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清华 《考试研究》2009,(4):99-106
科举制中的消极教育评价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牢笼英才、抑制创新思维;二是独尊儒学,忽视科技内容;三是学而优则仕,扭曲教育过程。这些思想中有的至今还在影响着教育的发畏,它是考试、教育、社会三者互动的结果。因此,当前教育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离不开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
浅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评价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考试是教育评价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我国每年参加大规模教育考试的考生达数千万人。充分科学地挖掘和利用这个庞大的数据资源——对考试进行分析与评价,可以为不同层面的教育参与者(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本文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为例说明教育考试评价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上服务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高校考试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考试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评价手段,它也可以成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评价手段,但由于目前我国高校考试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及考试安排等方面的不合理,考试结构不能满足创新能力的考核要求,使高校考试难以评价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考试改革的具体措施中,考试内容结构应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考核,增加平时考核发挥考试的诊断性功能,改变考试形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大规模教育考试的科学属性至少应该包括教育和心理测量学约束要求和考试的社会学约束要求两个层面。考试分数的可靠性、考试结果解释和使用的有效性、考试的公平性和考试对社会、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是考试科学属性的基本要素,这是考试的目的和结果的使用决定的,每一要素都有其独特的科学内涵。考试实践中,无论是考试测量目标的制定,试卷结构的确定,考试内容样本的采集,试题情景材料的选择和设问,难度的设置,考试后的评价等都应该围绕提高考试的科学性、提高考试的质量进行。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什么?这是评价考试改革要回答的首要问题。长期以来,由于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评价被严重地扭曲为考试、打分、排队、甄别与选拔,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巧玲 《文教资料》2013,(8):122-122,130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现行研究生教育中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对构建科学严谨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高校考试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元素之一,是教学改革的切入口.在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传统的高校考试模式存在许多弊端,严重阻碍了创新教育的全面实施,只有通过考试改革,从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管理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着手.才能彻底解决实施创新教育的瓶颈问题,同时要防止认识上出现的误区.以免影响考试改革的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8.
NAEP的全称是美国国家进步评价(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又称为国家教育报告卡.通过对美国NAEP教育评价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美国的教育现状以及美国教育的发展情况,以便汲取美国教育评价体系成功建立的经验,从而促进我国完整评价体系的建立.本文对NAEP科学考试进行介绍与研究,旨在发现NAEP科学考试的理念,期望能对我国的教育评价提供一些线索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考试与评价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理应把促进和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其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考试和评价除了具有事后的检查、验证、分析和奖惩等功能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就是事前的引导(或导向)功能。好的考试与评价制度和方法能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积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引导日常的教学自觉地向素质教育迈进。反之,就会走进误区,甚至发生扭曲。这样,非但对素质教育的实施不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反而会起到破坏作用,甚至严重损害学生素质的养成和提高,挫伤学生的创新和实践激情,与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0.
论片面的科学教育及其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片面科学教育是科学教育的现实形态,完整的科学教育是其理想形态.中西方片面科学教育共同具有四种表现形式,即内容的片面性、方法的片面性、学科(或专业)的片面性和目的的片面性.片面科学教育不仅抑制学生创新能力,扭曲学生人格,而且加剧了科学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自然危机、社会危机和人性危机.  相似文献   

11.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深度分析教育舆情,有利于实现教育决策的科学化、预见性、民主性和可行性。基于教育满意度舆情调查数据及网络舆情数据,进行北京市中高考改革舆情研究,结果发现:公众对北京市中高考改革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少数人对中高考改革现状不够满意,认为中高考改革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开放性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改革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制定过程的严谨性、相关配套措施的跟进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网络舆情上,公众对课业负担、学生发展、教育公平等关注度较高。建议进一步完善政策,确保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加快落实相关配套措施,协调推进考、招、教同步改革;充分关注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2.
借助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我国1999—2021年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的知识图谱,可以发现,我国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大致经历了前期酝酿、初步探索、深入论证3个阶段,主要聚焦“综合素质”“普通高中”“高考改革”“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评价”等热频关键词,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遗憾的是,在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上人们仍然没有达成共识,在高校招生录取如何参考使用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上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未来,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将加强学理研究,澄清综合素质评价的诸多理论问题;拓展研究视角,提升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同时,聚焦高校招生“参考使用”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突破点,实现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耦合,探索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的主要路径,有效规避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公平性风险等。  相似文献   

