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酸碱质子理论要点(1)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2)酸(?)质子+碱.酸容易放出质子,就是说酸根接受质子能力较弱反之亦然.酸的酸性越强,其共轭碱越弱;碱的碱性越强,其共轭酸越弱.(3)反应方向是由较强的酸将质子转移给较强的碱,生成较弱的共轭酸和共轭碱.二、为什么生成弱酸、弱碱的盐才能水解H_2O既能接受一个质子形成H_3O~+,又能放出一个质子变成OH~-,据理论要点(1),H_2O既是碱又是酸,但H_2O对放出质子的能力很弱,而H_3O~+又很容易放出质子,依据理论要点(2)H_2O是一个很弱的酸;又是一个很弱的碱.盐溶于水后,溶液中存在着水合的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它们可以分别和水作用,使水分解.  相似文献   

2.
一、酸碱质子理论简述酸碱质子理论其定义为: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阳离子、阴离子或分子)称为质子酸;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离子、阴离子或分子),称为质子碱.如H_(2)SO_(4)、HCl、CH_(3)COOH、H_(2)CO_(3)、H_(2)C_(2)O_(4)、NH_(4)^(+)等都是酸;NaOH、Ba...  相似文献   

3.
初中化学课本第207页至208页将酸性氧化物定义为“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将碱性氧化物定义为“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碱性氧化物”。根据上述定义,无法判定ZnO和Al_2O_3的类属(因为根据国家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酸碱理论是随着人们对化学中一些反应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化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十九世纪末 W·Ostward 和 Arrhenius 提出酸碱的电离理论:在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H~ 离子的化合物称为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OH~-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碱,这一理论有很大的局限性。按照这一理论,离开了水溶液就没有酸和碱的反应,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表现出有酸碱性物质也不一定有 H~ 和 OH~-离子。1923年 J·N·Brsted 提出酸碱质子理论。凡能释放质子的任何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与质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并提出了共轭酸与共轭碱的概念。这一理论扩大了酸碱的定义和反应,并使酸碱具有相对性。  相似文献   

5.
四、酸(H~ )的性质1.酸与碱的反应HBr KOH=KBr十H_2O;H_2SO_4 Cu(OH)_2=CuSO_4 2H_2O;3HCl Al(OH)_3=AlCl_3 3H_2O;H_2CO_3 2KOH=K_2CO_3 2H_2O;H_2S 2NaOH=Na_2S 2H_2O;H_2S NaOH=NaHS H_2O;H_2CO_3 NH_3·H_2O=NH_4HCO_3 H_2O;〔注释〕酸 碱→盐 水。学生往往根据这个  相似文献   

6.
酸碱滴定法是利用酸碱反应并通过滴定操作测定物质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酸失去1个质子后转化成它的共轭碱;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碱得到1个质子后转化为它的共轭酸。例如,HAc能给出1个质子转化为共轭碱 Ac~-;NH_3能接受1个质子转化为共轭酸 NH_4~+。共轭酸碱组合成共轭酸碱对。HAc 和 Ac~-是共轭酸碱对;NH_4~+和 NH_3同样是共轭酸碱对。质子的体积特别小,电荷密度非常高,所以游离的质子不能独立存在水溶液中。通常  相似文献   

7.
铝和铬的性质有不少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两性金属,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强碱;都被冷的浓硝酸钝化,其氧化物Al_2O_3、Cr_2O_3都是熔点高、硬度大的物质,其氢氧化物Al(OH)_3、Cr(OH)_3都是难溶于水的两性氢氧化物,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强碱.本文利用Al—H_2O系统的(?)—pH图及Cr—H_2O系统的(?)—pH图,对铝和铬及其氢氧化物的两性进行分析.一、Al—H_2O系统(?)—pH图图1为Al—H_2O系统的(?)—pH图,其作法是:(?)线代表H~ /H_2线.根据(?)(H~ /H_2)=-0.0592pH-(0.0592/2)1g(P(H_2))  相似文献   

