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一切为了孩子!这句很流行的口号,看上去好像是当前教育的实质。不过,学校教育体系却往往是,某个官员想有政绩,而目前政绩的主要评判标准是升学率。这个官员想有政绩,那个官员也想有政绩,可想而知,他们彼此向下传递的压力会逐渐升级。这压力先传到各个校长那里,又传到各级组长那里,又传到班主任和各科老师那里。校长与老师们的成绩,也是由升学率和考试成绩所决定的,这也是一个逐渐升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正>我们要回到教育的原点。现在都把教育当作工具:家长把教育当作孩子考上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的敲门砖;学校把教育作为提高升学率的敲门砖;地方政府把教育作为自己政绩的敲门砖,升学率高了,政绩就有了。我们的校外辅导机构,当然不是说都不好,但有很多  相似文献   

3.
《教育》2011,(15):11-13
■谁在贬低我们的尊严■误导的习惯思维■地方官员为何将政府公权介入其中■虚假升学率背后丧失教育公平焦点提示:升学率出官位,升学率出政绩,升学率出名望,升学率出奖金,升学率可以一俊遮百丑。也许这就是潜法则,这就是谜底。有很多家长对学校因升学率而出台的奖罚政策提出质疑,下达指标、金钱奖励会使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动员学生复读,以升学率定政绩,以升学率定奖金,严重背离了从教者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4.
危机:教育正在失去精神感召力!一个孩子如果仅仅是为了考试成绩而走进你的课堂,那么作为教师,你是失败的。一个孩子如果仅仅是为了升学率而走进你的学校,那么作为校长,你是失败的。今天,我们的教育正在失去它应有的精神魅力,除  相似文献   

5.
应试教育下家长对于升学率的热切追求、学校为了逐利而盲目扩张以及政府为了政绩对"超级中学"的大力支持是"超级中学"形成的原因。"超级中学"收取高额择校费以及垄断一流学生生源等,造成了不同阶层间的教育不公平;垄断优质教育资源,造成校际间的教育不公平;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后进生,造成了学生间的教育不公平。因此,需要通过改革高考制度、补偿薄弱学校、拆分"超级中学"等措施来消除"超级中学"带来的不良影响,以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6.
绝大多数孩子所产生的困惑与压力,根源就在于家长没有跟孩子做到心灵沟通,导致孩子从父母那里没有拿到他原本应该拿到的“爱与力量”所造成的。因此,父母在面对孩子的压力与困惑时,除了从孩子的内外归因上分析外,更重要的是要当好孩子获得来自生命的“心灵沟通的爱与力量”的唯一传递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工》2010,(5):46-47
“经济发展要看GDP,教育发展要看升学率。”在教育界,多年来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民进中央在今年的两会上就此提交了一份关于完善教育政绩考核、建立教育问责制度的提案。  相似文献   

8.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你们好,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家庭教育中的‘六要’”。 一、要重视家长的榜样作用 “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自我教育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列·尼·托尔斯泰)“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  相似文献   

9.
传递压力不生硬适当的压力是成功的基石。因此,为了自己的孩子将来不被各种各样的压力所困扰,许多为人父母者经常自觉不自觉地向孩子们传递社会的种种压力,敦促孩子们积极进取。传递一定的压力是必要的,但是家长在传递压力时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不能生硬。老一辈革命家林伯渠的小儿子6岁,要读小学了,林  相似文献   

10.
声音     
《山东教育》2012,(13):64
"升学率已成教育领域GDP。"——在前些日由国务院参事室等部门主办的"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上,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巡视员朱慕菊表示,我国教育体制的竞争性已经不可避免地传导到政府部门对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传导到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传导到学校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价值取向。升学率的内涵只剩下分数,已成教育领域GDP。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域辽阔,城市和农村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差距很大,加之过去长期以来在教育投入方面受“效率优先”(实际上更多的是各级政府把教育效率锁定在升学率上)的不正确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为地采取城市优先的教育投入策略(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许多地方的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树肜象工程、捞“政绩”而将本来就不宽裕的教育经费集中倾斜投入到极少数的所谓优质学校而人为培植的“重点学校”),  相似文献   

12.
当下的教育,个人缺乏梦想,社会和家长都不让孩子做梦,大家只想分数高一点,不想孩子将来能做什么。很多学校也都为了升学率,把分数变成极端重要的事。其实,教育不仅仅是当下的事,教育还要面对未来,要让学生成为一个对未来有向往、有梦想的人。教育的梦想就是要为每一个孩子播种梦想,让今天这些稚嫩的孩童明天能够成为怀揣着理想、自  相似文献   

13.
据《光明日报》2021年03月22日02版报道:针对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教育部等六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明确规定,健全作业管理办法,统筹调控作业量和作业时间;严控考试次数,不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办学存在较为严重的应试倾向,其根源在于地方政府存在的唯升学率的政绩导向,简单说就是以升学率考核学校办学质量与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要扭转义务教育的应试导向,首要的就是扭转地方政府的唯升学率的政绩导向.  相似文献   

14.
编辑老师: 你好! 我犹豫了很久,终于写来这封信,向你们倾诉一个中学生的心里话。每天背着沉沉的书包早出晚归,这是为了什么呢?学校是为了升学率;老师是为了“拔毛”,家长是为了孩子升重点、读大学。在这重重的压力下,我不免要问:有谁是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那恐怕只有孩子自己了。为此我代表孩子们向学校、老师、家长呼吁:“还我们八小时。”因为这八小时是我们的业余时间,任何人不得随意占用。长时间来,学校之间、老师之间、家长之间都在为各自的目的龙争虎斗,而我们中的许多人就成了斗争中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5.
印度诗哲泰戈尔曾这样告诫我们:“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但是在升学率和应试教育的惯性引导下,我们有些学校还是一味地追求高分数,只天心孩子的考试成绩,无视孩子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导致一些孩子不能正视挫折和暂时的失败,在如花的年龄走上不归路。我们的教育应从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开始,让学生有一颗面对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16.
视野     
教师节在网上吐槽自己压力山大的教师、质疑教师师德的家长和孩子大有人在。原因很简单,教师更多扮演着应试教育实施者的角色,自然是出力不讨好。要让教师获得社会真正的尊重,就要给教师松绑,把教师从升学率、统考中早点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机会用更具个性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去引导孩子。在学校管理、招生选材上也要给教师更多自主权,然后让家长和孩子去决定是不是信赖这样的教师团队。  相似文献   

17.
语录     
《教育》2013,(24):7
升学率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基本指标,有教育规律地追求升学率,实质上就是发展素质教育。对学校来说,与自己的历史升学率进行纵向对比,才是学校应当追求的。北京八十中学校长田树林接受凤凰网教育专访时说。教育是随着孩子的问题不断生成的。孩子的兴趣点不同,老师的教育点也应不同。北京第一幼儿园园长冯惠燕说。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目的是把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而不是让更多学生因为"小小的成长毛病"而无所适从地流入社会。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我们不应因为自身考核的压力,或升学率的压力而以有色的眼镜和畸形的学生优劣观去评定学习上有差异的学生,而应该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救救孩子"良好愿景真心塑造每一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这个以升学率衡量教育成果的时代,家庭教育被沉重的学业压力掩盖,大多数家长和老师只关注学生的分数,而忽略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叛逆、迷茫,除了学校教育外,还需要来自家庭的教育。不同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不同的,也给孩子的学习生活带来无法替代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按理说,课程的安排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开齐开足;但由于地区之间对教育政绩的攀比以及各校之间升学率的比拼,一些学校便在公开的课表之外,制作了另一张实际操作的课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