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考点知识结构及分析概率与统计重点考查的内容是:利用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等概率的计算求某些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与方差;根据分布列求事件的概率;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用样本频率分布求其累积频率分布等.  相似文献   

2.
从近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概率与统计已成为各地高考试卷中的热点内容,范围越来越广,有的试卷分值加大到17分.考查的主要内容是利用等可能性事件、互斥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求某些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与方差,并用其解决实际问题.标准正态分布、非标准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成为新的热点,用样本频率估计总体分布的统计方法,频率分布直方图与概率、期望、方差等解决实际问题也频频出现.  相似文献   

3.
<正>纵观近六年江苏高考数学题,对概率问题的考查重点在于:掌握随机事件、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独立事件、独立重复n次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等五种事件的概率,会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期望值,会用样本的方差估计总体方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10年全国及各省(市、区)高考理科统计与概率试题的统计分析,得出今后高中统计与概率教学应当以分层抽样、频率分布直方图、古典概型、互斥事件、独立事件、Bernoulli概型、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其数字特征和正态分布等为教学重点,使学生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注意联系生产和生活实践,重视独立性检验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概率与统计在中学数学中是相对独立的内容.概率的相关内容包括: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对立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统计的相关内容包括:抽样方法,总体分布的统计,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方差、标准差,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线性回归.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高考对概率与统计的考查,往往侧重于分布列与期望,偶尔也会涉及方差.各省市的理科高考卷中,对分布列、期望与方差的考查一般都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题目包装新颖,难度适中;而文科卷对分布列、期望与方差的考查要求较低,很多省市文科甚至不考期望与方差.重点难点重点:本部分内容的重点是熟练掌握五个基本概率题型(即古典概型、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独立重复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能结合实际问题,熟练求出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及方差.  相似文献   

7.
概率统计知识是近年高考的命题热点,重点考查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独立事件,抽样方法,频率分布直方图,分布列、期望、方差等知识及其简单应用,分值占整套试卷的12%左右,题型多为一道选择题或一道填空题,加一道解答题.理科考查重点为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文科主要考查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预测2009年高考仍以以上内容为主要考查点,但特别要注意理科卷可能选用与“正态分布”相关的题材,文科卷可能选用与“抽样”相关的题材,而以线性回归为命题背景的“统计题”也可能成为高考题.  相似文献   

8.
综观近几年来高考试卷,已把概率和统计的基础知识和方法作为必考内容,题型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应用随机变量的概念,特别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及期望与方差的基础知识,讨论随机变量的取值范围,取相应值得概率及期望、方差的求解计算;另一类主要是如何抽取样本及如何用样本去估计总体.本文举例说明,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9.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数学期望与方差这块知识是所有省份高考必考的内容,绝大多数省份的高考题以一个大题的形式出现.主要内容包括: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期望与方差的概念,用离散型随机变量表示简单事件,使用分布列计算事件概率,计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这部分的高考题目虽然阅读量大,有一定难度,但只要细心分类归纳,耐心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把题目做好也不是难事.  相似文献   

10.
一、考点分析及复习方法《考试大纲》关于理科的“概率与统计”的考试内容有: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与方差;抽样方法;总体分布的估计;正态分布;总体特征数的估计;线性回归,而文科有关“统计”的考试内容有:抽样方法;总体分布的估计;总体期  相似文献   

11.
统计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利用样本的特征估计总体,具体有两大方法:一是用样本数据的特征估计总体的分布;二是用样本图表的特征估计总体的分布.反映样本数据特征的量有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等;反映样本数据特征的图表有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分布折线图和茎叶图等,这些统计图表也能体现样本数据的特征,它们从不同角...  相似文献   

12.
概率统计是近代数学的重要分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同时概率统计与排列组合又是紧密联系的,从2004年各省的高考试题来看,要求同学们必须了解随机事件的概率及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相互独立事件、n次独立重复试验、抽样方法、概率分布列、数学期望与方差等基本概念.会灵活运用排列组合公式计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n次独立重复试验k次发生的概率公式、期望与方差计算公式进行相关运算.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杨新兰 《新高考》2005,(1):43-43
运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与方差等概念,以及抽样方法、总体估计等知识,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文介绍几种常见的概率与统计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统计初步     
知识要点统计初步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是,初步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和有关的基本概念,会计算平均数与方差,会整理数据列出频率分布表、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会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及频率分布去估计相应的总体的平均状态,波动情况及分布规律。统计初步的重点是计算平均数与方差,列样本频率分布表和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关键是理解统计的思想方法。填空: 1.____叫做总体,____叫个体,______叫样本,____叫样本容量。  相似文献   

15.
一.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步骤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应按下述三个步骤进行: (1)明确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以及取每个值所表示的意义; (2)利用概率的有关知识,求出随机变量取每个值的概率; (3)按规范形式写出分布列,并注意用分布列的两条性质检验所求的分布列或某事件的概率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16.
一、概率统计部分的主要考点统计部分的主要考点:(1)抽样方法;(2)统计表图(频率分布表,直方图,折线图,茎叶图);(3)样本数字特征(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与标准差);(4)独立性检验;(5)回归分析.概率部分的主要考点:(1)古典概型;(2)随机数与几何概型;(3)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4)计数原理(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理科);(5)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与方差(理科);(6)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理科);(7)独立重复实验  相似文献   

17.
概率与统计解答题逐渐取代了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应用题,其难度不大(在多数省份的试卷中出现在解答题前三题的位置),但有一定的灵活性,对题目的背景和题意的理解要求较高。理科重点考查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期望,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事件的概率,根据统计图表(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  相似文献   

18.
1 理解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的意义.2 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概念,并能熟练地运用.3 正确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理解频率分布的意义.4 理解概率的意义,能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5 领悟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能从各种统计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并能按照要求对获取的信息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19.
2012年高考对概率与统计、计数原理的考查,充分体现了以核心知识(古典概型、几何概型、二项分布、频率分布直方图、独立性检验、回归分析、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等)为重点,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基本问题(等可能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独立重复事件、分布列、期望、方差、分层抽样、统计中数据特征、样本估计总体、两个基本计数原理、二项式通项公式等)为载体,考查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以现实生活(安全防范系统、银行柜台服务、轿车在保修期内维修费等)为背景,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以知识的交会处(排列组合和概率与统计的有机结合等)命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鉴于此,新一年高考要明确考纲,回归基础;关注生活,注重应用;强化思想,提炼方法;重视交会,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20.
统计与概率是中考必考的知识.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分值占15~20分.统计内容中,要求能根据具体问题正确选取抽查方式,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能根据统计表、统计图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及极差、方差的求法.概率问题中,要知道什么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掌握求概率的常用方法,并能够利用概率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或设计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