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通过对美国科技政策科学研究计划(SciSIP)的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及影响力进行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等分析,希望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科技政策科学的前沿趋势。分析发现SciSIP计划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创新的测量和跟踪;(2)结构和过程对科学的影响;(3)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在创新中的作用;(4)知识的创造,应用和传播;(5)科学政策的实施;(6)科学创新研究的新方法。其中(6)采用的研究方法较为多样,(1)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计量学等。SciSIP成果对科技政策科学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但对科技政策制定方面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科学对创新和竞争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科技政策决策的水平,科技政策研究的规范化正成为国际学界的重要发展趋势。从科技政策研究的数据、方法、工具和主题等方面进行梳理及综合分析,努力将科技政策研究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理论化和体系化的工作方兴未艾。本文在综述我国科技政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成果,借鉴政策制定过程的分析框架,提出我国科技政策学方法论研究的议程。  相似文献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科学道德学风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中出现的不端行为及其成因,探讨科 学基金中发生的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评价科学不端行为对科学基金工 作的影响,研究提出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改进科技政策、优化我国科技发展环境的政 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科技政策科学是在国家层面促进科技政策研究发展的一种新形式,目的是推进科技政策成为一门科学,对国家决策提供持续和系统的支持。日本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在国家层面上推进科技政策成为一门科学的国家。本文指出,日本科学、技术与创新政策科学的发展既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决策科学化趋势的反映,又有日本国家及其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求。日本采取设立专门计划的方式从重点任务、竞争性项目、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以及数据基础等方面全面推进STI政策科学的发展,其特点是:强调形成以证据为基础的政策,开展战略研究、精心设计项目,全面布局、重视人才建设,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5.
科技政策作为指导我国科技开发、应用和发展的规划性文件,是衡量政策对科技投入的依据.对科技政策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对于修订和调整科技政策目标,科学规划其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目前我国科技政策评估中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提高我国科技政策的质量,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罗伟 《科学学研究》1993,11(1):7-15
中国科技政策的研究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今后还应紧紧围绕改革与开放这个主题,重视技术创新政策,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以及科技政策的评价和比较研究。对科技政策中共性问题的研究,即科技政策学本身的发展,也十分重要。科技政策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主要来自科学学、政策科学和管理科学。  相似文献   

7.
周华东  王海燕  郝君超 《科学学研究》2012,30(11):1601-1606
长期以来,科学政策研究缺乏系统化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体系,导致科学政策的决策过程缺乏有效支撑。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自2005年开始,大力倡导并积极推进科学政策研究的学科发展与建设。在美国及国际学界积极响应和参与下,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1年5月《科学政策学手册》正式发布。该文基于对美国科学政策学的建设工作的解读,介绍了科学政策学的建设过程和科学政策学的主要内容,探讨了美国积极推进科学政策学发展的启示,并提出了提升我国决策科学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学计量学是对科学自身进行定量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这门学科在制定国家科技政策和实现管理科学化方面,愈来愈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政策在马来西亚国家转型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公众意识引导体现在营造公众参与科技创新的氛围、培养公众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举措。马来西亚面向广大公众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由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分担不同角色。公众科技创新意识调查显示,马来西亚公众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以及对政策的知晓度较高,而对实施计划或行动的参与度相对较低。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公众基础性和创新性的科学素质水平提升应齐头并进,融会科技创新意识增强,达到创新引领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公众理解科学”运动的内涵演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民主进程的推进,西方"公众理解科学"运动的内涵与形式在20多年经历着不断的演变,从以科学共同体为主体的公众理解科学发展到科学共同体、政府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科学理解公众.本文通过回顾、总结"公众理解科学"的历史背景及发展历程,分析和研究了科学与社会、公众的关系的演变过程以及变化的原因、解决方案,并提出了其对我国科技政策领域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谭红玲  李非 《科研管理》2014,35(12):94-102
科学技术创新政策研究是国际上一个新兴的、前沿性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一个新的研究范式。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开展"为政策的科学"研究,我国相关研究却刚刚起步。基于政策与科学互动的科学技术创新政策,运用政府-创新者"反馈环"构建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四位一体"螺旋式科学技术创新政策机制,耦合"为政策的科学"和"为科学的政策",增加科学、技术和创新预期效用,为经济增长或社会效益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科学政策的法律和历史基础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介绍了美国科学政策的法律基础和历史发展。文章论述了美国科学政策植根于美国宪法赋予联邦的权威,联邦和地方、联邦政府中总统和国会之间权力平衡的转变是美国科学政策演变与发展的背景。文章对科学在联邦政府中的演进做了历史的说明,特别是对“二战”以来美国科学政策的发展做了重点介绍,并对科学在当前联邦政府中的地位做了说明。文章最后指出,国际性维度对美国科学政策的发展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3.
 科技政策方法学 (Science of Science Policy, 简写为SoSP) 是近年来在美国兴起的一门新的学科,与现有科技政策相关学科相比,SoSP更加强调基于定量数据的分析、描述和展示,发展以证据为基础的科学决策方法。简要介绍了SoSP在美国兴起的背景、学科定位与发展动态,探讨了SoSP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王刚 《科学学研究》2007,25(5):836-841
 作为个体的科学家有可能是自利的,进行科研的动机是多元的、世俗的,并不都是出于好奇心,仅仅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但是他们的合作却能够生产出可靠的知识,并使科学成为一种最成功的人类认识事业.对于这种现象?科学经济学的学者利用"看不见的手"进行解释,给出的答案是,科学中的各种标准、规则、规范和制度诱导着具有世俗动机的科学家形成合作. 关键词:科学论;科学经济学;科学规则;"看不见的手"  相似文献   

15.
现代科学整体与科学学——也谈真科学、科学究竟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着重对科学的科学的“真正认识”的讨论,既回答了何谓真科学、科学究竟是什么? 又反证了科学统一体的总体构成。  相似文献   

16.
科学学在我国大学的兴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80年代初,科学学在我国大学兴起,并在近30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将大学科学学的成长历程分为三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科学学进入中国大学课堂, 20世纪90年代大学科学学在调整中成长, 21世纪新时期大学科学学发展的新局面,并分别对这三个阶段做了论述。在回顾科学学在大学发展的历史的基础上,指出其将来的发展走势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续琨 《科学学研究》2003,21(Z1):60-64
建筑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介于数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门类———建筑科学。建筑科学现在依然存在着分化发展和通过交叉融合的方式建立边缘分支学科的开阔空间。为推进建筑科学的持续、加速发展,建议采取"一个基点、两条主线、三位一体"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转型中的中国科学:科研不端行为及其诱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李真真 《科研管理》2004,25(3):137-144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科技体制改革,与此同时,科技界开始了一场围绕科研学术道德问题的旷日持久的大讨论。本文从这一现象出发,提出为什么经过20年来的道德反思,科研学术道德问题非但没有被消解,反而愈演愈烈,并且已经成为一种影响我国科学技术健康发展之重要因素而倍受科技界同仁所广泛关注的追问。基于这个问题,本文从体制环境和现存制度的层面,对我国科研不端行为的发生与蔓延现象做出诱因分析,并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诱因形成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9.
钱学森与科学学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益升 《科学学研究》2009,27(12):1769-1771
 钱学森先生(1911-2009)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先生还是我国科学学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和科学学学科的主要创建者。本文为悼念钱学森先生,从早期研究、率先倡导,到奠基之作、资深顾问、相关领域研究等等方面,简要地论述了钱学森先生对我国科学学事业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