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0 毫秒
1.
郑逸农 《班主任》2001,(9):33-35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在节日到来之前对学生进行孝敬母亲的教育,效果会比平常好得多.而采用心理辅导课的形式进行教育,效果又优于其他形式.笔者为此专门设计了一堂名为"寸草报得三春晖"的心理辅导课.下面是这节课的设计及课堂实录.  相似文献   

2.
《浙江教育科学》2001,(1):62-64
心理辅导工作以课程方式进行,已经被国内外许多实践证明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介心理辅导课程和其他课程相比有着质的区别,这就要求心理辅导课在设计和教学时都要有别于一般的学科。下面介绍的是心理辅导课的设计和教学中的一些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我听了一所重点中学高一年级的心理辅导课,老师让学生描述自己上了高中以后的心情。有位同学说:“我在初中的时候考试成绩都是第一名,到这所学校后,别的同学比我的成绩好,感到有压力。”另一位同学说:“我在初中的时候是少先队大队长,但现在连小组长都不是,心里有失落感。”这个现象说明这些孩子心理上都有一些问题,需要调节。而学校的心理辅导课就是为了调节学生心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已一年有余,在这段时间内,我有幸参加了区级心理优质课比赛,观摩了市级优质课决赛,参加了"国培计划——初中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有机会聆听了专家们关于心理辅导课的专题讲座,结合我这一年多的上课的体验,来谈谈我对于心理辅导课备课环节的几点思考. 一、主题是根基,扎实才有益 心理辅导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成长和提升,因此在备课环节中第一关键因素就是心理成长主题的选取.要做好这个主题选取,我想请大家品尝一下"选题2+2饼干".  相似文献   

5.
<正>【活动理念】本次团体心理辅导课课前调查了200多名五年级学生成长中的困扰,以学生真实的心理需求为依据,相信学生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这节课上,一方面,通过视频引导、天气隐喻、涂色回忆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同龄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见类似的困扰,缓解压力;另一方面,用叙事理念引导学生把“困扰”和“自己”分开,探索与困扰对抗的支线故事,重构自己的积极故事。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还不完善,关注他人的评价、集体的认可,在团体心理辅导课上,将“问题”与“人”分开的方式能让学生降低防御,有助于深入探索,在与“问题”对抗中更全面地认识自己,提升自信,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  相似文献   

6.
王娟 《儿童音乐》2007,(11):41-43
教学年级:小学五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理念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倡导音乐教育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同时,应鼓励音乐创造,提倡综合学习并体现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新课标理念为指针,充分挖掘了教材中潜在的音乐审美及深刻的  相似文献   

7.
《荷叶母亲》区公开课得到了听课老师的赞许,也有许多环节值得我反思和总结。备课时,我设计了多个学生活动,希望通过公开课倡导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由于许多环节都是课堂上即时生成,便多了一些不可控因素,对这节课能否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我是暗地里捏了一把汗;对学生来说,在全区的初一语文老师面前听课、学习,也是一种挑战。好在,从初中入学以来,学生一直是我课堂生命的主角,他们呈现了良好的学习状态。下面我就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谈谈我对活动化教学理念的初步理解与实践。一.《荷叶母亲》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一课,编排了泰戈尔的《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文质兼美的  相似文献   

8.
1教学设计思想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种子的结构”这节课应该以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来实施,才能很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本节课希望能够突破传统,进行创新。“种子的结构”这节课其实是一节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课,这么多年来就只有两种教学模式:一种是教师先讲清楚种子的基本结构,然后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另一种是教师边讲解学生边实验,通过讲授法和实验法来完成这节课的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其实都是以教师为主导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没有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摒弃了传统的教学设计思路,提出…  相似文献   

9.
钟志农 《现代教学》2015,(Z2):97-100
有一位小学教师设计了一节题为"播下积极的种子"的心理辅导课,要在五年级实施。她的辅导理念是这样定位的:"挫折是人们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受到阻碍和干扰,因获取成功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如果处理不当,它会给人造成心理压力,损害身心健康,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而自信心是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内驱力,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它既可以被培养,也可以被压抑。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能清楚地认识人的不完美性,在活动中发现人生总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这是很正常的,不管结果如何,只  相似文献   

