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人重"经",这既是一种学术传统,更是一种思维模式.本文力图从"经"的内化入手,简略探讨"经"在其语言观学术价值观以及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对传统的传播取向的影响.从而提出传统的传播活动不大重视语言本身的传播功能,但却有着法古法上和阐释活动的信息加工和信息生成的自觉,同时还认为传播研究的本土化有必要借鉴和整理"经"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马莲绳,一根弦,琵琶还要好家弹。你不唱花儿花不艳,我不唱花儿心不甜。” “花儿”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民歌,是流传于西北地区一种独具风格的高腔山歌。2006年6月,“花儿”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儿”传唱干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四个省区的八个民族(回、汉、土、藏、撒拉、裕固、东乡、保安)中,  相似文献   

3.
刘凯 《传媒》2015,(19):72-74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媒体传播方式的改变,商品的广告宣传手段已从传统方式向多屏、多类型节目植入的形式转变.本文结合前段时间热播的综艺节目《花儿与少年第二季》为例,分析"互联网+"时代下我国综艺节目广告的植入模式、传播效果及受众细分等问题,并对"交互式"的广告植入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主流媒体为了强化责任担当,积极挺进主战场,为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能拥有大流量,进行了各种探索.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大河网,在建党百年举办"我想唱歌给党听"全民接力传唱主题活动,从紧扣移动端、降低参与门槛,到重视协同作战、聚合发力,再到遵循互联网传播规律、控制节奏,吸引广大网民倾情参与,实现了与网民同频共振,收获了较...  相似文献   

5.
"传受合一"传播模式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梅锋  刘欣 《新闻界》2007,(4):14-16
本文结合《超级女声》个案实证研究"传受合一"传播模式.试图构建一个既能清楚客观地揭示"传受合一"的内在机制,又具普遍指导意义的"传受合一"传播模式的现实框架.  相似文献   

6.
刘叶华 《出版广角》2018,(10):33-35
从版权贸易、本土化出版、国际渠道拓展和数字图书资源库建设四个方面的实践案例,可以看到部分中国出版企业在向"一带一路"国家传播中国文化、推广中国图书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其行业运作规则和运作模式可尝试在出版业内推广.  相似文献   

7.
李鹏飞 《传媒》2018,(4):89-90
当前绝大多数社区传播更多依赖新兴媒体,而忽视传统媒体的效用发挥.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传播应该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长时间并存的场景下,强调两者的配合.本文以营销界中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作支撑,结合社区传播理论和当前媒介融合发展状况,提出要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行社区"整合传播"的观点,即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社区"整合传播"模型,以强调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联动.根据受众群体不同特征采用不同传播模式或偏向于传统媒体的"重"传播模式,或偏向于新兴媒体的"轻"传播模式,或者介于两者之间的"中"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电视剧制播模式变革制作和播出是电视剧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在大多数国家,"制播合一"和"制播分离"是两种基本的电视剧制播模式。所谓"制播合一",是指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9.
蒋学东 《出版科学》2018,26(3):78-81
拉斯维尔"5W"传播模式为研究信息传播提供强大指引.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化手段的不断提升,促进各类媒体的深度融合,"5W"模式的核心内涵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这一变化为科技期刊的信息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只有深入、全面、系统地认识媒体融合的特点、本质和内涵,综合利用传统媒体与各种新型媒体的优势,在学术信息传播五大要素方面深刻领悟媒体融合趋势对信息传播的巨大影响,科技期刊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才能实现根本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拉斯韦尔在<传播的社会职能与结构>一文中提出了传播学的"5W模式".据此,引申出传播研究的五个参数:控制分析(谁),内容分析(说什么),媒介分析(通过什么渠道),受众分析(对谁),效果分析(取得什么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庄育飞 《图书馆论坛》1999,(5):28-29,27
1 拉斯韦尔“五W”传播模式人们在对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现象的研究过程中,对传播的构成要素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最早研究传播要素问题的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传播由谈话者、说的话和听者三要素构成。一直到1984年,耶鲁大学哈罗德·拉斯韦尔教授在《传播社会的组织与功用》一文中提出的“五W”传播模式(见图1),这是人们最常引用的传播模式。这种传播模式包括五个基本要素:即传播者(Who)、信息(What)、传播渠道(Whichchannel)、受传者(Whom)、传播效果(Whicheffects)。  由…  相似文献   

