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女子皮艇是一项周期性水上运动。划船运动员以快速有力的重复的划桨推动船艇前进,两分钟内均可划完比赛全程,其功率达25公斤米/秒。由于速度——划桨动作速度和频率不可能无限增长,而力量——划桨爆发力量和力量耐力是一变量,可以通过专门训练有效的发展。因此,力量素质水平直接影响运动员释放功率的大小——专项成绩的好坏。我国女子皮艇运动水平比较落后,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差距较大。表1是我国女子皮艇运动员和东德女子皮艇运动员的陆上力量素质测试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2.
一、专项力量素质组成 女子皮艇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由专项最大力量、专项速度力量和专项耐力力量三部分组成。1、专项最大力量:运动员在极限负荷下克服最大内外阻力的能力。具体表现是运动员完成一次划桨的最大拉力。在比赛中,它是快速出发和有力冲刺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国际大赛中男女皮艇运动员划桨节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现场摄影法,比较世界杯赛中男女皮艇运动员的桨频和划桨节奏。结果显示:男桨手左右两侧的桨频比较和女桨手左右两侧的桨频比较均无差异;大赛中实际应用时两侧计算桨频无差异。动作节奏上.男桨手左右两侧和女桨手右侧无差异;只有女桨手左侧与前三者有差异,可能是女子两侧专项素质发展及技术完善的同步性不如男子。男桨手提高桨频可能靠减少回桨时间而女桨手靠减少拉桨时间获得;高桨频时男桨手容易保持水中效果而女桨手容易丢失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专项力量素质组成女子皮艇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由专项最大力量、专项速度力量和专项耐力力量三部分组成。1、专项最大力量:运动员在极限负荷下克服最大内外阻力的能力。具体表现是运动员完成一次划桨的最大拉力。在比赛中,它是快速出发和有力冲刺的保证。2、专项速度力量:运动员在  相似文献   

5.
以辽宁省女子皮艇队运动员和营口市水上运动学校女子青少年运动员各15名为研究对象,采用Best Poise V1.0平衡能力测试系统和八级腹桥测试评分,分别测试运动员的静态平衡能力和核心力量,考察不同水平运动员平衡能力和核心力量的差别,为女子皮艇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多人赛艇比赛中合理运作借力划桨,已经成为了决定出比赛名次的关键。一、多人赛艇各桨手的职责本文中主要以4人赛艇为主进行实例分析。1号位桨手,掌握整条艇的灵活和平衡等。划桨时做到轻巧、协调,把力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被2号位所用。2、3号位桨手,是起动力和引导作用。动力能保持以最大划桨速度向领桨手桨位传递力量,引导是在完成自己划桨力量输送给领  相似文献   

7.
对4名女子皮艇运动员增加3个月的小肌肉力量训练,比较和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200m水上测试结果,发现实验组队员的速度与桨频的提高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小肌肉群训练对提高女子皮艇运动员的速度力量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皮艇动力学方程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和数值方法,分析运动员的推进功率模式对单人艇1000 m匀速划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运动员在1000 m全程中用稳定一致的推进功率模式划桨,必然在起航加速段后导致匀速划的出现;在构成推进功率模式的4个指标中,平均推进功率的提高对成绩的提高起决定作用;推进功率波形越是平坦均匀型成绩越好;桨频的提高和划桨节奏的增大也有助于成绩的提高。实测发现,我国优秀男子皮艇运动员划桨中的推进功率波形和仿真分析获得的理想推进功率波形存在差距,提示运动员的划桨技术和体能素质有待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材料的出现、器材的改进,皮艇划桨技术动作也应不断改进,使划桨轨迹、膝关节的角度、推桨手完成推桨的位置、划桨的有效幅度及发力时间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0.
运用运动学与动力学理论,对少年女子短跑和跳跃项目运动员短跑途中跑支撑时间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支撑时间和年龄不相关,而是随速度提高而缩短;影响支撑时间的因素为技术、身高、快速力量和速度。通过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支撑时间比较显示:少年女子运动员支撑时间较长,腾空/支撑时间值小,前支撑/支撑时间值大,高水平运动员与此相反。认为:缩短支撑时间、形成各种合理时间特征比例是提高最大跑速的关键;在考察支撑时间对速度影响时,还应综合考虑身体结构和身高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96’麦克杯全国武术锦标赛中的难度动作单腿前翻身的技术动作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辅助性训练及建议,为武术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铅球运动中左侧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着重对左腿、左臂在推铅球运动的滑步及最后用力两个重要阶段的工作方法及作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进左侧技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论文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湖北省目前体育支教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湖北省农村体育支教活动的长期开展给予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赛事赞助是体育营销的重要内容,赞助与被赞助方构成活动的主体和客体,其本质属性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一种交换活动。因此,借鉴市场营销学科理论,从体育赛事活动的本体特性出发,建构科学的赛事赞助方案,是获取"双赢"的前提条件。研究表明一个科学合理的赞助方案,对于提高企业社会声誉和品牌影响力将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用两部高速摄影机及两台瑞士产KISTLER测力台对我国10名优秀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动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①左脚着地后的突停制动与蹬伸动作对提高投掷效果有良好效应;②左腿强有力的支撑与快速蹬伸与投掷效果高度相关;③左臂、左肩及躯干的转动式鞭打动作与力效应特点,以及力梯度、垂直冲量、平面力矢分析进一步表明了左侧支撑用力技术与提高投掷效果的关系;④为用术语方便起见,可将左侧支撑用力技术简称为左侧撑蹬。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体育领域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简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红梅  王斌  贾珍荣 《体育学刊》2006,13(6):142-144
对我国体育领域应用决策支持系统(DSS)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在体育领域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是缺乏“硬件”支持;未来体育领域开发决策支持系统将随着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会在研究深度上有所突破,同时其广度,即应用开发的范围也将有所拓展,其开发团队将是多学科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城市与体育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上海的城市体育理念与政策举措。提出:上海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的进程中,上海体育学院应利用自身优势,肩负起高等院校对城市建设的辐射作用和以教学科研服务城市建设的人才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试析足球进攻战术中的接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中国和巴西足球队各4场比赛的进攻接应情况进行技术统计,分析对比材料表明我国足球运动员比赛中接应跑位的现状甚为落后,因此,中国足球队员的无球技术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董广新 《体育学刊》2003,10(3):115-117
在查阅歇资料和调查访问的基础上,经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后认为,人体水平加速的原动力是摇动腿的折叠前摆与支撑腿的快速伸髋在时空上的巧妙配合;支撑和摆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二在短跑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提高摆动的速度和幅度是提高跑速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支持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元春  江宇  张道荣 《体育学刊》2004,11(6):102-104
对苏北地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地区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支持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还没有夯实,支持系统的优化必须要首先重视非衡性优化及放大性优化两个重要环节。重点是要解决师资队伍、场地设施、政策法规、评价体系以及《课程标准》自身的修订与完善等子系统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