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袁培福  宋楠 《科协论坛》2013,(11):18-19
近年来,教育传播学理论不断发展,为更好地认识和开展科技馆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科技馆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科普教育机构,展览展示设计对科技馆的宣传效果影响更加重要。随着科技和展教理论的发展,科技馆的展教呈现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从以展品为主到以观众为主;从以教育为主到启发引导为主;从消极等待观众进门到积极吸引他们参观。展览展示已成为影响观众参观科技馆、体验科技馆、感受科技馆的重要因素。从展馆展览展示设计的角度阐述了现代科技馆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对科技馆教育功能开发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功能是科技馆的核心功能 1、从科技馆的发展历史看,科技馆一直围绕着教育功能的发挥提升而发展的。科技馆最早作为博物馆的一个分支,以各种科技成果的原始物件作为主要展示内容,以请勿动手的展教方式大大限制了展示的教育效能,与科学技术的实践性、探索性不相适应。随后出现的德意志科技博物馆以提倡观众参与而被称为“按电钮博物馆”,可以说是注重教育为基本属性的现代流派科技馆的新起源。  相似文献   

3.
文章指出:近年来我国科技馆事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科技馆已逐渐发展成为科学普及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发展,很多科技馆在"可持续"问题上遇到障碍,停滞不前,场馆客流少,甚至门可罗雀;观察发现,科普展示内容的单调陈旧,展示形式的单一死板是主要原因,从科技馆的长远发展出发,提出科技馆应在场馆建设、内容建设、科普展示及服务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我国科技馆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功能,厘清了科技馆与科技类博物馆、科技馆与科技创新博览馆的区别,以及科技馆与人的科学兴趣的关联,分析了科技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究了科技馆建设的突破性路径,从理论层面深入理解、准确把握科技馆性质和发展方向,从实践层面积极探索如何高质量建设科技馆以更好地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类博物馆功能的不断提升和完善,科技馆已经从早期的“以物(藏品)为中心”发展为“以人为本”基础上的教育活动。因此,从现代科技馆的运营实践来看,科技馆“以人为中心”的观念应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主要教育目的;二是展教内容着重表现人与科技、人与自然的关系;三是展教内容与方式要适应观众需求。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我国科技的发展现状,探讨了科技馆的展览方式及其创新。文章认为,为进一步挖掘科技馆的潜能,高效发挥其社会功能,还需要深入创新思维、创新展示手段,无论从展示内容、展示手段、展教理念还是设计规划等方面都要不断改进,保持科技馆展教方式的时代性、科学性、普遍性,以及知识的系统化、具体化、浅显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科技馆建设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总结与分析,提出对于科技馆建设的创新的几点思考-科技馆建设的创新可以从功能设置、建筑造型和结构、展示理念和形式、人才合理配置等方面着手进行整体设计策划,力求做到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各有千秋,同时又能为后续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科技馆如何进一步提高科技馆的教育质量?本文从科技馆要密切结合国家社会发展要求和社会公众需求去思考,来完善和提高科技馆功能;从密切科技与社会的关系、科技与生活的关系去思考,加强科技馆常设展览形式与内容创新;从密切配合学校教育改革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去思考,加强科技馆和学校联系与互动等三个方面就提高科技馆教育质量提出了探索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从世界上第一座科技馆诞生至今已有近百年,我国科技馆建设与发展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长足进步。科技馆以科普教育为主业,以展品展示为主体。因此,建设好一个科技馆无论是基本建设还是内容设置,以及运营管理和发展创新都不能脱离展示主体。当科技馆基本建设规模确定以后,展览内容的设置是个关键。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科技馆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实践说明,充分发挥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全面发掘科技馆教育活动资源、不断加快科技博物馆的人力资源建设等工作,是提升教育活动水平的主要途径;与时俱进的教育活动,是科技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与保证。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绩效评价——以山东科技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为例,分析了当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学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要凝练研究方向、优化队伍结构、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以及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创新、质量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任务与目标,科学、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研究生教育健康向上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石。作为一所地方高校,西安科技大学通过深化招生制度,提升教学水平,学位论文全程监控、提高论文质量,强化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构建出特色鲜明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历程——追溯儒家伦理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帆  石金涛 《科学学研究》2007,25(6):1192-1196
 文章从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思想的角度,对中国科技发展史进行了划分,即以自主创新为导向的古代,以模仿创新为导向的近代,以及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并存、并明确提倡自主创新的现代等三个阶段,并对中国科技发展史中所体现出的创新模式变更原因进行伦理追溯。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是农业科技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不同创新模式下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有助于提高创新绩效。探究农业科技企业背景下技术创新模式对资源整合和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利用314家农业科技企业的一手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内部资源整合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效应,但是不同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有所差异。与合作创新模式相比,自主创新模式和模仿创新模式下资源整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对指导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区域高校科技研发能力的评判是高校科研重点研究领域之一,通过对区域高校科技研发能力内涵的界定构建指标体系,并建立灰色多层次评判模型来对内蒙古自治区高校进行评判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能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因素,科技将引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如何从规模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型,进而以可持续创新引领区域均衡发展,是保障城市和谐良治的关键所在。本文以首都构建可持续创新的首善之区为实证案例,从经济运行、社会运行与环境运行的互动影响入手,阐述了可持续创新的首都城市运行理念、格局与路径,系统梳理了首都城市运行的政策体系、管理体系和科技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城市运行与发展进行了战略审视。  相似文献   

17.
研究国际创新中心的概念内涵、主要特征、发展和演进,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四大核心组成体系,并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军民融合视角下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军民融合视角下的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平台,根据军民技术兼容程度的不同,分析了该平台下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结机制,据此提炼出不同的自主创新路径。分析了这三种形式路径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以及这些创新路径得以实施的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9.
创新不仅是一种"技术-经济"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对知识劳动者或创新创意阶层社会属性的高度关注,是"创新社会论"兴起的一个基本前提。文章分析了"创新社会论"兴起的4个认识基础,总结了全球一些代表性创新中心城市的社会共性特征,提出将人而不是技术置于创新政策制定的中心以及未来政策的导向。  相似文献   

20.
张向先  田爱玲 《情报科学》2006,24(11):1638-1640,1656
本文在分析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对知识创新作用的基础上,运用韩国先进科学与技术研究机构的调查数据,对企业知识管理战略选择促进知识创新实现的机理与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