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冰 《儿童音乐》2008,(7):80-80
夏天谁在歌唱?张冰蝉儿在歌唱它在赞美荷花荷花在骄阳下开放夏天谁在歌唱?蛙儿在歌唱它在赞美庄稼庄稼在圆月下成长夏天谁在歌唱娃娃在歌唱歌唱祖国,歌唱家乡,赞美童年幸福的时光!夏天谁在歌唱@张冰!237421安徽省霍邱县姚李镇南街~~  相似文献   

2.
野兽在森林消失的日子森林寂静无语,屏住呼吸野兽在森林消失的日子人还在继续铺路鱼在大海消失的日子大海汹涌的波涛是枉然的呻吟鱼在大海消失的日子人还在继续修建港口  相似文献   

3.
陈之腾 《上海教育》2014,(18):47-47
在金字塔下探寻法老的奥秘,在城堡门口与全副武装的骑士决斗,在高耸入云的教堂里祈祷,在紫禁城中咀嚼华夏千年的兴衰史,在车水马龙间感受都市繁华,在火箭发射台下领略航天科技的辉煌……风格迥异的建筑活跃在和田路小学的操场上。2014年6月5日,  相似文献   

4.
等下个季节     
如果有人问我喜欢哪个季节,我会回答说:"我喜欢下个季节,我也在等下个季节。因为,春天我在等待夏天,夏天我在等待秋天,秋天我在等待冬天,冬天我在等待春天。"在春暖花开的春天里,我在等待着夏天。因为春天感觉不新鲜,想在绿叶如荫  相似文献   

5.
陈跃 《现代语文》2010,(5):32-33
本文就一般疑问句里"在"分别作动词、介词、副词时,答句中"在"的词性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根据句法的性质和词性的特点,"在"在一般疑问句里作动词时,答句与问句是一致的,"在"均为动词;"在"在一般疑问句里作介词时,答句与问句出现不一致的情形,"在"除了为介词外,还有作动词的可能;"在"在一般疑问句里作副词时,基本情况同"在"作介词时差不多。  相似文献   

6.
关于阅读,有过一个形象的说法:渔民在阅读海洋,农民在阅读大地,医生在阅读病人,气象人员在阅读天空。凡是用眼睛看到的、用心去体会的,都是在阅读。然而,在信息社会到来之时人  相似文献   

7.
娄来  挪威 《神州学人》2001,(12):48-48
我在国内时,曾经在《世界博览》杂志上看到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写在芬兰摘草莓的文章,因为当时我爸爸在芬兰作博士后,我便盼望着什么时候也在芬兰摘草莓。  相似文献   

8.
王丹 《海外英语》2010,(10):54-55
哥伦比亚大学“她的学生在联合国学政治,在华尔街读金融。在百老汇看戏剧,在林肯中心听音乐。她是美国最古老的五所大学之一。欧元之父蒙代尔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基因学的奠基人摩尔根在这里掀起生物界最彻底的的革命!”  相似文献   

9.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欢乐的歌声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流淌的小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大地的怀抱里。在不知不觉中,春妈妈把春天的一切都带给了我们,让我们享受着这春暖花开的季节。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往常孩子们在幼儿园时,游戏常常由我们老师来精心安排,孩子则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动的机械的听从调动,在我们看来,似乎是在组织游戏活动,而在孩子们的心里,却只是在完成我们布置的任务,并不觉得是在进行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11.
在石头缝隙间顽强生存的小草;在风雨中盎然挺立的花朵;在那山间涓涓流着的小溪;在那宽广蓝天下翱翔的鸟儿;在斜阳下的深秋中坠落的残叶;在早春里生机蓬勃的新芽;在产房发出第一声啼哭的婴儿……一切的一切,就是一首永恒的乐章,这乐章名叫生命。  相似文献   

12.
德育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大家都非常熟悉: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德育在哪里呢?有人说,德育在班主任那里,有人说德育在政治老师那里,还有人说,德育没有教材,没有大纲,没有课时,没有考试,不知道德育在哪里。德育到底在哪里呢?下面  相似文献   

13.
“在门外”的“在”是动词,“站在门外”的“在”是介词,“站在了门外”的“在”又成了动词,这种分析是不严肃的。本文认为只有一个“在”是动词,可称之为定向动词。与“在”用法相同的,还有“到、往、向”等。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形势下,只要能够做到在目标定位上的"三兼顾"、在内容选择上的"三贴近"、在主体确定上的"三并重"、在方式方法上的"三结合"、在过程控制上的"三育人"、在效果评价上的"三统一",就能够真正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正学生小昌的父母都不在身边,父亲长年在北京工作,母亲身体不好在南平居住,小昌独自一人在厦门上学,最早寄宿在全托班,后来自己在外租房住。没有家长在身边,他逐渐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请同学过生日、喝饮料,在海边的烧烤店吃  相似文献   

16.
在山东英才·银座幼教集团的幼儿园里,你会发现,孩子在这里的英语学习是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在区角里,在游戏中,在step by step的台阶上,在整日循环播放的歌曲里,在圣诞节、万圣节、母亲节、情人节、复活节等多姿多彩的文化体验里,从清晨Good morning开始到黄昏See you tomorrow结束。孩子们都是在蹦蹦跳眺、涂涂画画、唱唱玩玩中,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阶段,教师怎样才能把美育渗透在数学教学中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审美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应不断加强和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在教学活动中应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诱导学生创造美.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审美意识在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就是情感教育的目标,情感教育的实质就是审美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有审美教育目标,在教学活动中要有审美意识.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不断加强和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既肩负着各种专业知识传授的责任,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传播知识的  相似文献   

18.
定格快乐     
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披着一身粉尘在三尺讲台上已经伫立了七年!在这如流水飞逝的光阴里,专业特殊的我几乎见证了学校每一个孩子的信息技术成长经历。他们在课堂中学习技术,在交流中增强能力,在碰撞中激发思维,在探讨中提升智慧,在网络中感受精彩。  相似文献   

19.
文化在哪里?文化不仅仅是在学校的墙面文字上,也不仅仅在意蕴深刻的建筑与雕塑中。文化在人群中,文化在人际间,文化在会场上,文化在课堂里,文化在教师办公室的课间,文化在茶余饭后的生活中。文化弥散在学校中,弥散在学校中的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地影响着人:激发或者消磨人的意志,磨砺或者磨灭人的智慧,唤起或者湮灭人的情感,提升或者消解人的尊严。文化之于教师,之于学生,之于我们每一个生命,都是如此的重要!我们的职场生活会因为文化而充满魅力,也会因为文化而黯淡苍白。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研究     
[主持人的话]自1952年离开大陆以后,张爱玲再次出现在读书界,在台湾是在1950年代,在香港是在1970年代,在大陆是在1990年代。记得读大学时,我绝对不知道张爱玲,我以为我的老师也不知道张爱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