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研究对目标企业学习意图与联盟知识转移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进一步探索了知识理解、知识转移速度与知识保护在联盟知识转移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224家国际联盟企业单源数据的分析表明: 学习意图与知识转移显著正相关;知识理解在学习意图与知识转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学习意图对知识转移速度的影响不显著而知识转移速度与知识转移显著正相关;目标企业学习意图越强,伙伴知识保护越明显,知识保护降低了关系质量并增加了知识模糊性,进而阻碍知识转移.  相似文献   

2.
众多学者研究了企业外部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但在不同研究中这些影响因素在程度和方向上存在明显差异。文章采用元分析方法对技术引进、企业并购、合作联盟等形式的企业外部知识转移实证研究进行整合分析,主要发现:(1)转型企业外部知识转移的阻碍因素有:内隐性、模糊性、嵌入性,促进因素有:接收意愿、吸收能力、企业学习、激励机制、关系强度、信任程度、冲突协调、转移方式;(2)内隐性对知识转移阻碍作用最为显著,企业学习在所有因素中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强度最大;(3)影响关系并非都是简单的直接效应,某些因素对知识转移的影响还有间接效应。文章的一般性结论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并给予转型企业的知识转移实践一定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3.
研究旨在了解高科技产业企业之绿色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与绿色创新之关系.为有效达成研究目的,针对台湾地区高科技产业之公开上市公司发放问卷,以单因子变异数分析、典型相关等统计方法考验各项研究假设.研究结果为:台湾地区高科技产业中集成电路产业相较于生物科技产业其知识管理与绿色创新的感知程度较高;台湾地区高科技企业之绿色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与绿色创新皆成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结合企业师徒制知识共享与转移的特点以及一般有效性的内涵,明确企业师徒制知识共享与转移有效性的定义及其构成.通过企业师徒制的目标分析以及师徒制知识共享与转移的成效分析,建立了基于理论的初始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设计成调查问卷,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因子提取和解释能力分析,并删除在每个主成分中因子载荷均小于0.5的指标,最终确定师徒制知识共享与转移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高技术企业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高技术企业知识联盟依托知识这一载体,使高技术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本文通过对高技术企业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这一过程的系统研究,分析了阻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定量化的知识转移一般模式、形成机理和收益分配方案,对提升高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也逐渐成为高技术企业战略联盟合作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6.
新创企业的先天学习是指将创业者的先天知识进行知识转移与知识转化的过程,不仅决定新创企业创新搜索成本,同时影响新创企业的创新绩效。基于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视角,构建了知识默会性-先天学习-新创企业绩效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对142家高科技新创企业的问卷调查,验证了理论假设。研究发现:新创企业先天学习对新创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组织知识默会性对新创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但组织知识默会性与先天学习存在替代效应。对研究结论和意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高科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企业成长性理论为基础,系统地研究了高科技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因素与行业成长性的内在联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找出了影响高科技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各影响因子,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得到了每个成长性影响因子对高科技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状况。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取优势技术的知识转移过程中,可能遇到诸多阻碍因素,不同的并购方式可能降低这些阻碍因素对并购的负向作用。本文选取鸣志电器收购AMP进行案例研究,采用半结构访谈法分析其并购模式并总结,借鉴渐进式制度变迁理论,提出渐进式跨国并购的概念,对影响知识转移的前置因素进行梳理,逐层介绍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揭示了渐进式跨国并购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基于原有合作基础的渐进式跨国并购通过某种强关系的建立,弱化了制度距离、知识距离对知识转移效果的负面影响,从而增强了双方的人际信任,通过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构筑稳健的信任关系,而稳健的信任关系使得并购双方知识转让意愿和知识接受意愿更为强烈,减少阻碍因素的不利影响,知识吸收能力得以提高,进而提升知识转移效果。  相似文献   

