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瑾  颜廷梅  任延刚 《编辑学报》2009,21(3):259-260
针对<中国实用内科杂志><指南论坛>栏目形成的背景、目的及过程,论述策划<指南论坛>栏目的体会.认为成功的期刊必须履行办刊宗旨,同时要与时俱进,打造特色栏目,编辑要及时掌握具有导向及创新作用的信息,强化读者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特色栏目是打造期刊品牌的基础,它体现了期刊追求个性、张扬特色的宗旨,是期刊的创新所在.以<河南大学学报>"编辑学研究"栏目的生成、发展为例,特色栏目的生成需要审时度势,有创新的学术眼光和学术胆量;特色栏目的发展需要关注热点、彰显特色,重拳出击、强化特色,尊重作者、唱响特色,持之以恒、打造品牌;即离不开编辑的创新选题、创新策划、创新组构.  相似文献   

3.
徐曼 《编辑学报》2008,20(4):334-335
通过<干旱区地理>办刊30年的经验总结,探讨期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认为发挥本刊的优势,增强专业特色和办好特色栏目,扩大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将特色意识贯穿于编刊的全过程,体现期刊的学术价值和准确定位,是实现期刊创新式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从1988年起,<浙江档案>已是第三次进入中文核心期刊(档案学与档案事业类)的核心区.第一次1991年公布的档案学与档案工作核心期刊表(详见<档案学通讯>1991年第5期61页)<浙江档案>在核心区内排为第11名.第二次是1996年8月公布的"档案学、档案事业类核心期刊表",(详见<档案学通讯>1996年第6期末页)<浙江档案>在核心区内已猛升至第5名.第三次是2000年5月公布的"档案学、档案事业类核心期刊表"(详见<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浙江档案>在核心区内又进了一步,排为第4名,成为众多地方(或专业)档案期刊中的排头兵.<浙江档案>自1978年破土而出,茁壮成长,至今已是一株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的大树.这骄人的成绩,当然是编辑部诸位编辑"园丁"般的辛勤栽培、广大作者、读者还有各级档案部门领导精心呵护的结果.在此,谨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地祝贺!  相似文献   

5.
王芙蓉 《编辑学报》2010,22(6):533-534
作为高校的专业期刊,<扬州大学烹饪学报>(原<中国烹饪研究>)一直在探索自己的特色之路.期刊依托在中国高校最早设立的中国烹饪专业彰显特色,依靠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编辑队伍创造特色,并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组织和烹饪业内人士的作用张扬特色,在20多年的办刊过程中,展示了自己的特色.并将在烹饪理论研究和行业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发挥专业期刊的作用,力求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中国高校专业期刊之路.  相似文献   