8.
酸碱滴定和络合滴定均为滴定分析法。它们有许多共性,又各有其特点。 一、通过酸碱滴定和络合滴定的对比,掌握滴定分析的一般原理和步骤 二、酸碱滴定和络合滴定各自的特点及应该掌握的重点问题 酸碱滴定 1.质子化酸碱理论 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均称为酸,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均称为碱。这里要注意共扼酸碱对的概念。 对于多元弱酸(碱)的两性物质来说,要注意找准它们对应的共扼酸碱关系和酸碱离解常数。例如H_2PO_4~-是两性物质,它作为酸,其共扼碱是HPO_4~(2-),而作为碱,其共扼酸是H_3PO_4。  相似文献   

9.
混合溶液PH值的计算,考查知识点较多,本文作一系统归纳分析.一、酸或碱的稀释分析:强酸、强碱与水混和,其PH值由公式:[H~ ]_混=[H~ ]_酸·V酸/V混,[OH~-]混=I[OH~-]_碱·V_碱/V_混来计算;弱酸、弱碱与水混和,其PH值由公式:[H~ ]_混=(Ka·C_混)~(1/2)[OH~-]_混=(K_b·C_混)~(1/2)来计算.例1 PH=2的醋酸稀释一倍后,其溶液PH值为多少?  相似文献   

10.
1 注意易混概念、物质名称的辨析 1)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是指由金属元素和氧元素2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碱性氧化物是指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金属氧化物,如K2O、CaO等.而Na2O2、K2O2这类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不仅生成盐和水,还生成O2,所以不属于碱性氧化物,属于过氧化物.还有一些高价金属氧化物如Mn2O7、CrO2,则属于酸性氧化物,它们对应的水化物是酸.  相似文献   

11.
Fe3O4为广泛存在的一种化合物,天然的磁铁矿、日常铁器物件表层上“发蓝”的黝黑物质就是Fe3O4.它不溶于酸或碱,是电的优良导体.然而磁性Fe3O4中的化合价却是一个使人困惑的问题.在配平有Fe3O4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经常把其中Fe的化合价看作;其实化合价是没有分数的,而是人为指定的形式电荷(氧化数)为子;那么究竟FE3O4中的Fe的化合价是多少呢?过去对Fe3O4中的Fe的化合价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曾认为Fe3O4是FeO和Fe2O3的混合物;也有的认为是铁(Ⅲ)酸盐Fe(FeO2)2与Pb3O4、铅酸亚铅盐Pb2PbO4类似,或认为是F…  相似文献   

12.
确定物质化学式的题型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题型,它包含了初中化学的许多知识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七种。1 根据元素质量比确定化学式 例1 某氮的氧化物中,氮与氧的质量比为7:12。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N_2O (B)NO (C)N_2O_3 (D)N_2O_5 解:设氮的氧化物化学式为N_xO_y,根据题意,有14x:16y=7:12,求得x:y=2:3,其化学式为N_2O_3。故正确答案应选(C)。  相似文献   

13.
1 酸碱滴定法1.1 水溶液中酸碱平衡及氢离子浓度的计算1.1.1 从“质子理论”出发会判断酸、碱和两性物质例1 指出下列物质是酸?是碱?还是两性物质?NaAc,NH_4Cl,NaH_2PO_4,NaCN,H_2O,HCOOH解 NH_4Cl、HCOOH 是酸(能给出质子)NaAc、NaCN 是碱(能接受质子)NaH_2PO_4、H_2O 是两性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1.1.2 会判断共轭酸碱对并对其 K_a、K_b 值进行计算例2 写出 H_2PO_4~-、H_2O、HCO_3~-、H_2S 等物质的  相似文献   

