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土地征用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数量迅猛增加。由于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及相关法律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严重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切实保障我国失地农民权益的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文章认为,必须改革现行土地征用制度,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制,大力促进就业和相关配套措施建设,切实保障我国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空间的扩展,城郊结合部的农村土地不断被征用,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征地补偿、房屋拆迁、就业安置、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权益却得不到保障。为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保障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的权益,需要制定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探索城郊结合部土地征用过程中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新方法,给城郊结合部农民拆迁以"市民待遇",为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提供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建立和完善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因为土地被征用而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殊群体——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的土地被征用以后,需要有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制度保障其基本生活。政府需要从完善法律制度、提供基本就业服务等方面做好失地农民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与城镇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保证城镇建设的发展,完成相应的指标,不得不扩大土地增收。这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广大失地农民群众的土地权益,甚至引发激烈冲突,给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极为不利影响,同时也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进。为此,着眼于我国城镇建设发展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缺失的现状,厘清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侵害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处理,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将农民的土地权益保护意识贯穿于城镇建设发展全过程,才能真正实现新型城镇建设和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才能推进进社会主义和谐稳步前进。本文主要从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缺失的现状出发,深入分析其具体原因,并就农民的土地权益如何保护这问题作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数量迅猛增加.由于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和相关政策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失地农民在权利保障方面得不到合理救济.如何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解决失地农民的权益问题是我们讨论的关键.文章认为,构建完善的政治参与机制,引导失地农民以正确的方式表达自身的权利要求,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是解决失地农民维权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社会改革的重要方向,失地农民是这一进程的必然产物.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失地农民体育参与权的内涵进行研究.认为,体育参与权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之一,失地农民的体育参与权是指失地农民有权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有权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心理、智力、喜好等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项目、健身强度、健身场所进行相应健身活动的资格和自由,失地农民在参与体育活动时不应受城乡差距、户籍制度、社会地位、居住环境、性别等方面的限制,政府相关部门和机构应该切实保护失地农民的体育参与权.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拉大了城市构造的框架,加快了城市文明的普及,催生了失地农民的突起。作为一类新兴的特殊的弱势群体,权利保护尤为重要。本文深入分析了在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制约其权利保护的影响因素,并进而提出了对失地农民在市民化进程中进行权利保护的具体路径,旨在引发社会对失地农民权利保护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工业园区失地农民的权利保护问题,不仅影响城市化进程,而且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也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以工业园区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为切入点,分析工业园区失地农民在安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试图找出解决的办法,为工业园区失地农民的权利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保护儿童的生命安全、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目前全世界不同国家在保护儿童权益方面做出努力的方向.从最近几年我国连续发生的伤害儿童生命安全的恶性事件中认识到:人们对儿童权益的认识存在不足、还没有形成保护儿童权益的公共意识,也缺乏切实有效的保护儿童权益的专门机构或组织.所以,引导公民形成现代儿童权益观念、完善和普及保护儿童权益方面的相关法律并建立鼓励公民积极保护儿童权益的专门机构或组织应该成为当前我国在保障儿童权益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经历了从追求法律上的两性平等权利到肯定性别差异下的社会性别公正的历程.我国在保护妇女权益方面也经历了从维护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法律权力到把妇女当成一个需要特殊保护的群体,给予性别关怀的跃进.<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新<婚姻法>就是这一跃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自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以来,当代农民小说创作走过了近70年的艰难历程。把这些创作罗列起来,不难发现,农民小说创作具有史诗和活化石的性质,是社会律动的一面镜子和百科全书,艺术地反映了我国70年农村社会变革的历程和广大农民的心理路程。  相似文献   

12.
针对非平稳农民收入时间序列,采用dmey离散小波进行多层分解,应用Penalize类型软阀值分别对各层的高频分量进行消噪处理,经离散小波逆变换重构得到农民收入时序的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分别以1984、1999两个波峰年以及1992、2006两个波谷年份为分界点,可划分为三个增长周期。农民收入在不同尺度上存在着持续时间分别为3年、8年、15年的短、中、中长周期波动,中长周期表现最为明显,居于主导地位,中周期的影响主要在近十年逐步变得清晰。无论是从收入增长的周期波动还是长期趋势角度看,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农民增收形势都相对乐观。千方百计继续保持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长期趋势,应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进程中乡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与农民生存环境及体育权益密切相关.通过对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实地考察,发现花都区乡镇体育公共服务呈现出以下特点:管理日趋规范;服务意识日渐增强;领导参与意识与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有直接关联;经济基础仍是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城市化进程中乡镇体育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有:体育场馆建设用地已成为大众体育发展新的瓶颈;政策扶持中出现扶强不扶弱现象;农民素质与收入增长未保持同步;外来工成为新的体制外居民;引导和利用社会力量经验不足.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失地农民体育生活进行调查分析。认为我国失地农民体育发展中存在制度供给不足、宣传力度小、体育设施不足、活动缺少指导、体育管理和服务队伍建设不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等诸多问题。提出,为推进失地农民体育的发展,应当以民生为导向,完善体育场馆建设;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设施资源,开展失地农民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积极引导失地农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养高素质的综合体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农民在我国社会群体中占很大的比例,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本文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农民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分析了农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农民实现现代化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视角,对陕西省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现状、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陕西省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超额完成国家任务,但覆盖率偏低;基层政府相关部门及农民能充分利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发挥了应有的社会效益;绝大多数农民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持肯定态度,但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缺乏相关社会组织的指导。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发展对策,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以便更好地发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短视频作为新的社交传播平台,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在网络空间里涌现。内蒙古农牧民将“原汁原味”的乡村、牧区景观通过短视频方式在网络上传播,隐喻着农牧民们独特的价值审美与生存状态,甚至农牧民们通过短视频社交平台还带动了本地农牧产品的销售,正在持续不断地对民族地区农村牧区“文化脱贫”产生着深远影响。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内蒙古农牧民在视觉生产传播中的主体建构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11年在福建省宁德市D村的调查数据显示,农民的参与意愿由群众性文化活动参与意愿、公共文化设施参与意愿、公共服务活动参与意愿三部分构成,其中农民对公共服务活动的参与意愿最高,其次是公共文化设施的参与,最后是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参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和思想文化观念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失地农民是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产物,是被城市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发展失地农民体育不仅是统筹城乡,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国家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发展失地农民体育还存在着政策制度不完善、主体意识低下、资金缺乏和理论研究薄弱等困境.针对这些困境,指出应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并加大执行与监督力度;加强社会融合,形成多元互动机制;通过多渠道筹资、多方面共建等方式促进失地农民体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农民体育概念进行了研究,认为农民体育这一概念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较为准确的反映出了农村社会群体的体育特征。但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农民已经从一以身份为特征的概念回归为以职业为特征的概念。农民的分化导致以农业为职业的农民数量极大减少,职业农民数量的减少意味着农民体育对象的数量也相应减少。当前应根据职业标准确立农民概念,并根据实际的农民数量及对象调整发展农民体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