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熙载把文艺看作是一门“心学”,他的所有关于文艺的具体看法都“拱向注射”于这个根本观点.“文为心学”思想包含了他对文艺本质,创作主体,其他创作规律等根本问题的深刻看法,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文艺思想的一个高度概括.从“以日喻心”、“物我摩荡”和“诗为天人之合”三个视角可以探得刘熙载的崇心倾向.  相似文献   

2.
报刊撷英     
教育本质再探 一、教育本质论争之偏颇   (一 )起点纠正——人教育的一体化 教育是人的活动和为人的活动的统一,两者不可分割。在以往的教育本质研究中,很少在这方面做出拓展。有的立论根本忽视了从人的本质上探求与人天然一体的教育本质,势必造成教育本质问题探讨的偏颇。历史表明,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人的延续和发展;教育所要解决的首要矛盾是人的“非人性化人性化社会化”的矛盾,即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矛盾。人所以要受教育,根本在于生物意义上的人要具备人性、铸造人力和提高人的价值与涵义。人的本质理应成为我们研究教…  相似文献   

3.
"合"与"分"反映了人们实践的需要,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最普遍的数学现象之一."合"是对"分"而言的,"分"是对"合"而言的.它们既互相联系,又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儿童利用实物或图形在把它们合起来或分开来的过程中想一想、算一算,这有助于儿童数学思维的发展.关于"合"与"分"的操作与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本文仅就以下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一、"合"与"分"是儿童发展数学认知的基本操作"合"与"分"是儿童入学前非正式的数学的一个组成成分.入学后,"合"与"分"的操作是儿童理解四则运算的基本心理操作.我们可以把一个数分成若干不相等的部分,反之,也可以把几个不相等的部分合成一个整体.这种心理操作是以一一对应关系作比较的.它可以构成理解加、减、比多、比少等概念的心理表象.这种"合"与"分"反映在数的运算上,就是  相似文献   

4.
形合实分     
文言文中有一种修辞格叫做“形合实分”。形合,是从形式上而言;实分,是从内容上来说。这种修辞格看起来合说的是ABCD,实际上应该分开来解释成ACBD或CADB。例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一次围绕网络道德问题展开的博弈入手,谈了对网络道德问题的几点看法,认为网络有其虚拟的一面,也有其真实的一面,既不能把网络道德问题与现实道德问题截然分开,也不能把两者完全等同对待。  相似文献   

6.
“总分式”是段落结构的形式之一。所谓“总分式”,是指文章中有总写(合说)和分写(分说)的部分,二者结合在一起。总写,是概括地写,整体地写,合起来写;分写,是具体地写,局部地写,分开来写。总写和分写之间是种属关系,分写的各部分之间是并列关系。总分式是常见的、很有用的形式,记叙、说明、议论等文体都可以用。下面就总分式的教学谈两点看法。一、引导学生搞清总分关系总分式常见的类型有三种:  相似文献   