14.
成功的学习者往往会特别留心那些不能根据一般规律类推的特殊知识点.为了加深理解,帮助同学们矫正“以偏概全”的错误.现将《氮和磷》一章中的一般与特殊归如下(括号内为反例).1.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混和物.(白磷和红磷;O_2和O_3)2.能与水作用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酐.(NO_2)3.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NH_4Cl)  相似文献   

15.
一、选择题1.0.1摩某元素单质直接跟氯气反应后,质量增加了7.1克,这种元素可能是( )(A)磷(B)铜(C)钾(D)铝2.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8,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4,6.则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A_2BC_4(B)A_2BC_3(C)ABC_3(D)A_3BC_43.As和P同属第VA族元素,关于As及其化合物性质推论正确的是( )(A)H_3AsO_4是一种强酸(B)AsH_3不稳定,且氧化性较PH_3强 (C)有 5、 3、-3三种常见化合价 (D)跟稀硫酸反应放出H_24.把CO_2和NO的混和气通过过量Na_2O_2,结果气体体积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和气中体积比最可能是( )(A)1:1(B)2:3(C)3:2(D)任意比5.为了除去MgCl_2酸性溶液中的Fe~(3 ),同时将溶液中的pH值提高到4.5,最好加入的试剂是( )(A)NH_3·H_2O (B)NaOH(C)Mg(OH)_2 (D)MgCO_36.常温下,将pH=1的一元酸溶液和pH=13的一元碱溶液等体积混和,混和液pH值为( )(A)等于7 (B)大于或等于7(C)小于或等于7 (D)无法确定  相似文献   

16.
“顺序排列”题是近年来中考化学试题中一种常见的题型,其知识容量较大,迷惑性较强,顺序排列要求严格,若稍有不慎,则易出现错误。现将其归类解析如下。1 元素质量分数大小的顺序排列题 例1 非金属元素R可以形成氧化物RO、RO_2、R_2O_3、R_2O_5,按R元素在这些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  相似文献   

17.
在计算型选择题中,运用常规解法,有时既繁且慢,若能抓住题干和选项中隐含的信息特征,借助思维的变通性能特性、利用心算推断法就可以准确快速地确定答案。1 抓住通式特征集中突破 例 1 现有a克MgSO_4·7H_2O、b克ZnSO_4·7H_2O、m克Na_2SO_4·7H_2O、n克FeSO_4·7H_2O四种样品。其中结晶水的百分含量最大的是( )。 (A)MgSO_4·7H_2O (B)ZnSO_4·7H_2O (C)Na_2SO_4·7H_2O (D)FeSO_4·7H_2O 心算依据:四种样品通式相同:RSO_4·  相似文献   

18.
<正>考点1:氧化还原反应;钠及其化合物;卤素;乙烯的性质;氮及其化合物;铝及其化合物。例1 (2017·北京-9)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A.二氧化碳使Na_2O_2固体变白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氨气使AlCl_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要点分析:二氧化碳与淡黄色的Na_2O_2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钠,该反应中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9.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 A.金刚石 B.石英 C.铜片 D.胆矾 2.下列化合物中,其阳离子和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是( ) A.NaCl B.CaO C.KClD.Na_2S 3.决定原子的种类的微粒是( ) A.质子 B.电子 C.质子和电子D.质子和中子  相似文献   

20.
一、复习要求1了解 混合物与纯净物,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含氧酸与无氧酸,酸式盐、碱式盐和正盐四组概念的含义及组成特点;酸、碱、盐的命名方法.2理解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及组成特点.  二、知识结构物质依物质种类数分纯净物依元素种类数分单质依性质分金属(如Fe、Cu等)非金属(如H2、C等)稀有气体(如氦气、氩气等)化合物依是否含碳元素分无机化合物依组成和性质特点分氧化物依性质分酸性氧化物(如CO2)碱性氧化物(如CaO)其他氧化物(如H2O、CO)酸依是否含氧分含氧酸(如HNO3、H2SO4)无氧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