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5 毫秒
1.
有效教学是对中小学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对教师具体教学行为的要求。所以说,教学是否有效,关键在教师。目前,很多教师对有效教学的理解存在偏差,对有效教学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认识模糊,导致教学随意化、去目标化等现象的发生,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基于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主要策略有:理清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教科书之间的关系,确定教学目标;科学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有效承载教学目标;分析学情,为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奠定基础;以教学目标统领教学过程,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基于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评价,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相似文献   

2.
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脱离之根本在于教学理论工作者与教学实践工作者之间的隔阂。破解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两张皮"难题,需要教学理论工作者与教学实践工作者的团结协作。站在教学论学科立场上看,教学理论必须从关注教学实践走向介入教学实践。教学理论要介入教学实践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学论学科所具有的双重性格,即教学论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教学理论介入教学实践有四种基本的方式与途径:一是教学理论工作者将教学理论带入教学实践;二是教学实践工作者到教学理论工作者那里"取经";三是在区域性的教育实验中教学理论工作者与教学实践工作者的合作;四是国家宏观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学理论工作者与教学实践工作者的合作。教学理论介入教学实践的价值在于发展教学理论,有效推进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物新课改呼唤优质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秀英 《林区教学》2009,(7):103-104
新课程呼唤有效教学和优质教学,有效教学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是追求的目标;有效教学未必是优质教学,而优质教学必然是有效教学,优质教学是更高层次的有效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优质教学出发点和归宿点;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是优质教学的根本目标;课程三维目标是优质教学的导向点和评价点。  相似文献   

4.
姜艳  李如密 《教育科学》2020,36(1):22-28
教学想象是课堂教学中一项蕴含艺术性的活动,富有想象的教学过程会促成教学美。教学想象中蕴含的美是基于教学构成性美的综合考量,包括要素、过程、形式与风格的美;它是指向教学生成性美的全面激发,表现在教学动态生成与发展中。教学想象之美表现为:借助教学想象达成教学目标的优化;依托教学想象实现教学内容的活化;凭借教学想象彰显教学主体的互动;依仗教学想象呈现教学过程的创生。为构建教学想象美化教学,需通过教学想象之外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形式美;教学想象之内使教学内容充满活力,确保教学内容美;批判已有教学想象给师生留有深度想象的自由,达成教学过程美;教学想象之上充实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审美的品位。  相似文献   

5.
在正面教学、正规教学、有计划教学大行其道的当下,侧面教学、非正规教学、无意识教学易被人所忽略,但它在现实生活中又确实存在,并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提出侧面教学,是因为正规教学存在局限性,而侧面教学潜力巨大,不为一般人所注意,且侧面教学与正规教学本是一个整体.侧面教学的形式与内容呈现境遇性、生活化和社会化的倾向;侧面教学具有即兴教学、个别交流、心灵对话的特点.侧面教学的实质在于:它是教师综合素养的投射,是对学生沉睡心灵的唤醒,是正规教学质的飞跃的催化剂.侧面教学不是正规教学的对立面,侧面教学并非随意教学,侧面教学不等于非制度化教育,侧面教学不等于非课堂教学,侧面教学不等于课外辅导,从事侧面教学的并非都是正规教师.  相似文献   

6.
教学惯习是对教学要素结构化的产物,教学惯习对教学要素的吸纳、粘滞和锁定,形成了教学惯习的自我强化机制,使教学机智所需的教学要素被阻断。教师要对被教学惯习吸纳的教学要素施行变革,让教学要素重新流动起来,这种变革的动力来源于未被教学惯习吸纳的唯一教学要素也是最重要的教学要素——学生。让所有的教学要素回归到学生主体上,使学生来聚合所有的教学要素,这样,被吸纳的教学要素才能重新在师生中流动开来。  相似文献   

7.
张廷亮 《江苏教育》2008,(24):10-11
所谓教学限度,是指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等与教学有关的内容或要素,在教学实施中,具有适用性、有限性、局限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超越教学限度,要有效地控制教学要素的容量、进展,实现教学要素的有机组合,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教学限度不是某个具体的数值,而是一种临界的状态。与教学限度相对的概念是教学过度或教学无度。  相似文献   

8.
未来社会的竞争是创新性人才的竞争,这需要教学创新予以支持.受传统文化、思维定势、教学权威、安逸的教学生活形成的教学习惯影响,当前教学中普遍缺乏创新.突破教学习惯的禁锢,实现教学创新,需要教学视野的开放、教学思维的变革、教学问题的诘问、教学理性的充盈、教学自主的萌生,克服教学习惯的束缚,实现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9.
论教学传统     
教学传统是那些一直影响和支配教学现在的教学过去,不能被视为一种只是存在于过去的教学历史现象,而应该被当作一个不断被理解和诠释的教学历史过程,它同时兼具历史传承性和后世创造性。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是具体的、历史的,教学传统也可以理解为连接教学过去、教学现在与教学未来的一种纽带,一种不断延伸的教学历史连续性。教学传统主义是教师普遍存在的一种正常的教学心理反应,而教学保守主义则是一种教学的思想倾向,它是基于某种教学传统的有意识建构,具有强烈的介入教学现实的倾向。面对不确定性的教学世界,教师需要确立辩证思考日常教学生活的历史之维,唤起日常教学生活中的教学传统,建立与教学过去的有机联系,为教学传统的延续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设计的意义 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主要解决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设计起明确方向的作用,并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教师并没有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而是照抄教学参考书或教师教学用书,相同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千篇一律,使教学目标成为摆设。  相似文献   

