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因此保持宪法一定程度的稳定性,是保证国家政局和社会秩序稳定的十分重要的环节。然而,宪法的这种稳定性只是相对的稳定性,随着社会实际生活的变化发展,宪法也必须相应地变化发展。尽管我国现行...  相似文献   

2.
宪法的适应性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宪法的稳定性是维系宪法生命的必要条件。然而,宪法的稳定性不是一个简单的制度变迁问题,而是一个包含丰富内涵的宪法问题。从实质上看,宪法稳定涉及宪法功能的持续性发挥以及一系列保障性的制度条件,特别是对社会变化的吸取能力。从形式上看,它涉及宪法适应社会的方式和机制问题。任何国家的宪法要有效地发挥组织国家、引导社会、规范国家与公民的关系等方面的作用,就必须解决好宪法的适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而宪法的适应性则是宪法的生命。宪法的适应性,是指宪法的内容必须准确地反映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关系,而不能和现实脱节,其主要通过自身的应变方式使宪法的内容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变化。宪法的适应性是宪法权威真正树立及维系的必然要求,是宪法持续有效的理论依据,是宪法保持其稳定性的基础性保障。当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宪政实践也在发生新的变化,这为宪法的适应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部稳定的宪法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法律秩序和宪政建设等等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除非由于客观形势的变化引起了国家根本制度的改变、导致宪法规范从实质上已经不再适用;或者由于宪法规范的绝大部分内容已经不适应社会实际,无法调整社会现实。否则就应该尽量地保持不变,特别是不宜轻易地改变宪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规则等决定宪法稳定性的因素,也不宜频繁地修改宪法条文。那么,什么样的应变方式能使宪法在适应变动的社会生活的同时仍然保持其稳定性?本文就此谈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5.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着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宪政是以宪法为依据治理国家的民主政治。宪政建设或宪政发展就是对宪法进行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生活的修正,修宪必须兼顾到宪法的至上性、稳定性和适应性。我国的宪政建设曾经走过一段迂回曲折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1982年立宪和此后的三次修宪,我国的宪政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宪法中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对社会主义初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对宪法典内容的构成概括不一,源于标准不清楚。宪法典作为成文宪法国家旨在保障人权的法,其内容合理与否应该以其与人权保障目标的一致性为标准,同时由于宪法典的最高法律效力要求其自身保持稳定性和权威性,因此评价宪法典内容合理与否也应兼以稳定性为标准。据此,有关对国家权力的规范应该是宪法典的主要内容,公民基本权利、国家标志属于可进可不进宪法典的内容,而公民义务、经济制度、基本政策、历史陈述等内容,则不宜进宪法典。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我国共制定了四部宪法,现行的1982年制定的宪法也经历了四次修改。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要保持其稳定性,同时宪法又必须与现实的社会形态和经济基础相协调,修改宪法又是必要的。即便如此,修改宪法毕竟是极端严肃和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正确处理宪法稳定和修改的关系至关重要。本将从宪法修改的理由、宪法修改权以及宪法修改与宪法解释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其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宪法解释则是宪法实施的前提。我国宪法实施长期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宪法解释实践,除了对宪法解释的功能缺乏充分关注外,专门程序机制的缺失也是关键原因。为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使宪法在保持稳定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为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提供坚实的表达载体和实现机制,有必要尽快制定《宪法解释程序法》,将宪法解释的相关程序制度化和法律化,推动宪法解释活动的经常化和法治化,切实提升我国宪法实施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保障人权是宪法的终极价值。宪法对人权的保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宏观保障,控制国家权力;二是微观保障,规定基本权利的内容。历史地看,宏观上,人权观念的变化促使了宪法观念从限制国家权力到作为共同体的根本价值的变化。微观上,人权促使了基本权利的增长。这两方面的变化体现了人权保障的新跨越。我国宪法和现代宪法观念有暗合之处,但不能等同。这是对我国人权保障条款的认识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美国宪法以其独特的稳定性著称,宪法的稳定性是在经受住种种严峻考验才得以保持的。但美国宪法自生效到内战期间,曾先后发生了三次宪法危机,而每次都与州权主义因素相关。本文就美国的州权主义问题作些粗略探讨。一、州权主义和三次宪法危机。州权主义在美国是作为联邦主义的对立物出现并存在的。它一出现就成为美国宪法稳定的障碍。广义地说,联邦主义是美国宪法的基本准则之一,它是美国组织国家机构建立中央政府的一般准则。狭义地说,联邦主义是指美国宪法中规定的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般准则:联邦至上,联邦中央政府与州在宪法范…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根据上述规定,我们应该知道的是:一、宪法修改方式。宪法作为我国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国家组织和活动的总章程,是国家法制的自身基础和核心,所以修改宪法方式的规定必须考虑宪法的稳定性。我国宪法的修改有通过修改决议形式,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欢会议关于修改宪法第四十五条的决议;还有重新改写形式,如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12.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宪法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非常严肃的大事。宪法的适时修改与维护宪法的稳定并不矛盾。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宪法哲学为指导 ,分析宪法变化发展的一般原因 ,并对我国宪法修改的原因进行研究 ,且对如何处理好宪法修改与宪法稳定的关系及完善我国宪法进行必要探讨  相似文献   

