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生活》2014,(3):33-35
所谓“月光族”,就是每月将月收入全部花光的那些人。当一对大手大脚的男女走到一起,“月光家庭”也就随之诞生了。由于花钱的随意性,这样的家庭前半个月潇洒时尚,后半个月却捉襟见肘,购房买车的计划在一年一年地推迟。那么”月光族”该如何正确而巧妙地理财,才能使自己置业无忧、养家不愁呢?理财专家的建议也许对您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正确理财方法是确保家庭生活长期稳定的重要途径,也是让家庭有限资金保值或增值的必要手段。然而,我们身边许多人却不会让钱去生钱,总是让它“烂”在工资卡里!问其原因?答曰:“理财那么麻烦,我才懒得理也弄不懂”。其实,只要利用简单的加减乘除,便可以打理自己的财富,让你过得更幸福。  相似文献   

3.
金鑫 《金秋科苑》2008,(5):107-107
常言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由于老年人不再以通常的劳动形式直接创造财富,他们主要的生财之道就是“钱生钱”。而老年人理财,不仅对老年人自己及家庭有好处,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来说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值得提醒的是,老年人理财切记不能让情绪所左右,必须时时刻刻理智清醒地理财,而且无论采取哪种理财方式,都应该把握住一个原则:“稳”为上策。  相似文献   

4.
徐杰 《内江科技》2009,30(5):166-166
本次调查旨在找出家庭状况中哪些因素影响了职高学生的行为习惯。通过自制的《家庭状况、行为习惯的调查问卷》,调查了我校140名学生,其中有效问卷为125份。对125份样本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本校学生的行为习惯为2.232(其中1被定义为习惯良好:2被定义为一般;3被定义为较差),表明行为习惯较差。又对“行为习惯”及“家庭氛围”、“家教状况”、“家长的文化水平”及“职业”、“收入”等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职高生的行为习惯与家庭氛围、家教状况呈相关关系,而与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收入等无关,  相似文献   

5.
从修正标准货币效用模型(MIU)入手,从理论上说明,通胀对中等收入国家家庭福利会造成严重影响,进而提出理论假设:通胀所造成的家庭福利损失将严重影响中等收入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相关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后,又通过FGLS、差分GMM以及系统GMM方法对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自进入中等收入以来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基础设施、债务水平、技术创新以及储蓄率的前提下,通胀对上述国家人均GDP增长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应该加强对通胀的调控,以确保我国顺利进入到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相似文献   

6.
周文 《知识窗》2013,(23):41-41
记账理财在年轻人中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很多哀叹“月光”的年轻人都很想弄清楚自己的钱究竟飞到哪里去了,所以曾经尝试过为自己的收入、支出记账,可往往因为嫌麻烦、容易忘记等原因不能坚持记账。“挖财”却让记账创新式地变成了简单又快乐的事情,而赵晓炜就是推出这款手机应用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7.
当前,金融理财成为热点,而理财专业人才的匮乏成为理财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而我国的金融理财专业人才培养刚刚起步,培养模式还比较滞后.金融理财是一门实用学科,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而非应用能力,这使学生不能具备一个理财师应有的能力和素质.要将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开放金融环境的应用型人才,就需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团队学习”;变“输入型学习”为“输出型学习”.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也逐步增长,农村储蓄保值增值的传统理财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农村理财市场正在形成,农民理财需求开始显现.如何科学合理地拓展农民理财渠道、研发农村理财产品、发掘农村理财市场,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的重要筹码.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与财富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投资理财对于财富增长的重要性,产生了日益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此基础上迅猛发展。本文在讨论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基础上,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居民经济收入的增长,市民口袋中的钱也逐渐增加。对这些增加的收入,市民会逐渐投向证券市场和投资理财项目。一些商业银行不失时机地推出一些理财产品。大多数理财产品以给予高利率的回报以吸引投资者。市民被高利率的回报而吸引,纷纷将剩余的收入投入到投资理财这一新兴产业。理财产品属于何种性质,针对现有的合同的规定,可能会产生何种纠纷,如何解决这些纠纷和争议,是审判实践中的新问题。从理财产品的和约看,这类合同多为格式合同。格式合同中的霸王条款是合同法解决纠纷的难点。针对理财格式合同中许多不平等的条款投资者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本文试从运用合同法总则的角度解决理财格式合同中的财产损益纠纷。  相似文献   