6.
邹韬奋是中国现代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在近二十年的出版生涯中,他先后主编了<生活>、<大众生活>周刊、 <生活星期刊>、<生活日报>、<抗战>三日刊和<全民抗战>周刊等报刊,撰写评论和通讯报道文章数百万字,出版了数十本著作和译著,并成立和经营了生活书店,为我国的报刊出版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新闻出版事业的模范".韬奋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新闻出版事业,他的编辑思想更是其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研究和探讨韬奋的编辑思想特色,对今天的期刊编辑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编辑与著作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永勤  徐晓泉 《编辑学报》2002,14(6):400-401
结合学习<著作权法>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的有关规定,阐述期刊编辑在执行<著作权法>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保护作品的完整性,编辑的修改权予以限制;保护作品的及时性,限时履行告之义务;严肃对待作者的滥用发表权;等等--以引起期刊编辑对<著作权法>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期刊编辑普遍看重"学报"2字,有一种"学报情结",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近几年来不断有非"学报"期刊更名为<××学报>.对国内外知名数据库或文摘期刊及核心期刊的收录情况,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发行量和广告刊登情况等方面的调查分析表明,"学报"类农业期刊在总体上并不比"非学报"期刊更具市场竞争优势.认为"非学报"期刊的出路不是"学报化",而是狠抓内在质量、明确报道方向,以质量和特色来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部队服务办特色期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小萍  郭青  董兵  张萍  尤伟杰 《编辑学报》2004,16(3):206-207
坚持正确的方向,准确定位,以质量求生存,办特色期刊,<武警医学>身体力行,以适应新时期对部队期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缪婕 《出版科学》2010,18(6):95-98
吉博特·H.格罗夫纳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第一任全职总编,在其55年的编辑生涯中,为<国家地理>杂志确立了延续至今的基本定位以及"图片新闻主义"的办刊特色.本文通过梳理格罗夫纳的编辑人生和杂志的发展历程,剖析这位传奇编辑独特的编辑风格、办刊理念、经营思想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刘冰 《编辑学报》2018,30(5):441-44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生物医学期刊要紧跟时代步伐,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生命医学领域的发展和实践制定目标,明确发展使命和自身功能定位,担当起新时代发展中的责任。中国生物医学期刊要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深化办刊理念,建立出版平台,创新出版模式,优化服务能力。结合科研评价政策的改进,提升办刊质量,强化精品意识,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为中国生物医学的繁荣和健康中国战略进程中国民素养培育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分析科技期刊论文被引分布的规律,从文章类型、选题方向、学科特点、作者及其机构、基金项目5个方面探讨高被引论文的主要特征.认为科技期刊编辑应加强组约及刊发综述性学术论文,及时跟踪报道学科研究热点与发展前沿,关注重点团队及培养核心作者群,关注并分析论文的实际内容,注意栏目设置与专题出版,提升期刊文献的显示度及检索的便利性,以期为编辑在组稿策划、宣传推广及寻求高被引作者等方面提供参考,不断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与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术期刊作为智库研究成果的传播平台,应该加快转变自身的功能定位,并逐步探索建设智库期刊的成长之路.本文在分析新型智库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术期刊在知识引领方面的严谨性、科学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引入智库期刊的概念.为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学术期刊不仅要发挥学术传播、交流、评价和引领的作用,更要实现服务于智库发展的功能.通过开设智库专栏、提高选题系统性、承接国家研究项目、加强期刊与期刊以及期刊与智库间的交流合作等方法,学术期刊可以逐步实现服务于智库建设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学术期刊国际传播的互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文义  王磊  杨琦 《编辑学报》2009,21(1):11-13
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学术期刊国际传播的4种战略选择路径:1)积极引进国际知名权威学术期刊;2)在少数具有领先优势的领域,发展国际化学术期刊;3)部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期刊,可以选择面向世界的发展战略;4)对于绝大多数学术期刊,纯粹的本土化发展应该是明智而实际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中医药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国际化发展策略。认为面对中医药国际认可度提高、国内发展政策利好的机遇,中医药科技期刊办刊人应认识到中医药科技期刊还存在学术体系相对封闭、结构不够合理、国际影响力不高、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要从突出品牌特色、优化整体布局、培养吸纳人才、完善内部管理等方面不断提高中医药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从而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策划《规范抗栓专栏》为例,强调:科技期刊要关注行业内的热点问题,体现期刊的社会责任;结合期刊自身特点,创立新栏目,在提升期刊水平、吸引读者的同时,用学术带动营销,实现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7.
姚利芬 《出版科学》2018,26(3):45-48
近两年,科学文艺类期刊及作品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科幻类更是一枝独秀.本文结合科学文艺类期刊及作品的特质,从期刊发展定位、编校、组稿三方面指出编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分众化、专业化发展是必由之路,科学性、文学性、思想性是编辑工作的日常坚守,催生科学家与文学家的融合创作是保障.  相似文献   

18.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冠名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明 《编辑学报》2004,16(4):285-286
针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传统冠名的弊端 ,借鉴专业性科技期刊的办刊优势 ,对高校学报的冠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期刊图书馆员》2013,64(1-2):52-63
SUMMARY

The thesis that scholarly journals should be treated as public goods is based on five arguments. First, scholarly journal articles have many public good characteristics, and many of their private good characteristics are created by choice. Second, our current system undersupplies students with scholarly journals. Third, the supply chain for journals from publisher to user is burdened by many deadweight losses. Fourth, online publishing might reduce those deadweight losses enough to fund a system freely available to scholars. Finally, treating scholarly journals as public goods can meet the needs of all stakeholders. Explanations of the economic concepts of public good, deadweight loss, and Pareto optima are given to support the arguments.  相似文献   

20.
胥昀 《编辑学报》2022,34(2):167-169
中医药期刊作为中医药研究成果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应该重视对中医药研究的伦理审查.本研究对中医药期刊的医学伦理审查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部分中医药期刊对伦理审查不够重视,对伦理审查的要求缺乏明确规范,由此提出以下建议:中医药期刊应加强对医学伦理的重视,可在稿约或投稿指南中补充对伦理审查的要求,而且应明确相应规范,同时可在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