13.
聂早早 《池州师专学报》2005,19(2):32-34,41
对现行宪法的第四次修正是对现行宪法的发展,是一次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宪政活动。在我国民主宪政建设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执政党对宪法的尊重,保持宪法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树立了宪法的权威:这次修宪是全国人民有序参与政治民主决策和充分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过程,充分实现了政治民主。发展了民主政治;体现了法治要求,强化了法治原则,彰显国家法治化程度的提高;人权观的解放和人权保障力度、范围的加大.是我国人权事业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确立宪法至上的法治秩序,要求必须在程序、内容、精神方面合乎现行宪法的规定;同时,必要的、合宪的修宪能够促进国家根本制度的完善,预防“良性违宪”,促进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但我们要防止宪法的频繁变革以确保宪法的稳定性、权威至上性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国政党制度的宪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制度的宪法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化水平的重要依据。因为政党制度被纳入宪法的框架体系,政党的独立性、自主性、制度的稳定性和程序性就得到了根本保证。我国现行宪法所规定的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其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将我国政党制度纳入宪法体系,确立政党制度的法律地位,理顺党法关系,对于维护宪法的权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资本主义国家,宪法明确规定以资产阶级启蒙学的天赋人权、自然法理论作为国家指导思想的宪法地位,在社会主义国家,宪法明确规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为国家的指导思想的宪法地位;在一些宗教传统国家,明确规定以宗教理论和宗教教义为国家指导思想的宪法地位,中国宪法规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宪法修正案增加规定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不仅是中国近代宪法化发展的结果,而且也符合各国宪法确认国家指导思想必须与本国的政治、经济、法治、化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立宪规律。  相似文献   

17.
2019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第六个国家宪法日。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宪法日呢?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也是其他法律的母法,一切法律和法规都不能同宪法相抵触。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实现宪法教育在全民中的普及和深化,2014年11月1日。  相似文献   

18.
面对社会转型的国内形势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哈萨克斯坦宪法在维护宪法权威性及法律稳定性的同时,不断以通过修正案适应急剧变化的发展需要.自1995年以全民公投方式通过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宪法后,哈萨克斯坦对1995年宪法多次进行修正,其目的在于消除发展过程中宪法规范与社会实际之间的矛盾.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透过哈萨克斯坦...  相似文献   

19.
一、学习宪法,遵守宪法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法,而且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宪法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母法。一切法律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如果哪部法律违宪了,那就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2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宪法必须是广大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体现。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作为指导人们最高行为准则的宪法,也必须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本文在分析宪法修改的条文之后,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这次修改宪法的重大意义。(一)确定了指导思想.明确了前进方向。(二)确认了治国方略。凝聚了全国人心。(三)解脱了思想禁铜,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四)规定了经营体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五)改变了过时提法,使宪法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