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风洞原理进行体育竞技训练的空气动力训练馆“,是一种能有效地控制“风“的速度与方向进行体育竞技训练的装置,称之为“空气动力训练馆“。运用逻辑分析,探讨了“空气动力训练馆“的作用,认为通过在“空气动力训练馆“进行“顺风“助力训练、“逆风“阻力训练及“顺风“助力与“逆风“阻力结合训练,对提高动作频率、形成良好的运动节奏、提高放松能力、发展快速力量与提高输出功率等有积极的作用;对“空气动力训练馆“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使用操作方法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对《汉语大词典》中的“不遇”“再”“制度”“剩”“动”“坐”“可笑”“呼”“决裂”“滋润”“找”“挪揄”“毛实”“朦胧”“款待”“毁”“忙”“白木”“除法”“隐”等条目所列义项进行商补,以供编修改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兰·蓝·篮     
“兰”,“蓝”和“篮”三个字都发“lan”的音,但用法迥然。“兰”字一般用于花草的名称,如“兰草”、“兰花”(“兰草”和“建兰”的统称),等等;“蓝”字一般泛指物体的颜色,如“蔚蓝”、“天蓝”、“蓝皮书”,等等;而“篮”字则指盛东西的工具——“竹篮”、“土篮”、“网篮”,等等。有一些篮子也可称为“筐”,如“竹篮”也可叫“竹筐”。篮球运动一八九一年发源于美国时,是用竹篮子钉在墙上往里投球,故人们把“篮圈”叫做“篮  相似文献   

4.
1987年总目录     
第l期试论竞技体操的发展趋势············“··”···“··””“””“”“··“··”··一·“·“”·····““”“”一王文生(1)体育运动与人的价值·”·····“”””··““···”·“········”···“·““······”“··””··““”“”郑文海史进(4)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立·····““”····““···“···”·“··”··············””······““·”t.”””党兴云(6)关于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新体育》1997,(2)
65“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柔情杀手”孙玥“…  相似文献   

6.
“教会”是“勤练”与“常赛”的基础,也是“勤练”“常赛”的最终目的,而“勤练”与“常赛”又是“教会”的常用手段,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与融合。本文尝试从“乐学”与“慧动”的内涵出发,在课的学练初期创设情境,指导学生“乐学”;学练中期结合“勤练”,引导学生“慧学;学练后期依托“常赛”,诱导学生“慧动”成长,以教师“善教”促进学生“慧动”,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综合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哲学思想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生,又称为“摄生“,“摄“包含了“保养“的意思。老子的《道德经》中就有“善摄生者“的论述。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论述。并说:“夫道者,年皆百岁“。这里所说的“道“,就是养生之道;“道者“就是指懂得养生道理的人。中国的养生学萌芽于商周时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随着人们对发病学原理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呈现出一些“迷人景观”:情境创设“千姿百态”、合作交流“百家争鸣”、自主创新“花样百出”、资源开发“百花齐放”、教学评价“百般呵护”……所有“壮举”都有“新理念”的坚强“支撑”,都被看作是“新理念”的生动演绎。可透过“浮华”  相似文献   

9.
刘国梁——“风一样的男子”,在“激情岁月”里以“中国功夫”称雄乒坛,连“大魔咒”老瓦也“愿赌服输”,俯首称臣。或许是“天意”,成功与失意注定要“今生共相伴”。世纪末,你的天空“雨一直下”,从“伤心1999”到给老外的自由“过火”,“痛”无所顾忌地涌进你的“梦里”,你开始在“伤心太平洋”里航行。 “朋友,别哭”,不要“自己的心情自己感受”。所有的国球迷都想告诉你“牵挂你的人是我”,都知道  相似文献   

10.
从前,在“非洲大山”上住着很多动物,“大鸟” 在天空飞翔,“大鲨鱼”和“小鱼”在水中漫游,“大 猩猩”张着“大嘴”在树上蹿来蹿去,这些动物与 人类相处很和谐。可是人类做“大梦”也没想到“白 魔鬼”带着他的“激情杀手”们来到了这里,进行 了一番掠夺,他们不仅抢劫地球上的“珍珠”而且 还抢夺“便士”,这时“大本钟”被敲响了,人类知 道了地球发生了危险,“国王”派“闪电侠”、“小飞 侠”以及“蝙蝠侠”为首的战士们与“白魔鬼”一 决胜负,双方打得是难解难分,不是你用“日耳曼 战车”就是我用“滑翔机”,双方在战斗中也是互有 损伤。这时,“海军上将”来了,他摘掉了“手套” 对“白魔鬼”说:“作为这个区域的‘酋长’,我希 望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海军上将”把他们这些 “外星人”请回了自己的家,用“微波炉”给他们热 “土豆”吃,除此之外,还送上了“白巧克力”和“小 甜瓜”等甜品,“海军上将”就像“大妈”一样体贴 地招待了这些“外星人”,并且用自己的真情化解了 他们与人类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我国学校武术发展源流探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古代学校武术客观的说,我国学校武术产生于夏商时代。夏代的“序”、“庠”、“明堂”、“辟雍”、“右学”、“(?)宗”、“西学”、“西雍”等大都是官学机构。当时的奴隶制国家大事,主要是“祀”和“戎”。因此学校里文武兼习,但却偏重于传授祭祀和仟作战的知识技能,射和干戈之类的乐舞便在学校立足并逐渐发展。周代的学校俗称“辟雍”、“学宫”。另有“国学”和“乡学”之分。国学,又分为“小学”和“大学”。小学,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教学内容,称为“六艺”。大学,则春、秋教“礼”、“乐”,冬、夏教“诗书”,春、夏兼教“干戈”,秋、冬兼教“羽论”;此外也要习“射”、“御”。周天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考察传统“侠”的转型过程及其“新民”动员实践。认为:(1)在近代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传统“侠”被知识精英重新发掘并重塑为“武侠”,在具体实践中,从“赴士之厄困”转向“赴国之厄困”,从“任事自雄”转向“刚强奋发”,从“一二侠者”转向“匹夫有责”;(2)在“武侠”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围绕“新民”目标,将“救国”“尚武”“雄健”作为书写重点,刻画出“为国为民”“刚强奋发”“体健技强”的新形象;(3)知识精英将该形象作为改造国民身心的理想蓝图,成为社会动员的重要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3.
改革论坛与体育理论从国际体坛两次改革看竞技体育国家的趋势·“一“·“·”..”······”·”·”一阎世铎(1一1)对运动技能反馈教学方法的研究·“···”····”“··“···”··“·”“……””一汪忠亮.(1一23)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一金福全(i一27)浙江省部份运动项目训练体制的“优化”方案研究“·····“·“·“·”··……丛湖平(1一翁)关于温州市竞技体育战略的几点设想·“·“”·“.·“·“······一“…  相似文献   