11.
东方 《知识窗》2002,(11):14-15
人的投资理财行为,不可避免地受个人偏好、既得利益、从众心理等非理性因素影响.通过对一些人投资理财心理误区的分析,可以学会避免投资理财错误.下面,就是几种最常见的现代家庭投资理财误区.……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2007年,在我国理财基金被广大市民追捧之时,有一个在居民小区打扫卫生的老太太也倾其所有来到银行,说是要买“金鸡”(基金),营业员听后说,就开玩笑地问老太太是要买“金鸡”,还是买“银鸡”,老太太说,那就买“银鸡”吧!虽说这是个笑话,但亦反映出理财基金的大热。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在专利领域也有这类经营“理财基金”的公司。  相似文献   

13.
高杨  郑志浩 《资源科学》2021,43(10):1990-2002
2020年后,缓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将从以往的“扶贫”战略向“防贫”战略转变,亟需构建新型社会救助制度,改善农村低收入家庭的食物安全,推动长效减贫。本文基于2012—201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全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估计了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卡路里、宏量营养素和4种关键微量营养素的收入弹性,利用所得弹性估值模拟了实现不同营养目标所需的现金转移支付金额,利用食物与营养的转换关系模拟了实现不同营养目标所需的实物转移支付金额。研究结果表明:①大部分营养素的收入弹性偏小。②实物转移支付比现金转移支付能够更为有效地改善农村低收入家庭的食物与营养安全。③补贴成本相同的条件下,主副食相结合的实物转移支付方式相较于其他形式的实物转移支付,可更加均衡地改善低收入人群的营养状况。进入后扶贫时代,我国可以考虑建立当前许多国家(如美国、印度、埃及等)实施的实物转移支付制度,有针对性地保障低收入家庭的食物和营养安全,改善低收入人群的营养均衡状况。  相似文献   

14.
幽默     
干练的理财家甲:“你看见那人吗?他讲起话来,只听见几百万几千万的数目字。”乙:“看他那样子,就可知道他是一个干练的理财家。”甲:“哦?他还能理财?我只知道他是一个细菌学家。”生日礼物细菌学家对自己的妻子说:“亲爱的,我已经准备好了一件意外的礼物在你的生日那天送给你。”妻子:“好极了,是什么呢?”“以你的名字命名的病毒。”幽默  相似文献   

15.
谢悦 《内江科技》2009,30(5):5-5
城镇非贫困低收入家庭是低收入家庭中的一部分,是体现经济学的稀缺性的又一前沿阵地,这里稀缺的是金钱。在这种状况下。收支策略的调整可以发挥出神奇的力量。本文旨在针对目前广泛存在的中小城镇低收入家庭的现状以及改善思路的分析,以期对这类家庭具体的经济决策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委托理财”近年来成为证券业内人士常用的一个词汇。中国证监会也曾经对某些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财行为进行过公开处理。由此看来,委托理财已成为广大投资者关注的重要事项。究竟什么是委托理财?委托理财是否合理合法?其资金从何而来?它对投资者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拟就此谈谈看法。1对委托理财性质的界定——正常的财务现象自从企业出现委托理财以后,就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其合理性也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质疑”。所谓委托理财,就目前出现的情况看,可以这样界定:指上市公司为了提高自身获利能力利用季节性或阶段…  相似文献   

17.
概述我市人社部门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工作情况,分析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此必须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理财投资时每个人来说,都是人生中的永恒主题。虽然储蓄目前仍是家庭个人的主要投资方式,但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急剧变化的今天,许多现代家庭渴求实现全部有限资产的合理配置,达到钱生钱之目的。百姓对理财投资服务的呼唤,使中国的金融机构从阳春白雪走向下里巴人,早在80年代初发达国家兴起的私人理财服务正大踏步地走向中国百姓。  相似文献   

19.
常言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由于老年人不再以通常的劳动形式直接创造财富,他们主要的生财之道就是"钱生钱"。而老年人理财,不仅对老年人自己及家庭有好处,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来说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值得提醒的是,老年人理财  相似文献   

20.
衡量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效果,评估脱贫效果稳定性对“十四五”期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0年四川省广元市3个县的精准扶贫数据库,采用事件研究法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评估了建档立卡户脱贫前后收入变化情况,并按来源分类对收入展开分析,探究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发现:①贫困户的家庭收入水平在脱贫前一年迅速提升,脱贫后的收入总体保持平稳。其中工资性收入的提高最显著且具有可持续性,这主要源于当地“造血式”扶贫措施,包括推动就近务工和东西部就业扶贫协作、发展农业产业园区提供灵活就业机会等。②围绕不同的致贫原因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因病、因残和因缺技术致贫家庭的工资性收入均在脱贫后得到了显著提升。因残疾和因缺技术而致贫的家庭的工资性收入在脱贫后得到了显著提升。本文的研究为评估脱贫动态效果提供了实证依据,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