11.
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词情感特征说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煜词情感特征突出。彻底享乐、坦直言情、极情尽致地抒写亡国感受,表现着他的真率;成长环境、文化素养、个人经历、诗人天赋,造就了他的敏锐;自然感发之情,世路飘忽之感、河山社稷之悲,合构成他情感上的巨大负荷。而这真率、敏锐、大负荷的情感特征,正是李煜词作具有经久不衰的感人力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郁达夫的创作中存在"求真"、"崇善"、"臻美"三原则,在总体上反映出他的整个文学创作生涯。他以率真的个性在作品中展现其真实的情感,把内心的苦闷、愤懑,大胆地抒发出来,袒露自己生命的真实,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爱女性,关心下层劳动者,并通过情感美、心灵美和描绘大自然的美及健全的人格美等方面来表达自己对美的追求。同时,"求真"、"崇善"、"臻美"三者不是孤立的,三者有着内在的和谐性。最"真"的就是最"善"的,也就是最"美"的,"求真"、"崇善"、"臻美"都服从于作者主观和个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穆时英是那种“为表达苦闷与寂寞”而创作的抒情作家。他的作品只是从社会生活中撷取几个他所需要的人物作为道具来传达自己的情绪。人物是他的自我心理投射,分别负载着泄愤、自慰、寻梦、表达幻灭感四种使命。这些人物合起来就是他的自我人格,共同表达了他的心理需求,凸现了作家的主体人格。从作品的情感表达入手研究他的作品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他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4.
姚合是中晚唐之交颇具影响力的诗人,以“武功体”闻名。目前学者多注意其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及闲适尖作品的成就,对姚其他类型的作品则缺乏深入的探讨。姚合的反映幕府戎旅生活的作品,在姚合的诗歌中独具特色,此类作品多为胸襟抱负的直接抒写,感情浓郁而强烈,反映出姚合的爱国之情、忧国之思与济世之怀。研究姚合这类作品,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姚合诗歌风格发展演变的轨迹以及全面地把握姚诗的总体风貌。  相似文献   

15.
古代诗人中最擅长借月抒怀的当属李白,他笔下的月融汇了诗人的许多情感因素。李白将自己的主观感受投入“月”中,借月来抒发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抒发内心郁郁不得志的悲苦,并把自己的理想也寄托给明月。  相似文献   

16.
文天祥是以其与金石同坚的忠肝义胆流芳千载的。人们交口赞誉的,无非是其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坚韧不拔、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勉力支撑、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刚正坚守,以及以死尽忠的民族气节。然而,究其一生的艰难历程,甚至是在挽狂澜于即倒的征战与奔波之中,忠君与事亲、庙堂与江湖也都难以割舍地共处在他的意识深处。他至死不肯仕元,却衷心地希望弟弟去做元朝的官员;他积极用世,但也向往山水田园。这种丰富立体的情感人生,铸就了文天祥的伟大与真实。  相似文献   

17.
刘影 《黄山学院学报》2007,9(1):122-124
梁实秋以散文饮誉文坛。在雅舍系列散文中,梁实秋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或对故朋旧友的回忆追思,或对故乡旧物人事的怀想,特别是《雅舍谈吃》不仅举玑列珠地叙说了故乡种种美食,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美食的回忆寄托了梁实秋深深的思乡之情。梁实秋散文中的浓浓乡情是其流落异地思乡而不得归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8.
陈寅恪一生钟爱中古史研究,他在史学方面的代表作也都集中在魏晋隋唐时期。但他晚年却用了大部分精力撰写《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两部专著,研究重心放在明清之际两个女子身上。他晚年“著书唯剩颂红妆”的原因主要在于:阐发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移情忘现实之痛苦;抒发兴亡之感;自验学术深浅。  相似文献   

19.
李白一生以不世之才自居 ,顽强而执着地追求惊世骇俗的功业。然而 ,李白在仕途上却备受挫折 ,在政治上一无所成 ,成为中国文人的千古遗憾。探讨李白政治悲剧的原因 ,冷静审视历史事实 ,就不难发现 ,除了各种不利的客观因素外 ,更为重要的恐怕还在于其个性和梦幻般的人生设计 ,在于他自身政治素质和政治才能的匮乏  相似文献   

20.
季羡林的散文,幽默风趣,真挚淳朴,平易天然,既真挚朴雅严谨,又带有缓慢舒散的情调,在现当代散文作家中显得别具一格。谦虚严谨的写作态度,使他的散文具有学者的哲理风范;个人独具的真朴禀赋,使他的散文洋溢着饱满动人的热情;对梵学的深刻体味,使他的散文体现出缓慢的精神境界。读季羡林的散文,仿佛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体验到他的痛苦挣扎,找到释放心灵的钥匙。中国的古代文学和留德十年的生活,对季羡林散文风格的形成具有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