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拳种是武术文化的载体,探讨其形成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成为继承创新武术文化的首要任务。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社会制度演变视角对拳种演进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社会中以宗族为主的社会制度演变与武术拳种演进具有内在一致性;宋代之前的宗族制度主要作用于上层社会的王公贵族中,缺乏武术拳种生成所需的乡土语境;宋元时期宗族制度下移,为武术拳种的萌发提供了文化土壤;明清时期宗族制度庶民化,为武术拳种的繁荣提供了社会基础;近代以来随着宗族制度的衰落,武术拳种也面临传承困境;当代武术拳种应在新时代“家文化”引领下,推动自身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运用社会学、文化学的相关理论,从理论和实践维度分析以“拳种”作为方法的中国武术研究。对中国武术研究为何以“拳种”作为方法、“拳种”如何成为方法的基本问题进行梳理与探究,提出将“拳种”作为方法的中国武术研究的理论命题,进而对其进行深入阐释。研究认为,将“拳种”作为方法的中国武术研究不仅是构成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基础,也是在“文化自信、理论自信”的当代语境中彰显武术研究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时代变迁背景之下的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文化的功能转向进行研究,以期找寻适合传统武术拳种生存与发展的道路。结论:拳种文化经历了“战”“观”“赛”与“健”四大场域的发展阶段,每阶段的文化功能转向与历史背景是不可分割的。“战”之功能实质上是拳种生存与需要的本质把握;“观”之功能是对民间文化的美学欣赏;“赛”之功能是拳种多样化与竞技化的综合取向;“健”之功能是社会发展与健康需要的转化结果。建议:以武防身,把握拳种文化技击属性;武艺结合,加强传统武术拳种的展演艺术;推武入赛,加强传统武术文化赛事开发;以武健体,推进传统武术拳种服务全民健身。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诞生出无数的文化瑰宝,传统武术则是其中璀璨的明珠。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春白鹤拳是为数不多的由女性创立的拳种,是中国南少林武术体系中有着深远影响的拳种之一。然而在新时代下,永春白鹤拳同样面临着传承发展的困境,因此文章基于永春白鹤拳现状,阐述永春白鹤拳的文化流动规律,最后围绕传承主体、文化回归、革新理念以及“互联网+”等研究文化流动视角下永春白鹤拳的传承创新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道家之“复归于无极”的基本思路,完全可以被作为传统武术之超级心理训练的根本原则;作为其“复归于无极”的彰显超验心的专业方式,道家炼养的技术与理念,分别被某些拳种吸收改造成了内功功法与技战术训练的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6.
略谈当前竞技武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肯定竞技武术发展方向 当前武术套路技术,应在保持武术本质特性的前提下,在1986年全国武术训练工作座谈会的基础上,推出“突出项目特点,严格动作规格,强化攻防意识,继承发展创新”,以及“高、难、美、新”的技术发展方向。 所谓“突出项目特点”,就是要保持武术的本质特征,继承和发扬各拳种、器械项自固有的风格与特点。在借鉴、移植、吸收其他项目动作或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原有项目的传统风格。  相似文献   

7.
体会传统武术练功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述拙论是笔者基于对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些拳种在基本功法理论的初步理解基础上,加之本人在多年的习武过程中所积累的一点经验而形成的粗浅认识。中国传统武术拳种繁多,风格不一,即便是同属“内家”或“外家”的同一种类拳种之中,也分有诸多的门派。况且在中国武术众多拳种之中能立之为门派的拳种,必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和与众不同的功法理论。加之一些传承者们在诠释前人所著述的拳理、拳诀时,因对前人使用的一些隐语在理解上存在的分歧,难免使  相似文献   

8.
赵祯永  佟贵春 《精武》2006,(11):8-10
搏击间架,指的是在实战过程中拳手们所使用的基本架势。间架,不同于某些拳种的“套路”。套路是由一连串不断变换的拳势动作所组成的拳势系列。间架不同于某些拳种的“走趟子”。走趟子是将几个招式结合步法在进退中演练,以达到掌握某些技击手法的目的。间架不同于某些拳种所说的“做门户”。做门户,是指在交手之前所摆的架势,与实战过程无大关系。间架不同于某些拳种的“起势”。起势是指冠之于套路之前的第一个动作。间架也不同于某些拳种所用的“出门架子”。出门架子是指在交手前,一方或双方亮出自己本门惯用的拳架,使内行人一看便知他属于哪一门派。  相似文献   

9.
武术拳种的产生是中国武术体系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种“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武术拳种,丰富和完善了武术内容,使其异彩纷呈。武术拳种的形成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自身的攻防技击和理论体系,不同的地域文化等都影响着武术拳种的形成。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拳种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武术拳种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们已很少听到武术与其它拳种对抗性交流的消息了,自李小龙之后。 当世界其它拳种,如泰拳、空手道、自由搏击热衷搅和在一起“比试”、过招时,中国的武术似乎已渐渐地远离了这一群体,在独立发展自己的体系。 “中国武术能不能与其它拳种对抗?”这似乎应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因为过去历史上,这类“切磋”早已有过。二十世纪初,东西方拳术最初撞击时,互有胜负:西洋拳击最早打败过泰  相似文献   