10.
黄锋 《贵州教育》2009,(20):47-47,48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的第二框题一主动沟通健康成长,这一节主要是讲学生怎样与老师沟通交流.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才是最符合学生健康成长的生理与心理需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在与学生探讨第一个内容师生交往新概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我用填鸭子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对学生讲授知识。  相似文献   

11.
启示一:遵从学生天性。实现有效教学。这一启示来源于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十四课《我设计的自行车》教学。第一堂课是给三年二班上课,这节课我完全按之前备课时的教学设计思路展开教学:首先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自行车,让学生认识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历史;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并说说自行车的基本组成部分;然后我边总结自行车的结构组成,  相似文献   

12.
[思路] <咏雪>一文,篇幅不长,文字不深.但面对刚刚接触文言的七年级学生,我首先引导学生认真弄清文中词语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文章的主旨.没有这一环节,教学很容易流于空泛.然后,我努力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我设计了评价文章内容的教学环节.最后,以文本为样本,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设计了"仿写"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13.
教学分析《我从哪里来》是大象出版社《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内容。讲课场所为科技馆生命展区——生命的起源。本课利用馆内与教材相关展品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仓定志 《江苏教育》2012,(10):38-39
我们知道,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可以这样说,教育的本质是学生的发展,教学的价值诉求是为促进学生发展而教。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促进"学生的发展"应该从备课开始,从教学的设计开始。基于此,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找规律》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更多地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重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韩冬梅 《广西教育》2013,(24):46-46,59
【设计说明】《8、7、6加几》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学生对用"凑十法"解决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主要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比较中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相似文献   

16.
张艳 《考试周刊》2010,(53):85-86
一、背景介绍 本节教材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6-87页的内容.选用这节课的原因是因为过去我曾选用这节课作为教学公开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时的授课方式为普通的启发式教学.本堂课是由教研室安排我去外校上的一堂优质课,所采用的上课方式是研讨式.由于考虑到许多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密铺的知识,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能激发学生对密铺知识的兴趣并获得教学的真实感,因而课前未安排学生进行预习,我也未与学生见面.  相似文献   

17.
心理辅导课无论从目标界定还是从课堂组织形式、手段和方法的运用等方面,与学科教学都有根本区别。上好心理辅导课,首先要明确这种区别,准确把握心理辅导课的特点。一、针对性首先,心理辅导课的选题要有针对性。心理辅导课与学科教学的根本区别之一是,它不追求心理知识传授的完整性、系统性,其教学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而是围绕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展开,以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切入点,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为目的。  相似文献   

18.
卞琦 《儿童音乐》2008,(4):66-67
一、教学内容:1.介绍国旗的常识,理解国旗的意义。2.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3.自己动手绘制国旗。二、教学设计:艺术课程倡导突出人文思想,调动学生情感,发挥学生潜能,强调学科综合。在这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运用情境——陶冶模式进行教学,整个教学活动以情感体验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情感体验空间,以师生一同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为导入,用直观展示五  相似文献   

19.
心理辅导课是按一定的心理学原理和技术设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系列专题活动。在中小学开设心理辅导课 ,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是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心理辅导课课堂教学的技巧与学科知识课教学的一般技巧有许多相同之处 ,但还有它的特殊技巧 ,要求心理辅导教师灵活运用 ,才能真正上好心理辅导课。  一、善于抓热点问题 ,是组织心理辅导活动必须具备的本领。  心理辅导课的内容要贴近学生 ,急学生所需。课前教师要深入学生 ,熟悉学生的生活 ,了解学生们最关心什么、最喜欢什…  相似文献   

20.
数学素质包括数学意识、解决问题、数学推理、信息交流、数学心理素质五个部分. 我在与学生共同研究三年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时,一开课的五、六分钟时间里,老师充分利用一张白纸,安排了以下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