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改革促进评价的功能由以往注意甄别、选拔转向关注学生初中的过程与个体差异。因此,新课程的评价被称为“发展性评价”,核心在于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意味着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不但要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提高,还要促进学生有差异的发展,更要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相似文献   

2.
对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中的一些现象必须深刻地反思。必修模块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增强选修模块的选择性:要重视让学生对化学科学整体有所了解;要重视渗透高层次科学素质教育;继续致力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优化学习方式,促进教学评价的改进。  相似文献   

3.
(1)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达到预定的发展目标,而不在于检查与评比.其主旨在于通过对学生过去和现在不同情况的了解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提高,并逐步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强调重视收集、保存学生发展过程中能代表学  相似文献   

4.
在具体阐述对实施后的校本课程方案进行评价之前,我们有必要说明“方案实施后的评价”与“方案实施结果的评价(学生学习成绩评价)”两者的区别。首先,评价对象不同。前者是实施结束后的方案,后者是学生。其次,评价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通过评价促进方案的改进,后者是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尽管现实的操作远未能达到这个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精神指导下,学校充分利用本地区多种资源优势,适应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能力,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造就新一代高素质创新人才。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目标。依靠学校师生共同合作和社区力量的支持,探索校本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积极响应我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中政治选修课程的开设既要符合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又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将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关注学生生活,激励其求知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建平 《辽宁教育》2002,(10):16-17
当前,从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趋势看,评价的功能和新的评价技术,都有了本质性的变革。评价不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考试,过于注重量化;评价技术落后,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教育评价的相对滞后,已…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将改革课程设置过于统一的局面,充分发挥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补充国家和地方课程留下的空间,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促进区域内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我们改进评价方式,采用文本评价与实施情况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校本课程.在对校本课程开发情况进行文本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评价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下我们将实践中的做法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9.
21实际首先是人的世纪,是努力使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世纪。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当今,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而我们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终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为指导思想。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就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更应当重视透过历史的学习,开发学生持续发展的潜力,促进其人格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
本试图通过对新体育课程学生学习评价的做法进行实验分析,阐述了体育课学习评价的重要性,它对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可供选择的课程。它是以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要为目的,充分体现学校自身特点的个性化课程,它对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对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都将起着不可忽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我国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大多着眼于课程研究本身以及教师的课程开发经验,相对忽视了学生在此过程中应有的地位与作用。本文正是从这一思考出发。通过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要求,强调校本课程开发应秉持的学生观,以期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真正重视学生的地位,发挥学生应有的作用,使课程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考试是小学教学评价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遵循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改变以往只强调考试选拔功能的状况,突出考试的诊断、发展的功能,使考试成为发现问题、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在这方面作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4.
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研究型课程的设置有助于开发和释放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较早地树立科学研究的观念;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多样化发展的各谐统一。研究课程的设置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5.
生物科学与技术是20世纪以来发展最为迅猛的学科之一。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了解生物科学与技术进展的渴求。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探索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式,将有助于提高生物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学校,既要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又要尽可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实行课程的多元化,因此,除学科课程外,还应开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其他类型的课程,在严格执行国家,地方课程计划的同时,开发校本课程,优化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个人知识与体验性课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课程主要是一种接受性课程,以公共知识为基础,在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上显得乏力。以个人知识为基础的体验性课程可以满足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意义建构的需要。体验性课程具有自身的存在形态及其限度。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背景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的有效学习促进其健康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为此,要树立为学生的有效学习而教的观念,分析师生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教学行为,确定有效学习的要素,从预设与生成两个角度实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即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教学方式与方法运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论在价值取向、基本观念,还是在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积极主动发展的思想。众所周知,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几个方面组成的;而学生的思想、品德、知识、技能、美感等都是统摄于心理这一系统之中,它们都服从于心理形成与发展最一般的规律。心理健康教育是贯穿于“五育”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因此,新课改能否实现预期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心理的健康及心理素质的健全有助于课改的顺利开展;反之,则可能阻碍课改的进行。  相似文献   

20.
高中化学课堂实施发展性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化学课程要建立起新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与和谐发展,以达到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化学能力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教育的评价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在化学课堂中应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