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杨滨,刘玉芬我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必然涉及着人们的思想、生活和行为的变革,带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深化和发展。要求人们建立与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与人的交往形式,为人文精神的培育创造了条件。它使人们从计划经济时代的依附状态中解放出来,人的独立个性、自主自律也因此成为现实。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独立性以人对物的依附为基础,从而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拜金主义、人的片面发展等负效应。因此,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才能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优越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3.
德育工作中以人为本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提高教育品位,培养学生的人精神,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不断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影响。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强调教育个性化,个性化教育。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人和社会关心的基本目标。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性格,教师除了要保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外,更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正确培养个性,积极发展个性。数学教学应讲究教学艺术,努力创设条件,营造乐学氛围,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不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性是指人的自主性和独特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特征,是教育现代化的潮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往往忽视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的潜能得不到挖掘,个性得不到发挥,创造力得不到发展,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需要。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肤浅看法。一、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真正…  相似文献   

6.
面对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新世纪,世界各国都在着眼于各自的基础教育改革,以适应世界变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综观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普遍特点,有以下共性:一是教育目标综合化,注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二是重视基础学力的提高:三是强调全球化意识的培养;四是注重道德观和价值观教育;五是强调学生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们都在谈教育要面向21世纪,要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的人才。21世纪已不是很远的事。那么,今天的教育怎样培养21世纪需要的人才呢?在哪些方面与新世纪接轨呢? 七年的时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完善;公开、平等、竞争将成为选拔人才所面临的社会特点,对人才素质也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的成熟将促进人才的个性发展,培养的“标准件”模式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黯然失色;学校模式多样化,为人才流动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并将促进人才的个性发展。在人的文化科学素质普遍提高的背景下,学生的特长、博通与精专的结合将成为学校培养目标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在这一场“具有革命性社会变革”中,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大潮的节拍,更加有力地推动社会向繁荣、富强的方向发展,是我们从事思想教育工作者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现就此谈几点感想。一、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思想意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必然会带来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作为中学思想教育工作者应率先适应新形势,引导学生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为中学生日后人向对全、适应…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要求中职院校的学生不但要学好文化知识,而且要做到德育的发展。因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需要学生的德育做基础,只有"有德"才能与人共处,才能在新时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立足。本文从用师德来感化学生,用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学生,以情感教诲学生,建章立制规范学生,正面引导成就学生个性,寓教于乐陶冶学生情操,开拓创新提高学生素质等六个方面就新时期中职院校的德育教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需要强调对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启蒙和培养,强调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活动课最大的特点是学生的自主性.重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体现的正是创新教育的宗旨。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经济形势的飞速发展为教育改革创造了难得的机会,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更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因此,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适应社会与个性发展需要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全面取代应试教育,也就成为现实的需要与历史的必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校建立三年来,围绕“个性化教育”这一课题进行了实验,试图通过实验构建一种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发现、开发学生的潜在个性,把学生培养成有主见、有明显的兴趣倾向的人,探索一条充分发挥小学的教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有利途径。实施个性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必须渗透到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课堂中主体性的培养已经成为素质教育十分关键的一部分内容,而其教学模式也随之成为必须给予重视的教学研究内容.目前,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的建立,市场经济更是不断得到发展,开始强调人的主体性.教育方面,新课改要求学生必须作为主体而活跃于课堂学习活动,以适应社会与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新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姜秀华 《教育探索》2002,(12):30-31
素质教育的内涵,主要有九个方面的内容,即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教育模式,是现代教育,是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是注重学生个性健康的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特殊要求的体现,是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使人的素质综合发展的教育,是使人的适应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在全体人民中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决议还强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和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但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些人宣称:集体主义价值观过时了,提出个人主义价值观是一种“新的价值观”,从而动摇了一部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信念。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价…  相似文献   

15.
以马克思主义的个性发展思想为理论依据,进一步揭示出人的个性发展的深层规律,用以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性塑造和个性发展。现阶段个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可归结为:1.探索、创立和完善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2.在深化改革中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弘扬集体主义精神;4.努力塑造个性意识和个性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个性教青的内涵 (一)个性教育的涵义 笔者认为,个性教育的定义应有以下三个基本要素:第一,以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第二,强调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三,强调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心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良好个性、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和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个性和谐发展的人,强调个体综合素质的提升及人格素养的提高。和谐教育关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自我教育的综合作用,只有通过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努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个性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它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并不否认“全面发展”。个性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素质在各方面都达到或超过基本标准后,再求得某些方面的专门性、特长性发展。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创新人才。强化个性教育,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否认和忽视个性差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每个学生相对他自己而言最好的个性发展。这是创新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条件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培养个性:当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性的本质是人的主体性、独特性,培养个性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塑造新世纪国民素质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个性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如性格、兴趣、爱好等)的总和。正是由于组成社会的每个人的性格、兴趣、爱好千差万别,才使社会成为个性纷呈、色彩斑斓的万花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人们个性的发扬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而人们个性的发扬,可以激发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创造精神,这些正是提高国家和民族凝聚力和竞争力必不可少的。受传统文化和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我国教育长期以来重视受教育者群体的共同性,同时强调社会共同愿望,产生“千人一孔,万人一面”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体系和学校不能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