9.
深入分析双循环视角下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双循环视角下企业知识转移行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重点因素对企业知识转移的动态影响,最后给出企业知识转移效率提升的具体方案。结果表明:发送企业知识存量、接收企业知识存量以及转移知识量均呈现增长趋势,且增长速率不断提高;转移关系网络密度和双循环政策支持力度对知识转移活动具有推动作用;过高或过低的转移媒介均会对知识转移产生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科技企业成长资金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韬  吕道明 《软科学》2002,16(2):62-6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科技企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可是我国高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大的资金障碍,严重阻碍了高科技企业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分析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基础上,找出阻碍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现阶段必须发展创业基金和创立二板市场来促进高科技企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博弈模型系统研究了知识溢出、同业竞争以及内部知识转移对高科技企业集聚定位决策的影响.发现当存在较大技术差距时,上述因素对不同企业的集聚定位决策影响有显著差别.当知识溢出效应下降、同业竞争强度上升、内部知识转移效率下降时,技术领先企业会倾向集聚定位,而此时技术相对落后企业则选择非集聚定位.  相似文献   

12.
依据两类知识基础,构建高技术研究机构研发组织的象限模型,提炼一体式、合同式、平台式等3种高技术研究机构研发组织模式,选择国内外6个代表性高技术研究机构进行案例研究,比较不同模式的研发导向、研发集成、资源配置、研发分工、成果转化特征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产学合作知识转移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关假设。通过对西安大学和高新技术企业调研,获得研究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大学知识转移能力、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知识特性以及界面管理水平这四个影响产学合作知识转移的因素均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其中知识特性与界面管理水平又对大学知识转移能力以及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产生正向作用,另一方面,界面管理水平和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对产学合作效果起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科技风险企业是风险投资的产物,具有高速成长的特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转化与自主技术创新是高科技风险企业成长的催化剂。知识转化通过对自主技术创新的激励而间接地促进了高科技风险企业的成长。基于广东省高技术风险企业的样本数据,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知识转化与自主技术创新的微观路径机理,从而为高科技风险企业的成长提供了策略性的指导。研究表明:知识转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主技术创新的实现,并间接地促进了高技术风险企业的成长,然而,这种促进功能存在着较大的拓展空间,有待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15.
基于知识链的高科技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知识共享是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持续创新的动力.根据集群知识活动的规律,构建了集群知识链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集群知识共享过程,探讨了知识共享效果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陈文春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0):148-151,168
团队是高科技企业构建其竞争优势的关键子系统,团队知识整合是组织知识管理与创新的重要环节,如何促进团队层面的知识整合是高科技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回顾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对我国高科技企业中93个工作团队进行施测。研究结果显示:在高科技企业团队中,认知信任对系统式整合的影响更显著,情感信任对协调式整合的影响更为显著。该研究结论对高科技企业团队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明  周健明 《科学学研究》2009,27(4):580-587
 业从外部转移和引进知识是快速获取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也是综合成本最低的途径。本文利用结构方程对企业文化、知识整合机制与企业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选取我国环渤海地区的 155家高新科技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创新型文化不但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绩效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而且还分别通过人员交流以及团队交流两个知识整合机制分别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间接影响。(2)支持型文化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绩效没有直接的显著影响,但通过程序交流,仍然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3)知识整合机制包括人员交流、团队交流和程序交流,均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是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载地之一,而产业集群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机制.在知识经济时代,核心能力的培育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性策略.在知识理论体系中,隐性知识转化是知识管理的主体性内容.基于广东省高科技产业集群企业的数据,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隐性知识转化在核心能力成长过程中的微观路径机理,从而为高科技产业集群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产业集聚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研究/FO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明  李宗植 《科研管理》2011,32(1):15-21
    摘要:对经典的知识生产函数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构建了综合考虑研发经费和知识存量的知识生产函数,并将高技术产业集聚下知识溢出因素和政府支持力度引入该函数,以1998-200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相关统计数据,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方法,从产业集聚的视角对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了研发经费和知识存量的知识生产函数能够比较准确地揭示高技术产业知识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省域内的产业集聚因素和省际间的知识溢出显著影响区域高技术产业的创新产出。    相似文献   

20.
石琳娜  石娟  顾新 《软科学》2011,25(8):27-30
基于知识溢出的视角,对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途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溢出对创新能力的提升效应,进一步提出了提高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四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