11.
思路教学法”是我国心理学工作者近年来正在探索和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 但尚未引起学校体育界的广泛注意。本文结合实际例子, 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教思路”、“理思路”和 “考思路”的思考, 指出“思路教学法”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变革, 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教学的变革。同时提出了对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用 “思路教学法”的原则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育人理念的不断普及,普通高校的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教学的课程、理念、教学理论实践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创新。然而目前普通高校的体育管理现状并不乐观,出现评价过程不够全面、教师工作量大、设施缺乏等问题,最终导致大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降。本文就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特点、内容和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改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前高校部分在校大学生也投入“创新创业”实践中。怀化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的几名在校大学生通过举办少儿跆拳道培训班,在2年的实践过程中在不断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因此,本文通过对这几名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过程的阐述,来分析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为什么容易失败。  相似文献   

14.
空竹古称"胡敲",也叫"地铃"、"空钟"、"风葫芦"、"老牛"等。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对空竹的起源、发展及价值进行探讨,认为:空竹运动历史悠久,是一项集娱乐、健身、竞技、观赏、休闲为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我国的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在今后的全民健身活动产生深远影响及现实意义,对空竹运动进行合理的保护及创新性的发展必然会推动我国民俗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结合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出发,构建了课堂教学平台、课堂学习模式、社团活动平台、实习实践平台和培训咨询平台"五位一体"的教育实践体系,以期为江西省社会体育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双减”政策背景探讨体育教育的价值走向与创新发展尤为重要与现实。分析了“双减”政策对体育教育的多元期待,不仅期待体育教育的发展弊端尽早尽快消除,期待体育教育的操作流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还期待体育教育的相关政策落实要能分层分类分项推进。从永恒不变、动态发展、优化完善等内涵特征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双减”背景下体育教育的价值追求。提出了“双减”落实中体育教育发展的构想,诸如体育教育发展的着力点需要瞄准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路径的优化,其层次感需要聚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内涵的提升,其满意度需要集中体现家校社协同共育的结果。旨为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基础理论和在“双减”背景下促进体育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面对日益蔓延的生活方式疾病,我国政府启动了主动健康科技专项,探索制定遏制慢性疾病不断恶化的中国方案。研究通过梳理现代医学模式发展脉络,面向即将到来的新科技革命,总结其学科特点,尝试给出主动健康的定义。主动健康是依照复杂性科学理论,人体可在远离平衡态形成自组织行为,通过主动对人体施加可控的刺激增加人体复杂性,从而达到健康干预的目的。研究认为,主动健康作为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将会形成与现代疾病医学相互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同时,尽管运动科学是主动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面对主动健康医学的要求和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运动科学需要基于复杂系统、大数据和AI技术进行基础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武术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若干发人深省的新见解、新观点。研究认为:(1)武术新定义是以拳势技击为主要内容,以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拳种为存在样式,以功法、套路、格斗三位一体为表现形式的一种人体技击文化。(2)针对套路"去操舞化"的时代命题,认为套路是由拳势组成的成路练习或格斗形式。套路的本质属性是以拳势为基础的连续攻防。采用与套路本质相匹配的"单对统一"竞赛模式,可有效破解套路发展的困局。(3)针对太极拳与健康的科研问题,建议回归太极拳健身机理的本质研究,由太极拳研究转向太极拳健身机理研究。(4)依据时代需求,建议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原则,拓展与创新传统武术拳种的功能,客观理性地对待传统武术的发展问题。(5)学校武术发展应该"育"字当先,从以武育体,向育人转变,由"育人"格局确定学校武术体系。(6)武术国际化发展的海外传播策略,要从武术"走出去"向"走进当地人心中"调整,要从主体传播向主体间传承演进,从分享到共享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实施,尤其是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向国际社会兑现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庄严承诺,取得了北京冬奥会竞赛成绩历史性突破,而且,也为我国冰雪产业政策制定、冰雪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冰雪产业市场发展产生了积极推动和影响。但是,针对我国冰雪产业供给侧推动向需求侧拉动转变中的痛点、堵点、难点等限制瓶颈,如何解决政府主导作用不足、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消费模式创新滞后、消费人口数量有限等制约冰雪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中的现实问题呢?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本着将概念变成规划、再变成行动的“落地”原则,提出了把握冰雪产业发展规律、强化冰雪产业规划引领、注重创新技术运用、培养冰雪人才成长、扶植冰雪市场主体、补齐冰雪产业要素短板、创新冰雪市场消费模式、壮大冰雪消费群体规模等系列实施对策,对我国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将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各国积极建设“体育城市”的时代背景下,运用文献资料法,基于城市史的考察,提出城市创造和生产出了具有体育属性的中国古代武术,古代城市的大发展推动了武术的繁荣。1)城市格局和制度的革新为武士或武术人结社聚集创造了重要的空间条件;2)城市冶炼业的技术革新为武术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必要支持;3)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对武术文化的塑造和各类武术职业生成产生了重要影响;4)繁荣的市场扩大了市民文化的需求,使得很多与武术相关的印刷出版行业兴起;市民社会武术典籍和武侠小说的传播又反过来促进了武术在明清时期的繁荣。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发展乃至繁荣的前提都是“人口集聚”“技术密集”“文化聚落”的共同作用。因此在城市场域内的议题应当成为当今和未来武术研究的重要问题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