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是由若干分力相互矛盾运动而生成的合动力.依据不同的视角,接受主体动力类型可分为外在被动力与内在主动力、主要动力与次要动力、长远动力与短暂动力、起始动力与继起动力、有意识动力与无意识动力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类型,有助于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的表现形式和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实效应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重要因素——接受动力,从结构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动力可分为教育主体的导向力、接受主体的内在驱动力、介体传导力以及环体支持力。"四力"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成为一个合力,共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实效。  相似文献   

3.
归纳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的类型,对于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本质和功能,对于探索激发和强化接受主体动力的实践策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运动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可以分主要动力、次要动力、辅助动力。  相似文献   

4.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师施教活动和学生接受活动的有机统一,其中,学生的接受活动是内因,是决定高职学生思想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的唯一性、教育目标的高远性、内容的统一性、方法的强制性、途径的单一性造成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动力的不足。为此,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动力源、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以激发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动力,促进其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何飞龙 《教育探索》2011,(10):38-40
马克思宏观需要理论和马斯洛微观需要层次论启示我们:需要是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动力.需要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应与满足接受主体的合理需要,应激发接受主体的正确需要,应强化和提升接受主体的内在的自我需要,应驱动接受主体的真正需要.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动力,包括内动力、外动力与合动力,它们共同推动着接受主体内化教育内容达成教育目标的活动。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得到接受主体的充分认可和接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接受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达到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动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理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中一个崭新的领域,从总体上来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动力是其接受机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中国矿业大学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问卷调查分析,探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的特点,找到思想教育和接受教育的契合点,发挥好教育主体和接受主体双主体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以便更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动力具有自身的特征。这些特征集中表现为客观性、鲜明阶级性、动态变化性、复杂多样性、个体差异性。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特征对探索激发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的实践策略,落实“三贴近”原则,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内在主动力主要来源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四个方面的自我需要:物质利益需要,获取知识需要,追求真理需要,政治参与需要。文章重点探讨了激发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内在主动力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新媒体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心理因素和行为过程进行分析,提出激发内在动力,重视接受主体的心理需求;优化思维方式,构建接受主体的合理的心理认知;发挥情感效应,强化接受主体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营造生态环境,强化接受主体的实践行为这四个方面的对策,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目标。  相似文献   

11.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从心理学的角度,利用内在动机的相关理论,结合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际,探索激发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需求与渴望的有效途径,对有效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社会价值取向、政府动力、举办者动力来源、家长与学生价值选择和民办学校员工价值诉求角度,就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动力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现有职工激励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国有企业目前面临的竞争态势,就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激励方法的优势,挖掘员工潜力,提高工作效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力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可以从完善自身素养、实现自身职能和合理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三个方面提升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力。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是一个多维互动的系统工程。只有立足时代,创新观念,以人为本,以全新的视角和维度科学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调动学生思想和心理中的积极因素,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才能促进学生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实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根据矛盾论的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因此,运用矛盾论的原理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进行分析,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明确该矛盾的运动机理,然后采取切实措施,以化解该矛盾为抓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的提出给民办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敢于直面正视民办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面临的严峻挑战,变被动为主动,变挑战为发展的动力,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学校的提升发展。随着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发展,法制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民办教育必将迎来新的一次壮大发展的高潮。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是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积极合作才能成功实现的,是二者“合力”作用的结果,物理学上讲同方向两个分力叠加,合力效果最大,如果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比喻成两个“分力”那么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看做两个“分力”之间的“角度”。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切入点以年龄为基准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分为:老、中、青,三代,其思想各有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因客体的年龄差异而有所不同。本文旨在表明如何把握不同年龄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确定其最适宜的“角度”,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最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实践性的活动,同时也是一项"精神"对象的教育活动,因此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人本价值的作用,将实现人的价值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价值进行研究与分析,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价值确立的意义,提出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人本价值取向的原则,以期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灌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经典教学方法,在今天的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遭遇种种困境,其原因与当前灌输主体、灌输对象、课堂文化、师生关系等方面出现的新特征和新变化有关。游戏是打破主客对立,以自由、超越为内涵的一种人的存在方式,强调参与并解放游戏者的主体精神,调动个人体验,达成共同建构知识的目标,这对摆脱灌输的困境、改进灌输的方法等具有借鉴意义。营造"游戏场",渗透"建构与解构并行的知识观"、以"游戏人"为培养目标,是游戏与灌输相结合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