14.
有的同志把“急躁”写成“急燥”。这是没有明确“躁”与“燥”各自的含义。“燥”是缺少水分之意。如,“干燥”、“燥热”。“躁”者,“急”也,  相似文献   

15.
马定祥 《收藏》2008,(3):128-129
在洋洋大观的中国钱币中,能称得上珍品的可谓凤毛嶙角。占钱中有“天显通宝”“大齐通宝”“建国通宝”等;银币中有“吉字一两”“湖南”“陕西”“福建光绪壹圆”等;铜元中有“江西辛亥大汉”“安徽九星十文”“江南甲辰二十文”“四川当三十”等;纸币中有“中统宝钞”“甘肃司钞”“湖北壹大元祖票”等,不胜枚举。对于这些久享盛名的大珍品,或许人们早已悉知,  相似文献   

16.
从中学“素质教育“论高师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等师范体育教学要为中学“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其中“体育素质“是一个重要因素,高师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是“中学素质教育“和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需要,并对体育素质培养的方法与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程标准不仅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性、法规性纲领,也是见证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及变革的历史线索。研究认为:经过从“形成与改造”到“调整与恢复”,再到“创新与深化”等阶段的嬗变,我国体育课程标准呈现出以下演化特征:(1)课程理念从“社会本位”到“学科本位”,再到“学生本位”;(2)课程目标从“增强体质、劳动卫国”到“三基”,再到“三维目标、核心素养”;(3)课程内容从“技术化、统一性”到“基础化、灵活性”,再到“结构化、综合性”;(4)课程实施从“指令执行”到“灵活创生”,再到“因材施教”;(5)课程评价从“体质检测”到“能力评估”,再到“素养评价”。体育课程标准涵括以下时代价值:(1)课程标准内涵立意呈现出从“社会立场”到“学科立场”,再到“教育立场”的流变;(2)课程标准设计思维实现了从“确定性思维”到“灵活性思维”,再到“综合性思维”的转变;(3)课程标准内在逻辑表现出从“体质导向”到“内容主导”,再到“三位一体、课程育人”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8.
人,当然应当有雄心壮志,例如“创建”什么“集邮大国”、“集邮强国”之宏伟目标。我却觉得这是那些把集邮“当成一生为之奋斗事业”者的事,而非我们这种有自己专业,并已从岗位上退休下来者可以掺和者也。而且,怎样才能算是“大国”、“强国”的标准呢?没人能拿出评定的“客观标准”来,人多就算“大国”?集邮者多才算“大国”?在国际邮展得奖牌多就算“强国”,有所谓“强国”就有“弱国”,“大国”、“强国”,又怎么样?就可以“恃强凌弱”?就可以看不起那些“小国”和“弱国”?也想去改造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甲骨文“我”字的寓意探赜索隐,并结合传统文化背景对比“吾”“我”之别,认为:以武立身的尚武精神是古人赋予“我”字的寓象之意;从“■”到“我”的字形演化折射出中华民族和谐向善的价值取向;舍“吾”取“我”的文化选择反映了中华文化自身蕴含自信自强的精神基因。“武”是实现由“吾”到“我”、丧“我”归“吾”转化升级的媒介,“以武立身”“以武化人”“以武养德”“去武成人”构成了武以成人的完整教化体系,中国武术在修身成人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桥梁作用,是彰德证道、实现精神超越的重要载体。新时代背景下的武术发展只有寻根国学之源、回归教化本质,才能对接“国之大事”,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对“武”字寓意的全面解读,影响着中国武术核心价值的体现和发展战略的定位。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甲骨文“武”字的形质意象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止戈为武”“执戈而行”“武舞同源”和“神之足迹”都是从象形角度对“武”字内涵的多维阐释。根据形以呈象、象以尽意的思维逻辑,解读甲骨文“武”字不仅要“观其形”,更要“察其象”和“会其意”,对应“形、象、意”的不同维度,甲骨文“武”字分别呈现“征伐、权力、威势”三重寓意,即以“兵足”之形,呈“权力”之象,寓“威势”之意。只有站在“势”的高度通览“武”字的多重意涵,才能准确把握尚武精神的实质和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也只有从至尊之“势”出发,才能会悟古人赋予甲骨文“武”字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