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现今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相关行业发展的需求矛盾依然严峻,面对当前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局面,高校应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新型的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能有教解决高校、企业、地方经济建设、学生就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不少学者指出"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的"就业鸿沟"日益扩大的真正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严重不足。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已成为高校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重点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经验和做法展开阐述,探索医药类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李明田  龚敏  陈建 《教书育人》2013,(27):101-103
高校的连年扩招,促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但是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必然导致就业形势的严峻。而矛盾的是: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现象反映出如今高校培养的多数大学生,在综合能力上并未达到企业的要求,个人素质亟待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是巩固理论知识、促进知识结构、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一、就业能力缺乏: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当前,大学生数量的剧增和大学生就业岗位不足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随着大学教育不断摆脱“精英教育”的光环,毕业生就业市场进一步由“卖方”走向“买方”,就业市场在就业岗位相对不足的同时,所形成的就业资源闲置更是惊人,“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的局面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5.
“玉在椟中求善价”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但找“饭碗”还得审时度势。因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如何找“饭碗”?不妨了解一下国外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经历。法国:爱上小企业重视社会实践的法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面向社会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和选择职业的过程。在大学期间,毕业生的实习课程非常多。大多数人的实习期一般为4至6个月,通过实习,大学生们与各企业进行多层双向交流、双向认识,最后做出大家都比较满意的双向选择。其中许多毕业生不到4个月就获得第一份应聘合同,并享受中高级职员的待遇。吸纳毕业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校普遍开设动画专业,培养了大批动画专业的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一方面学生找不到理想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满意员工。通过校企合作,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职业素质,使毕业生在就业时相比没有参加过校企合作的毕业生们更加有优势。同学们也可在实践中发现自己能力与知识的不足,为毕业后步入工作岗位做铺垫,更好的面对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难题。现在社会上经常出现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结构性问题。从就业能力的内涵入手,找出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三个关键指标;比照关键指标的内容,反观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现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学毕业生规模逐年暴增,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愈发严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感到“求贤若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高校作为人才输出地其培养的大学生与社会需求不符,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大学生就业力是一项综合能力,本文通过构建大学生就业力构成体系,面向大学生与用人单位设计出调查问卷,研究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工作态度与合作能力”、“生涯规划管理与学习进取能力”、“专业技能运用能力”的认可度,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两个角度综合评价了构成大学就业力的各因素的重要性.通过象限图分析法,对比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重要性的认知差异,为大学生和高校在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中普 《家教世界》2012,(14):32-33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与企业招不到高素质人才的矛盾,日渐突出,究其原因,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招聘会上,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聘不到适合的毕业生。温家宝总理曾这样提及大学生就业问题:“我每天都在关注大学生就业签约率。”  相似文献   

11.
依托母体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具有在招生、人才培养、就业指导等的特殊性,其毕业生所拥有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就业期望可能产生特定的影响。基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双重因素,对某独立学院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独立学院学生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存量上存在差异;社会资本相对人力资本,对毕业生就业预期的影响更大些。为此,独立学院毕业生要正视所处的教育生态环境,理性认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高校要分类指导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不同含量的毕业生,正确认识社会资本的作用。既要维护"继承性社会资本"。也要开发"生成性社会资本"。政府应做好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合理疏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近三年浙江省高校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发现, 该省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起薪水平虽逐年增长,但高校毕业生的总体起薪水平不高,甚至出现“身价不如农民工”的个别现象,究其原因,与政府就业政策指导、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判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有关。据此,本文从政府加强政策指导、高校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用人单位合理确定薪酬体系和大学生努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形成高校毕业生合理的起薪水平。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可雇佣性能力为核心,从毕业生发展成长度、高校对社会贡献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方面,系统研究构建就业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索构建以可雇佣性能力为核心,从高校人才培养、毕业生和用人单位3个一级指标维度,由15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细分...  相似文献   

14.
蚁族作为高校毕业生的一部分,其生存与发展理应得到高校的重视与关心。蚁族问题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紧密相连既体现于部分大学生毕业即成蚁族的现实,又体现于蚁族问题对在校大学生就业认识与选择的深刻影响。科学应对蚁族问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需首先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从主观上避免蚁族群体的产生;其次,要以毕业生为本,及时更新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增强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再次,可以创建高校后大学时期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尽可能地为蚁族毕业生提供必要的帮助;最后,还可以通过在蚁域创建社区服务站、建立大学生就业保险、优化蚁族保障房申请政策等措施,进一步健全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15.
当前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信息的反馈研究比较少,不利于学校及时掌握学生工作情况。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信息反馈是当务之急,提出建立一套毕业生信息反馈内容和平台,使高校毕业生反馈机制能够可持续运行,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就业部门提供详实的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培养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在当前形势下,拓展就业空间,拓宽就业渠道,确保高职毕业生充分就业,这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也是高职院校十分关注并下大力气要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展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训中心、挖掘校友资源、搭建就业网络平台、开展创业教育等措施能有效拓宽高职毕业生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7.
高校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高校掌握毕业生就业状况,用人单位反馈人才意见和建议的重要途径。文章对构建高校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长效机制提出"高校要高度重视、建立制度、责任到人;建立平台;利用主题活动;结合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工作"等建议,旨在使此工作能够健康、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形势下,就业力的研究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力现状、心理健康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支持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策略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心理健康教育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CBE理论的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压力和损失;另一方面高分低能、理论和实践脱节严重的高校毕业生也给急需人才的企业带来一定苦恼。基于学生就业难与企业实用性高素质人才短缺矛盾突出的现象,提出了CBE理论指导下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职业胜任力"12345"创新培养模式,并对创新培养模式的内涵、理论基础、具体内容和注意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国家关心、社会关注、学校重视的民生问题。缓解和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问题,既要靠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良好环境,也要靠学校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承,但根本上取决于高职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能力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就是借用波特先生的钻石模型来构建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模型,探索价值观在就业能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