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主持人语教学的理想境界是"教的目标"与"学的结果"达成一致:而教学的现实状况往往是两者之间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距,即:教与学的"落差"。正确认识这种教学落差,对我们改善课程设计、改进教学行为、变革教学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教与学的落差是如何形成的?教学落差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从教学落差中寻找教与学的起点?有哪些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能缩小教学落差?如何利  相似文献   

2.
<正>一、教与学的落差:普遍性、正常性及其积极意义教与学之间的落差是一种现实存在,几近成了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对它我们如此熟悉,但又如此陌生,是陌生的熟悉。当一个现象或一个问题长期"潜伏"在我们教学生活中,而不知觉,更不自觉的时候,显然这是个问题。它会遮蔽事实的本相,又渐渐蒙蔽我们的视野,这很危险。把"教与学的落差",挑明在大家面前,是种勇气,也需要深层次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正不可否认,教的目标与学的结果之间总存在一定的落差。落差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习内容的难易、学生智能结构的差异等,但也不乏教师教学本身的问题。很多教与学的落差,恰是教单方面作用的结果。于是,正确认识教与学的落差,勇敢剖析教对形成落差的影响,回归教学该有的常识,成为减少和缩小落差的关键。一、平移经验造成落差,教学需要明晰"学习的起点是什么"听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课,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具体的情境(如下图所示的情境)中,学生不会找"单位1"。  相似文献   

4.
正不可否认,教的目标与学的结果之间总存在一定的落差。落差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习内容的难易、学生智能结构的差异等等,但也不乏教师教学本身的问题。很多教与学的落差,正是"教"单方面作用的结果。因此,正确认识教与学的落差,勇敢剖析教师的教对形成落差的影响,回归教学该有的常识,将成为缩小落差、提升  相似文献   

5.
教学的勇气     
<正>瀑布是一道令人欣赏的自然风景,造成这道风景的河床水位"落差",却很少被人"看见"。教与学是一个让人难以分解之谜,无论你怎么努力,教的预期和学的结果总是存在着或大或小的"落差"。古人有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我们所能达到的高度总与当初设定的目标差了一截。久而久之,我们便顺其"自然",教学时常常拔高一点目标,增加一点内容,盘算着:即使有点"落差",好歹可以多点"收成"。而教与学的落差成因及其背后隐藏的教学危机,常常被我们自己的习以为常所遮蔽。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业负担形成的矛盾致使教师灵活运用教材的空间被严重压缩,学生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下,运用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使得原本自成体系的数学内容被生硬地交割。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也就无从谈起,这也直接导致了教师之教与学生之学巨大落差的形成。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积极有效的策略,消弭这种落差呢?一、组建知识版块,在知识联系中消弭落差教与学之间落差的形成源于学生运用能力的缺失。而运用能力的缺失要么是由于学生知识的遗忘,要么是由于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认为"美"源自审美状态,而审美状态并非是主体的某种精神状态,而是"存在"的本然状态。美是存在者自身的显现,"存在"即是美的本质,也是美的功用,美不是显现的结果,而是"显一现"这个动态过程。存在之显现之所以美是因为,人无法在流变的世界中领会与观照存在之本质,存在必然在生活的日常状态中被遗忘,只有打破了这种遗忘状态,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获得存在之澄明,这种获得存在之澄明状态过程,就是获得美的本质与本源的过程,美就是存在者的澄明之光,是存在之光。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教与学的落差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效果差、生活沟通理解不够。要化解这种落差,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对知识进行"组块"加工、有效联系学生的真实生活、引导学生通过表达与交流完善他们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与把握,把数学知识更系统地呈现给学生并使之融于他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正>"落差"本指"河道上某一段的两个地点,在同一时刻观测水位后,按统一基准面计算所得的差数。"若在语文教学范畴理解这类差数现象——教与学的落差,至少涉及两个层面:学生间的语文学习差异、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差异。客观理解这两个层面的落差,并视为一种教学资源以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则需经历认识差异——分析需求——科学预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广阔的河道突然出现断层,浩荡的水流瞬间形成磅礴之势,巨大的落差造就了人间奇观——瀑布。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一种知识的传递,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或大或小的落差。只要我们积极正视,智慧运用,教学落差呈现出的景象也是奇异多姿的美。一、设计落差,让学生收获各自的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观察事物的立足点不同,就会  相似文献   

11.
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人不断领悟世界的意义和人本身存在的意义.教学是对生活世界的一种体验,而体验本身就是人对生命意义的把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思想的表达,它与人和人性无法分离.教学是一个教与学互动生成的动态过程,体现着教育的动态生成之美.教学与美学具有内在统一性.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在教育美学理论的指导下,创造性地运用审美教学手段,通过丰富而具有情感的英语语言材料,师生共同感受世界之多彩,感悟生命之绚丽.教育美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使语言在艺术化的基础上展现了人性之美,生命之美,体现了教学是生命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在一定意义上,属于文化传递。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喻文化":前喻文化是年长者向年幼者传授,年轻者向年长者学习的文化;同喻文化是指同代人相互传递、交互学习的文化;后喻文化是年幼者向年长者传授,年长者向年轻者学习的文化。有传递意味着有落差,有落差才有教与学的可能。"三喻文化"为我们寻找教与学的落差,确定学习的起点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思维落差",是思维的一种表现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体与个体间、个体与群体间、群体与群体间存在的思维差异。在化学课堂中,经常运用"思维落差"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化学知识系统。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正>阅读专题《教与学的落差》(2014年第1期),我读懂了教与学的落差的根源,学习者群体的差异,个体的智能结构和学习风格的差异;读会了缩小教与学的落差的策略:角色置换、集体思维、差异教学;理解了建构一个由课程系统、教材系统、教学系统和学习系统组成的应对框架,可以便于一线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并逐步减缓、降低落差。《江苏教育》的"专题",引领我在教海、学海中"探航"!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教育史上,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观,一种是"教师中心论",另一种是"学生中心论",这两种教学观都狭隘地阐述了教与学的关系,导致教学工作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对教与学的关系,学者们各抒己见.笔者倾向于这种观点;教与学各有特点,但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二者关系从本质上而言是主导与主动的关系;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看,学生的学是教与学矛盾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项目学习"在西方国家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教与学的方式。本次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就是把"项目学习"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在一起,尤其创造性地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引入到物理教学中来,通过切实可行的实践与研究,为初中物理教学策略的优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李琛 《天津教育》2011,(5):56-56
一、英语中教学与交际的概念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有着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交际。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教与学是互为影响的一种双向交际关系。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学情"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对学生学情的无视、漠视或者误判、误读、误解都会让数学的教与学产生严重错位,产生学生的认知排斥、认知障碍等.直面并分析学生的学情是把握数学"教"与"学"落差的现实举措,也是数学教学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微课"是指根据学生学习经验与课程内容、目标确定等因素开发出的微型教与学视频。当高中学生开展完全基于"微课"的自主学习活动时,"微课"学习就是一种特殊的学习生活。这种生活是一种情境性的生活,是一种主体性的生活,也是一种动态生成的生活。教师只有把握"微课"学习生活的基本特征,才能实现"微课"自主学习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41):152-153
教与学的关系是师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既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一般关系,又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就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中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能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我们应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针对目前高等教育中"教与学"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优化教学关系、改进授课模式和注重实践能力是解决"教与学"矛盾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