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与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注重过程与方法、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不谋而合.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  相似文献   

2.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与我们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注重过程与方法、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不谋而合。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在这里,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是知识的引领、组织;学生不再一味地被告知、被灌输,而是知识开发的参与。[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了课堂活动.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更具有不可预测性.教学中老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和真正需要,在变动不已的课堂中把握住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自觉地尊重、理解、接纳,并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就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空间,彰显生命的  相似文献   

4.
林敏 《华章》2011,(31)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与我们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注重过程与方法、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不谋而合.所谓动态生成就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教学展开过程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题、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所以教师应关注课堂生成,让课堂焕发生命之光.  相似文献   

5.
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已成为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使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得到落实,课堂逐渐焕发出生命活力。构建动态的课堂.可以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师生的生命活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应有的尊重。这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过程,可以达到甚至超越预期的教学目的。那么面对课堂中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如何及时捕捉,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而不是夜空中一颗美丽的流星?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利用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机智地构建动态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可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认识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让"生成"之花盛开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7.
构建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梓鹏 《陕西教育》2004,(12):18-18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8.
“动态生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当今课堂教学中广大教师的普遍追求.更是目前教学研讨的时髦话题.生成,既有教师通过“预设”预约的.这是教师的期待.亦是对教学的肯定:生成.也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凭借自身的探究、体验、感悟进发出的“灵光”,令人惊喜!课堂教学是施教者与学习者的“成长历程”.动态生成是教师教学生命的体现,更是学生学习生命的体现。精彩的动态生成,体现了课堂的活力.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生命化课堂的理想状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叶澜教授曾说过:“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轨道机械、僵化地沿着预定路线传授知识的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新课改为我们带来的新的教学理念,它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构建一种民主、平等、愉悦的,使牧区儿童主体意识真正得以发挥的新型教学环境。为他们搭建学习知识的平台,唤起他们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促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叶澜教授曾说:“应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天生就具有的思维能力出发,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有效地组织数学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活”,与学生学习过程中主动愉悦的“动”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12.
张家美 《考试周刊》2010,(53):80-80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因此只要教师恰当地抓住生成的时机和资源,就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也越来越多,课堂的动态生成性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这种变化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得到落实、课堂逐渐焕发出生命活力的体现。与这种可喜的变化相应的教学流行语也应运而生,最典型的就是那句“课堂因生成而精彩”。不过,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看,更多的课堂还并没有因为即时性课程资源的生成变得精彩起来。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恩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就启示我们:课堂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预设的教学方案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依据学生的学习需要,不断调控、动态发展的过程。学生是一个个拥有巨大学习潜能的鲜活的生命体,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可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认识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让生成”之花盛开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生成性课堂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如果失去了它的生成性。那么课堂也就失去了弹性和生命活力,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那么,我们如何在实践中科学有效地实施生成性课堂呢?  相似文献   

18.
"生命化课堂"是我们教师追求的一种至美的课堂教学境界,是以学生的生命为教育的基点,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实现学生生命价值的课堂。构建"生命化课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树立生命教育的课堂理念,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需求,注重每个生命个体的发展,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根据学情,智慧生成。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健康的发展,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教学真正奏响生命的欢歌。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让课堂学习富有生命活力,我们常常要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转变教学方式,使生成成为课堂主流?生成需要怎样的课堂生态环境?课上,学生有了自己的主见,不愿跟着老师设定的思路走。是将教案进行到底,还是大大方方地顺着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前行?教学实践告诉我,尊重学生的发现,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而是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去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执行预设的教学方案,而是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性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这样才能让课堂充满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