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一课的例1,浙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课本是这么排版的:例1把0.005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我参加了新课标解析与教学指导专题研究会,在会上我有幸听到特级教师朱德江的"小数点搬家"一课,深受启发,觉得这是诠释和践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一节值得借鉴的好课. "小数点搬家"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中的学习内容,其核心内容是"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上课伊始,朱老师利用讲述"小数点搬家"的故事,创设情境之后组织学生交流:"什么发生了变化?"重点让学生体会"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使小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为探索规律提供了认知起点.接下来引导学生"探索‘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是本节课的主体,朱老师以"0.01→0.1"为例,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小数点移动一位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案例1.巧妙引入师:同学们,在数学王国里有一个活泼机灵的小天使,你们想认识她吗?生:想。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神奇的小天使吧。(板书课题:神奇的小数点)生:哦,原来是小数点。师:你可别小看她,她的神奇法力可厉害了。只要她稍作移动,就会引起每个小数发生大小不同的变化。2.探究规律师:大家不妨试试,把0.004米的小数点向右分别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看看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生:好。(学生激烈地讨论起来。)师:哪个小组能汇报一下讨论的结果?生:我们组发现,把0.004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分别得到了0.04米、0.4米、4米…  相似文献   

4.
胡钰 《教学与管理》2003,(10):75-75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五年制小学第七册69页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变化"这节课是小数乘除计算的根据,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基础.为了在这节课中把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有机地统一起来,我通过对教材进行再发现、再创造,探究出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所谓组合性思维就是将一些基本思维,如比较思维、分析思维、综合思维、概括思维、有序思维、逆向思维、归纳思维、演绎思维、类比思维、发散思维、集中思维、想象思维等,让学生根据数学认知或练习材料的特点有机地将它们组合起来的思维;它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思维品质有重要的意义。培养小学生组合性思维可从下列两方面着手。一、在认知中培养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内容可用来培养学生的组合性思维。譬如,现行小学数学教材第八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课本给出四个等式:0.004米=4毫米0.04米=40毫米0.4米=400毫米4米=400…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六年制数学第八册第87—7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2.学会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个规律.教学重点:掌握“移”和“变”的规律.教具:分别写有4567、45.67、4.567和0.004米的  相似文献   

7.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其变化规律,为小数乘除法的学习打下基础。为使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可设计如下板书。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我参加了新课标解析与教学指导专题研究会,在会上我有幸听到特级教师朱德江的“小数点搬家”一课,深受启发,觉得这是诠释和践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一节值得借鉴的好课。“小数点搬家”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中的学习内容,其核心内容是“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上课伊始,朱老师利用讲述“小数点搬家”的故事,创设情境之后组织学生交流:“什么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9.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丹东市元宝区教师进修学校高建全一、说教材说课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实验本)数学第八册第105页的知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知识是...  相似文献   

10.
<正>一、说教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数的加、减、乘混合运算"。学生在本册的前期已经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以及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混合运算。教材以为希望小学献爱心为背景,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呈现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在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感受之前学习的整数运算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中第二节"小数点搬家"第40-4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运用规律小数乘法,培养小学生推理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小数点搬家"这一童话故事,使学生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3.情感  相似文献   

12.
[课例简析]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小数的又一重要性质,它着重研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这部分教学内容是进行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也是学习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基础.导学时可采用引导发现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正>“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小数乘法算式,根据乘数与积中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小数与小数相乘作铺垫。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主要有两个着眼点: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乘法算式中乘数与积的变化,逐步聚焦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位数这两个要素,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二是加深对规律的理解与运用,突出小数点位置移动蕴含的计数单位变化的算理,进一步从数的意义和运算的角度,  相似文献   

14.
李丽 《内蒙古教育》2008,(10):46-47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一节是小数的又一性质。与前面讲的小数性质的不同在于,它主要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不仅是小数乘除法的计算依据,也是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节知识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观察、实践、判断、比较、分析、总结、说明等多种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思想,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那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一内容呢?  相似文献   

15.
熟悉高年级教材的教师都知道,在原来的教材体系中,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放在“小数的性质”作一课时教学的。而现行的苏教版教材对此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把它分为两课时来教学,分别结合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安排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数学实录及评析陈航冰执教叶子评析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第三节。数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2.使学生能运用上述规律正确地口算出一个...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只需把除数转化为整数,即: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由于学生对于移动小数点的方法(第八册已学过)掌握得比较熟练,因而,这节课的知识可以说是旧知识的综合运用。本节教学中只要教师搭桥铺路、设计恰到好处的提问,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再安排一些突出重点的练习,就能达到“一顶三”(即一节课顶三节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题目]把一个小数扩大100倍,然后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再把小数扩大100倍,最后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3.52。请问:原来这个小数是多少?  相似文献   

19.
一、说教材1郾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第五节的内容《小数与复名数》。2郾教材分析:小数与复名数的互化是学生在了解了小数的意义、知道了小数点的移动与小数的大小变化关系的基础之上进行学习的。它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且在实际生活中有着极  相似文献   

20.
一教师教学“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时,先把事先写好的数位顺序表贴在黑板上,要学生着重看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并把它们读几遍。然后,大量练习这类题目:小数点右面第三位是什么数位?万分位在小数点右面第几位?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