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章内容是金属及其化合物,主要以实验和科学探究等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其中有9个实验,6个科学探究,涉及到各个主要的知识点。本教学设计以教材中实验和科学探究为主要内容(个别相近实验稍作合并,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适当地增加了一些实验),通过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化学学科的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化学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促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来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我参加了”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中学教学策略与评价  相似文献   

3.
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中选择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学习)的情境,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多维互动的教学关系,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的教育模式。在探究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探索者,学习方式是发现式学习,目的是学生建构性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探究性教学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对国民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探究活动可分为自学、合作探究,课前、课后探究,课堂、课外探究、活动探究等。  相似文献   

4.
互动探究教学模式指教师引导学生依据教学目标,确定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学习)的情境,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多维互动的教学关系,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的教育模式。在互动探究教学活动中,互动是教学关系,探究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探索者,目的  相似文献   

5.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物理教学中学探究能力培养的意义主要在于将科学研究领域的探究方法引入课堂,可以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乐趣,理解科学思想观念,在物理科学的世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意摸索和分析,找出一套最适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提出应注重课程三性,即: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研究性学习课程应运而生,通过教学目标、内容和途径方法调整,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要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研究性学习,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1教材分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是高中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探究性实验,在2009年至2013年的考试大纲中一直属于C级要求。"细胞呼吸"是必修1模块的重点和难点。人教版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改变了以往直接传授知识的做法,而将探究实验放在前面,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过程主动构建知识和概念,为以后学习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本实验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产物,培  相似文献   

8.
课题研究属于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针对高中物理学习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我们选择身边的低成本实验为切入口进行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择两则说明。  相似文献   

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能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笔者所在学校创建的基于"学生学习路径图"的地理新学案教学模式,由课程标准、学习目标、自主.合作.探究、反馈.提升等四部分组成,核心是"自主.合作.探究"。"探究学习"和"归纳总结"是课堂学习的核心内容;"合作学习"是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探究学习"而采取的学习方式;"归纳总结"是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知识、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的明确呈现,这一内容是完成"探究学习"的结果;"反馈.提升"的形式主要是习题。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变接受知识为发现知识、变巩固知识为探索知识,从而实现从"学会"到"会学"和"能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倡导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就新课标下化学实验教学如何实施合作探究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2.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所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它的优点是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新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造精神。我们对“种子发芽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进行引导探究的实验教学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3.
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是初中生应该全面掌握的三种重要气体。学生在已有氧气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氢气的性质,既对通晓氧气知识起着巩固、提高的作用,也为学习二氧化碳的知识奠定基础。因此,氢气一课的教学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我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将教材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组织学生亲自参与,通过实验积极探究,使知识在动手实践中得以巩固和落实。  相似文献   

14.
沪科版物理课改教材第11章《压强》通过大量的观察实验学习了固体、液体和大气压强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特别是新增内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机翼的升力”、“帕斯卡原理”等重在由科学探究去学习,并解释生活中的实际现象,着力培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分析与论证能力。本章教学实验设计安排如下:  相似文献   

1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是化学学科探究的主要方式,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优势,进行化学探究实验设计练习,不但能巩固有关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科学探究是理科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探究实验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建构,为学生创设深入体悟科学的情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究实验设计应力求具有新奇的特点。下面介绍的这个探究实验综合了理化的相关内容,较好地体现了上述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借鉴。  相似文献   

17.
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涵义为“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 ,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 ,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 ,是探究式学习关注的三个目标。历史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围绕特定的历史问题 (专题、课题 )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 ,它是学习方式的变革。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以探究式学习为基础重构基础教育课程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 ,而实施探究式学习也是当前我国…  相似文献   

18.
探究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能培养学生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探究型实验相比于传统的验证型实验,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亲历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懂得化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于 2 0 0 1年 7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下文简称《标准》) ,提出物理课程的五项基本理念 ,其中第三项是“注重科学探究 ,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指出 :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学习科学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 ,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鼓励将信息技术渗透于教学之中。实施探究性学习 ,不仅要重视知识与技能 ,还应当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列为同样重要的方面。《标准》中列出了科学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