阐述了各环节的设计意图,并以新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建模活动为例对模式进行具体分析,尝试为高中数学建模的教学研究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式,是初中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以三类问题为例,探究数学建模的方法与策略,能培养学生的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和初步建模能力,让其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数学问题—建立模型—求解验证—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启智明理,体悟本质,进而提升其建模意识,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康菊云 《教师》2024,(5):54-5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小学数学教育正朝着更加注重学科素养培养和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方向前进。《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如何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成了数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旨在探讨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多元评价策略的实施与效果,提出实施自主性课上评价、实行激励性作业评价以及践行开放性期末评价的策略,以期在评价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