12.
马阗 《传媒》2021,(12):76-78
随着各类电商平台的层出不穷,电商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塑造优质品牌就成为各大电商之间进行竞争的重要选择.本文以"蘑菇街"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品牌传播策略中的品牌定位、传播对象、销售渠道等进行梳理和分析,探究其品牌传播的经验,希望可以对"蘑菇街"自身的品牌传播和进一步的发展、扩张有实质性的帮助,同时也能引发其他电商品牌传播策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国际视野下的"共享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纷纷采用政府主导的模式推动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数字资源的传播,出现了一些和我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类似的政府公益性项目。文章介绍了美国、英国、印度、南非与我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类似的部分项目,分析了国外类似项目体现出的主要特点,提出了我国"共享工程"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  相似文献   

14.
传播学视野下的"东学西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传播研究的角度,通过对我国的"东学西渐"的传播环境、传播内容、传者、受者四个传播要素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一些传播规律,以期对目前及今后我国文化传播活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推动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出版业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以"中国故事100部"的数字传播现状为突破口,从借力平台、形成系列和构建场景三个维度总结数字传播模式,并基于宏观方向、业务策略和传播策略三个层面剖析数字传播策略,以期为业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刘佳琦  刘杰 《传媒》2018,(9):54-56
随着媒介融合步伐不断加快,近几年来,多家媒体充分运用电视媒体的优势,积极吸取当代新媒体动漫传播经验,开创了电视新闻节目运用动画模拟形式的新格局,并称之为"动新闻"."动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技术驱动的新闻叙事方式,目前已被诸多媒体广泛应用.从2009年台湾《苹果日报》的"动新闻事件",到2015年新华网新版上线并引入"动新闻"模式,这一变化过程无不体现了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制作与传播形式的重要变革趋势.基于此,笔者通过对"动新闻"出现的社会必然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融媒时代"动新闻"实践的三种模式(《苹果日报》、新华社、《新京报》模式),以此凸显"动新闻"在新闻传播及时性、真实性、新闻道德伦理、新闻版权界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0月间,四川广元"柑蛆"事件通过新媒体的人际传播而迅速被广泛知悉,全民抵制所有柑桔,造成柑橘市场急遽萎缩.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普及条件下人际传播的"小世界传播模型",说明何以出现这种快速传播,以及传播的社会心理机制.作者认为,以往传统传媒揭露、引发公众关注的监督模式,会较多地演变成通过各种新媒体的人际传播,迅速遍及较大地域,造成某种客观结果的模式.这种结果不会像传统传媒的"舆论监督"那样可以控制,可能伤及无辜.  相似文献   

18.
程忠良  马骁 《编辑之友》2015,(12):11-14
文章梳理了近几十年来的电视业发展战略,将电视业竞争战略模式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专注于某一要素的竞争模式,第二层次专注于组合要素的竞争模式,第三层次专注于构建"大传播平台"商业生态系统运营战略的竞争模式.文章认为探索"大传播平台"的商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模式,代表了电视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王倩 《出版广角》2018,(12):79-81
《集体记忆的千年传唱〈:格萨尔〉翻译与传播研究》一书借鉴民族志诗学与人类学深度描写,对活态史诗《格萨尔》翻译与传播进行研究,探索活态史诗文本翻译的谱系与策略,为当下活态史诗与口头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范例,对推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对外翻译与出版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晶 《东南传播》2011,(6):47-49
"去时间化"的概念是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dGeertz)在阐释巴厘人的文化经验时明确提出来的.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JamesW.Carey,1934-2006)汲取了格尔茨的"去时间化"观念,并把它引介到传播学研究中.本文尝试阐释"去时间化"概念的内涵,分析其在不同媒介传播中的具体体现,并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