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图书馆馆员间知识转移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图书馆知识转移和馆员之间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的内容及特性的基础上,应用博弈论的有关方法,对馆员间的知识转移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激发馆员自愿进行知识转移和共享的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分析联合虚拟参考咨询中各成员馆之间、馆员之间、馆员与用户之间隐性知识转移障碍的基础上,应用博弈论对服务过程中知识转移行为进行了研究,最后从成员馆、馆员和用户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影响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的因素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图书馆隐性知识及图书馆个体隐性知识和集体隐性知识的涵义,并论述图书馆个体隐性知识和集体隐性知识的积累、转移过程。运用现代博弈论来理解馆员不可能自觉地进行隐性知识转移的行为。通过分析参与转移的馆员素质及馆员对隐性知识转移的认识和图书馆运作的体制和机制等方面,探讨影响图书馆隐性知识积累与转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针对国内图书馆知识转移研究多基于局地图书馆展开的问题,对多个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图书馆的馆员进行调查研究,为图书馆更好地开展知识转移活动,提高知识转移效果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文献回顾形成问卷,调查我国13所图书馆的各类馆员,通过因子分析,得到6个图书馆知识转移因子,运用Excel绘制各因子所有变量的系数(权重)和馆员认可度(变量得分均值)的四象限图,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处于不同象限的变量对图书馆知识转移活动的影响。[结果/结论]提出为了提高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效果,图书馆应该不断强化高层管理人员的认识,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存量,加强馆员和用户的双向教育,重视并强化网络平台建设,积极开发用户需求,鼓励馆员参与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制定,并基于相似的知识转移任务建立有效的知识转移模式。对知识转移活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明确图书馆知识转移模式的构成,借鉴知识转移经典模式,构建基于业务流程的图书馆知识转移一般模式。结合各类型图书馆的职能和定位,建立不同类型图书馆知识转移模式,并对知识资源、馆员、用户等要素及知识转移过程分别进行讨论和比较。  相似文献   

6.
针对情境知识转移行为关系研究,发现知识转移行为具有社会性动机、关心组织动机以及近景与远景动机。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内涵结构归纳得出:情境下知识转移存在着角色泛化与狭窄、强调知识转移中人际关系和个人积极主动性的特点;对隐性知识转移前因与后果变量有关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并从个体和群体层面指出了研究知识转移行为的异同点,为中国情景下隐性知识转移行为实证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知识转移的特点分析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中知识产权风险产生的机理及其的主要表现形式, 并在此基 础上,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与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以馆员知识产权培训来增强馆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利用 技术措施以保障自身隐性知识转移的效果、营造和谐的情境以提升隐性知识转移中知识共享与共知、组建咨询团队以 形成隐性知识转移中产生的知识产权保护凝聚力5 方面提出了知识产权风险规避策略,以期将知识产权风险降至最低限 度,实现图书馆有效地进行知识的转移。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是学科馆员的一种创造性知识活动,研究学科服务团队创新氛围对学科馆员创新行为 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分析学科服务团队创新氛围、知识分享、学科馆员创新行为三者内涵的基础 上,构建学科服务团队创新氛围对学科馆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模型,剖析团队创新氛围、知识分享、学科馆员创新行为 的跨层次关系。这一研究框架结论说明,学科服务团队通过营造良好的团队创新氛围,增进学科馆员知识分享意愿, 培育学科馆员创新行为等方面着手,可以实现团队创新氛围、知识分享、学科馆员创新行为的跨层次机制。  相似文献   

