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探究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表现的现状,本研究编制了《小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表现测试卷》,在深圳市某小学进行调研。结果表明:(1)六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表现一般;(2)情境的开放性程度对学生问题提出的能力表现有很大的约束性,在开放性情境中较好,其次是半结构化情境,而在结构化情境中最差;(3)情境的表述方式对学生问题提出的能力表现有影响,学生在图片表述的情境中能力表现较好,而在文字表述的情境中较差。研究结果为教师开展“问题提出”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引入新课时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数学,“问题一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模式.问题情境是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有“问题”,即数学问题,这里的数学问题是指学生个体与已有的认知产生矛盾冲突,还不能理解或者不能正确解答的状态;其次是“情境”,即数学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是真实的生活环境、虚拟的社会环境、经验性的想象环境,也可以是抽象的数学环境等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1]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进而产生认识需要,产生学习倾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数学是相对抽象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一、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一、情境开放性试题题型特征情境的模拟性,开放性试题要求更加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将所要考查的知识置于一个答题者所未见过的陌生的情境中,试题情境或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或模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解题策略其情境往往是真实的,其数据往往也是实际问题中的真实数据,对此类问题的解决,必须  相似文献   

5.
要想让数学建模素养真正落地,教师必须研究数学知识是如何发生的,必须思考在学习某一具体数学知识的时候,有哪些关键环节和关键要素.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问题”就是一个关键要素,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就是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其不仅影响着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也影响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研究发现,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能在问题情境中萌芽,数学建模能力能在问题解决中培养,数学建模素养能在问题反思中形成.  相似文献   

6.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解决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每堂课都需要一定的“问题情境”,借助这些情境,师生之间可以进行思想交流和思维碰撞,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基础上去学习和了解数学,“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就是数学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数学实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来进行探索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教学形式.根据皮亚杰的活动内化原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正>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基于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境是学习者学习的基本条件,任何脱离特定情境或场合的知识都是毫无意义的。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学习能使学生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有效迁移应用到解决社会生活中去。由此及彼,对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作业设计的研究,也会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数学作业的特征和类型所谓"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数学作业",是指从学生熟悉的现实世界中捕获真实情境或情境脉络,借此提出数学问题,让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是指教师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者具体生动、形象化的情境。这样能够启发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去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在学生参与到问题情境的过程中,一方面建构抽象数学知识的直观感知形式,另一方面建构知识的意义连接。美国哲学家兰德指出:所有的概念最  相似文献   

9.
数学学习能力是学生独立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其实质是结构化、网络化、程序化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数学教学中有助于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是: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合理建构知识结构,重视培养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0.
当教师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去看初中数学教学时,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也会有一些新的思考.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情境的创设与问题的解决,会发现,要想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当中去建构数学概念、形成数学知识体系,就必须追求情境与数学知识建构之间的基本逻辑关系,换句话说,就是要研究情境是如何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规律.基于现实问题的解决而创设情境,然后反过来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当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实现数学知识的累积、数学思维尤其是问题解决思维的发展,当然也可以实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11.
数学问题情境对探究教学和“数学情境一提出问题”教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根据能否揭示数学对象的本质,数学问题情境分为无意义数学问题情境、假性有意义数学问题情境和有意义数学问题情境三类.文化差异、地域差异和民族差异等原因使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知识和经验与他们的兴趣不同.有意义数学问题情境分为潜在有意义数学问题情境和实在有意义数学问题情境.为学生创设实在有意义数学问题情境是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归宿.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理解 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可回避并自发追求的一种自然睛趣。数学理解以数学知识的结构化、网络化和丰富联系为本质,以生成性和发展性为特征,以重新组织为形成机制,以自主活动为形成条件,是继“问题解决”之后当今世界数学教育界所关注的又一中心话题。问题情境作为一种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是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推动着学习者不断深入地理解。在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如何创设一个高质量的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数学、深入地思考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是我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周琳 《湖南教育》2004,(18):30-31
数学问题情境是指问题的刺激模式,是以数学问题为主体的真实的任务环境。它包括知识的背景、数学问题、数学问题表征和问题的操作空间。在数学教学中,课题引入需要情境,解题教学需要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说,数学问题情境策略是一项课堂教学的实战操作技术,必将成为广大教师日常教学的普遍行为和教学成功的关键性策略,教师有必要掌握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方法。一、利用与现实生活类比、模拟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认知最根深蒂固的部分就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和经常用到的知识。如果教学中能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让现实生…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数学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了问题,学生的学习活动才有动力,学生的思维才有方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中,亲身体验数学的情趣与活力。并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乐于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更加喜欢数学。那么,如何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和实践谈几点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孟欣 《考试周刊》2011,(3):89-89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提出问题一解决问题一提出新问题一解决新问题……”是数学发展过程的基本模式.而数学问题起源于情境。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问题情境为主线,通过创造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促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和提高实践探究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数学问题提出的实证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提出是指从一个数学情境中创造新问题或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问题的再阐述.在当今数学教育的课程改革中,问题提出成为许多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关注的焦点,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数学问题提出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提出与数学理解、问题提出与问题解决、问题提出的认知策略、问题提出的教学实验.这些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研究内容较窄;缺乏认知方面的研究;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对学生差异性教学关注不够,等等.  相似文献   

17.
问题情境能在学生的生活和数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促进他们主动投入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境脉学习理论关注事物全部情境的整体把握,关注学习者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意义关联的建立,对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重构有着重要启示,如教师可以从先验知识入手,创设基础型问题情境;可以从知识脉络入手,创设结构化问题情境;还可以从内外经验关联入手,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8.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一是指数学活动应当在生活场景和模拟情境中展开。解决真实的数学问题;二是强调由幼儿日常生活或游戏中的问题引发幼儿的数学活动;三是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现结合以下几则案例,谈一谈我对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9.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问题性的心理品质就是问题意识。简略地说。学生问题意识就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思考问题的心理品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自觉地形成问题意识,最终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怀特海在50多年前指出:数学的本质特征就是在从模式化的个体作抽象的过程中对模式进行研究。[1]美国数学家斯蒂恩也在《模式的科学》一文中提出: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2]模式一般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形式"。[3]可以看出,模式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数学建模是数学学科关键能力之一,建模的过程强调用数学方法去理解与形式相关的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