7.
在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就明确指出,课程改革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新课程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义由此突显出来。在对待两者的关系问题上,教育工作者开始普遍认识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推进课程改革就是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教学中,无论何种课型都要注意处理“点”与“面”的关系,也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逻辑上的“分”与整体上的“合”的关系,“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最终的有机融合。在历史教学中,无论何种课型都要注意处理“点”与“面”的关系,也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逻辑上的“分”与整体上的“合”的关系,“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最终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9.
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是第一位重要的立党立国问题,其中的关键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必须从科学思想体系、一脉相承的指导思想的“一体”,以及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两面”定位两者的关系;必须充分阐明两者“一体性”的客观依据和理论论证,澄清把马克思主义单纯作为“外来文化”的迷思;必须科学区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层面,即意识形态指导层面和文化元素层面,坚持“结合”的正确方向;必须深刻把握这一“结合”对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拓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总的根本的看法,是人们对整个教育最概括、最本质的认识。作为普通教师,最为可贵的是让我们敢于在具体教育问题上有这类“看法”与“认识”。虽然站在不同立场和出发点上所取得的对于教育的看法或认识,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片面性,但是可以借助现有宏观的正确教育观来指导,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可以形成正确的,仅涉及教育某个细小问题而被笔者冠以“微型”的原生态、个性化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11.
“教学"的语言分析——兼述教学论和课程论之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文“教学”术语的语义,从古至今有过曲折的转变。古代教学的语义明显的指二字的组合,因此是指教及学两个动作或两件事,目前我们却把教学的语义限定在教而已。因此教学语义根本的问题,是中文教学有两种完全不同但又重叠的语义:1.指一特定语词,而且我们用来只对应到英文的teaching,即教学就只是教的意思。2.指一特定语词或二字连用,此时教学就是教与学的意思。今日我们经常在这两种语义间徘徊,这也造成人们下笔行文及思考时,出现明显的不精确现象。教学语义的古今转变,反映出它的语义和语用与历史事件的密切关联,同时也说明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教育见解之变化。教育理论方面,我们也发现中国大陆随着教学语义的转变,出现了教学论和课程论之争议,若不能清楚界定教学与课程的语义与概念,教学论和课程论之争议仍会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2.
朱琳 《教育教学论坛》2019,(14):201-202
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是一种系统性的语言教学方法。此种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中心,其主要目的便是完成"任务",而其所凭借的手段在于"任务"的设计与执行。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重视学生的自身生活经历,将学生视作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过程。"任务型教学模式区别于其他交际教学模式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它更强调采用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来帮助语言学习者更主动地学习和运用语言。"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是指在英语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这种教学模式的一大好处便在于,其教学过程更具动态性,其间伴随着介于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这种教学模式大大提升了英语语言教学的趣味性,使英语语言教学不再拘束于过往乏味、枯燥的模式,从而使得英语语言教学更加高效、高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加入WTO,现实对英语教学与学习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应对这种挑战,英语教学与学习必须走出“为英语的考试”,“为考试的英语”这样一个误区。要营造一个符合语言学习与教学的良好社会氛围,使之成为学习与教学的支撑点。要强调语言材料的积累而不是应考经验与技巧的积累。英语的社会化是英语教学与学习摆脱单一,单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途径;社会化的英语是运用英语的最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4.
王孝梅 《科教导刊》2021,(1):105-106
针对部分学生认为学习高等数学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烦、逃避的情况,提出6+1高等数学教学法.6+1高等数学教学法改变了传统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且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相吻合.通过"导""议""展""评""理""研""思"七环节,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高等数学逻辑思维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教学本体观是进行具体教学理论建构、评价与讨论的理论基础,也是教学实践的预设前提或“缄默的知识”。基于教学存在的建构交往观,作对近期有关教学认识论的研究所涉及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剖析与讨论,指出并论证了现存教学本质“特殊认识说”及其衍生理论“教学认识论”所存在的重大理论缺陷,分析了其所存在问题的性质、理论失误的根源和学科发展的未来取向,认为其根本出路在于现存理论的合理定位和向本体论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课堂研究引论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课堂不再单纯是教学活动的场所或环境 ,课堂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 ,成为“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研究的主要对象。课堂研究就是研究者深入教学现象发生与教学规律呈现的课堂“场域”之中 ,综合地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环境等方面研究的研究方式。开展课堂研究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课程改革的需要 ,课程和教学论建设的需要 ,理论和实践联盟的需要。开展课堂研究需要广大教师、教研员、教学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合作。研究课堂有主客位研究法、课堂观察法、深描解释法、教学案例研究法  相似文献   

17.
教材是教和学的基本依据,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载体。文章认为,要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本门课程的性质与目的,全面把握教学的任务和教材的特点,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托教材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史学情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许多专家学者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一关系的实质是如何认识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本质的问题。传统教学的教和学分别以讲授式教学和接受式学习为主要特征,该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及动手能力,为此,教学必须由讲授走向对话,学习必须由接受走向发现。  相似文献   

19.
导学案编制的核心是"学生与学法",主线是"问题",编写时要做到主体性和基础性、差异性和层次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导学案中的"导"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习流程、构建学习组织、指导学法和激发情绪。导学案中的"学"是指学生利用导学案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有效展示、课后有效反思。  相似文献   

20.
主动学习近年来演变为在线教学的重要议题,它为在线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该研究从在线教学背景下主动学习的内涵与研究特征出发,首先提出了在线教学目标经历的嬗变,即信息由"自由渗透"到"自主重建",认知由"洗耳恭听"到"自我调节",行为由"约定俗成"到"躬体力行",情感由"人造物"到"人";其次检视了主动学习面临的困境,即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