9.
李玲 《图书馆界》2011,(3):12-13,18
对图书馆员隐性知识及其转移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影响图书馆员隐性知识转移的因素主要有:所转移的知识、参与转移的馆员和转移的环境。其中,所转移知识的内隐性、不确定性是影响隐性知识转移的客观因素,而参与转移馆员的素养、态度、能力,图书馆运作的体制和机制等;影响因素则是影响图书馆员隐性知识转移的主观因素,并会对转移的效率和效果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把认知情境引入到知识管理系统内形成连贯的知识系统,能激发个体和群体转移知识意识。认知与心理行为、情境在知识转移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具有某种共同的逻辑形式,它们之间能产生双向互动作用。当前隐性知识转移工作的根本困境在于缺乏认知情境对心理行为的激发而显得迟钝,有效的隐性知识转移方式是因认知情境而权变的。在寻找对隐性知识转移研究的同时促使我们要运用认知的观点对隐性知识转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ʶ����ı����������ʵ��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在分析知识经济给企业带来的挑战和企业所面临的新的管理问题的基础上,从管理学的角度对知识进行再认识,阐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概念,分析知识管理所面对的管理任务和目标,介绍已经投入实际运用的知识管理策略和工具。  相似文献   

12.
知识搜索引擎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知识搜索是知识管理领域中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新方式,它既可以拓展知识服务的范围,又可以促进知识在社会 范围内的共享。提出知识搜索是基于先进的自然语言的智能检索技术,包括知识的创造、评价、利用、共享、积累5个要素;这种知识获 取方式实际是一种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从页面设置、类目设置等方面介绍国内现有的三家互联网知识搜索引擎,并通过检索实例提 出不足之处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蔡盈芳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3):108-112,134
在现有的实例知识模型表示与检索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实例知识检索的不足,就具有多层属性关系的实例知识的检索技术进行研究。将多层属性实例知识表示为一个树状结构的多层属性模型,在检索算法中综合运用数值类属性相似度算法、模糊值属性相似度算法、词语类属性值相似度计算算法等,对算法步骤顺序进行调整优化,使检索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知识单元的演变及其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知识单元的发展经历了从文献单元到信息单元既而到知识单元的演变过程。文献单元、信息单元和知识单元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知识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对知识单元的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知识单元是在知识管理中可以对知识进行独立、自由、有效识别、处理与组合的基本知识单位,即知识元。但直接利用知识单元对知识本身进行管理还有很大的困难,需要进一步研究文献单元、信息单元和知识单元之间的关系,并借助知识管理技术推进知识单元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静 《图书馆学研究》2007,(6):99-100,F0003
本文将知识的二重性与粒子的波粒二象性进行了跨学科的联系,在粒子二重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的“波粒二象性”,并推广到与知识密切联系的知识管理领域。  相似文献   

16.
知识图书馆理念及其在事业发展中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专门探讨一个新概念--知识图书馆。提出对知识图书馆的基本认识,以及作为事业发展重点的知识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模块式与分层次的方法,将知识分割为由模块和知识元组成的知识体系,通过按相关层次的直接点击查询或按知识元名称进行所需知识的检索,实现以知识元为基础的知识组织与知识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梳理国内外知识生态系统理论的相关文献,提出知识生态系统的定义;在综合分析研究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内涵、应用区别及特点的基础上,提炼出本系统模型的基本构成要素;通过对生态系统模型各要素运行规律的分析及阐释,借鉴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以及相关方法,构建具有特定适应性的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揭示在知识生态系统中知识利用、增值、流转及其进化的规律,以巩固图书馆的知识交流和共享,促进知识创新,降低获取知识的成本,提升利用知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根据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及其处理的知识特点选择知识的框架表示方法,提出从知识标识、知识分类、知识背景、知识实体、知识评价槽及相应的侧面来描述知识管理系统中知识的一般参考框架,并分析可枚举侧面的值域。通过实例描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框架表示方法,认为文中的知识框架有助于知识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简述钱基博宏丰的目录学著作中代表作的著述实践和巨大成就,论证了他“考镜源流、辨章学术”这一体现目录学精髓的目录观;其达到“考镜源流、辨章学术”境界的“博学多识,提要钩玄,融会贯通”的目录学理念、功底和造诣,对于今人研治目录学、编纂提要、提供研究导航,具有极大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