13.
教育督导评估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效能的教育督导评估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文章剖析了荷兰2017年版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发现有以下特征:更关注对教育过程的评价,尤其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发展;强调校园欺凌的安全预防策略,关注学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学校自评与外部督导平衡,共促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将特殊教育需求支持融合到教育过程指标中,体现教育平等与包容;重视对学校董事会的督导评估。这些研究可为我国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ploits idiosyncratic variations in school cohorts’ gender composition to investigate the short and long-term effects of school peers’ gender. Using French administrative data over the 2008–2012 period, it shows that the proportion of female peers’ in middle school not only affects students’ contemporaneous performance but also influences their subsequent educational attainment. More specifically, a larger share of girls among school peers increases girls’ test scores, reduces their dropout rates and increases their probability to graduate from high school several years later, especially in the scientific track. By contrast, it increases boys’ probability to attend a vocational school and decreases their high school graduation rate. I find suggestive evidence that these effects partially operate through a negative effect of opposite-gender peers on students’ school behaviour and through an adjustment of teacher behaviour based on the gender composition of the classroom.  相似文献   

15.
通过精选科学高效的教育干预策略,对初中二年级39名学生进行为期4个月的整合性教育干预。结果表明,整合性教育干预能有效改善初中生问题行为状况。  相似文献   

16.
师生满意度是教师和学生对所处学校整体情况的切身体验并基于个人感知和需要而做出的评判。师生满意度包括教师满意度和学生满意度,教师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学生的满意度则是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体现。由于中小学学校办学绩效难以量化、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化以及教育效果的滞后性,因此,可以将师生满意度设定为对中小学学校评估的核心指标。此外,师生满意度调查的实施也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学校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做好师生满意度调查工作应当转变评估理念、明确调查指标、优化问卷设计、运用好师生满意度调查结果等改进学校工作。  相似文献   

17.
STS教育体现了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理念,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有助于学生正确地分析、解决化学问题.鲁科版高中化学教科书注重在人类生活背景下建构化学知识,选取了丰富的STS教育内容,其组织和呈现方式特点为:利用教材的章节标题呈现;利用教材栏目体系呈现;STS内容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相互融合渗透.  相似文献   

18.
教育大数据的发展离不开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的广泛应用。基于PISA 2015学生ICT问卷和科学素养得分,通过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个体科学素养表现的综合测评,可以详细探究包含中国在内的10个发展中国家的学生ICT水平与其科学素养得分之间的潜在关系。研究发现,以上发展中国家的学生如果在6岁及以前第一次接触电脑从一定程度上将对学生的科学素养产生积极影响;学生在学校或校外使用网络的时间如果超过4个小时或继续增加,科学素养则会出现显著下降趋势;允许学生在可控的时间范围内(如1~2小时)高效合理地使用网络,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于中国学生,家校首先应鼓励并倡导其在"6岁及以前"接触诸如电脑等ICT设备,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塑与提升;其次,工作日期间,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家校都应严格监督并限制学生ICT电子产品以及网络的使用;再者,周末期间,家校应倡导学生在可控的时间范围内高效合理使用网络,"一刀切"或者肆无忌惮的放纵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恶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牟伟胜 《成才之路》2020,(7):130-131
差异化教学强调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基础,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针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常见的误区,教师要运用差异教学优化高中数学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的基础上,实施提问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分层的教学策略,以期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相似文献   

20.
Teachers’ leadership plays a critical and central role in students’ educational motivations. This indicates that, in the school context, a teacher’s leadership can have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s on students’ educational motivation and performanc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se assumptions, building on the path-goal theory, more specifically the effects of teachers’ leadership from students’ perspectives. Using a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this study collected data comprising 35 interviews with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in both primary and upper-secondary schoo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gree of teachers’ developmental leadership greatly affects students’ educational motivation and school performance. Two contrasting teachers’ profiles were found: teachers with a high degree of developmental leadership and teachers with a low degree of developmental leadership.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eachers with the profile of a high degree of developmental leadership create an environment that fosters educational motivation positively among students, facilitating students’ achievement of high performance levels and a sense of well-being about their studies. In contrast, we show that teachers with a low degree of developmental leadership create an environment that is nonconductive for educational motivation, performance or the welfare of school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